新时代的社区治理之路
【摘要】传统社区治理存在主体结构不合理、交互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诸多不足,迫切需要进行创新与转型升级。新时代的社区治理应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根本目标,注重法治、德治和自治的三维度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治理,运用文化创新助力服务升级,打造“五位一体”的社区协同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社区治理 智慧社区 居民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精神需求,更加注重社区生活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传统社区治理存在主体结构不合理、交互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诸多不足,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进行社区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提高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是大势所趋、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关键所在。新时代加强社区治理,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也应把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作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根本目标,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谋幸福,要把社区治理效能转化成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提高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居民满意度和心理效能。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和自治角色,从社区居民自治中谋取治理力量,扩展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做到参与主体多元化、实现方式弹性化、成果享受公平化。
法治、德治和自治的三维度融合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在社区治理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保障人民参与权利。政府应秉持“三公开”原则,接受人民的监管与合理建议。各社会主体应提升法治观念,善于运用法治的思维进行社会治理。其次,政府应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鼓励社区居民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上海市五里桥社区(街道)通过“4+1”工作法和回应诉求的“三站式直通车”,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实际民主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值得借鉴的现代城市社区自治模式。最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居民社区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角色应实现由管治向服务的转变,调动人民自主治理的积极性,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
我国已迈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社区治理已不能满足智慧社区治理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大数据”社区治理已逐步取代传统方式,成为现代智慧社区治理的主流思想,获得了新时代智慧社区治理顶层设计的认可。智慧社区是智能化社区治理的平台和场域,而智能化则是智慧社区治理的基础和手段。智能化社区治理具有诸多突出优势:第一,智能化社区治理能够降低治理成本;第二,智能化社区治理能够实现社区治理的特色化,可以根据社区自身条件和社区居民要求进行不同社区智能化模块定制;第三,智能化实现能够促进社区的精细化治理,二者相得益彰,进而形成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局面;第四,智能化社区治理能够提高社区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治理,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创新。
运用“大数据”进行智慧社区治理的关键举措包括:建立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社区信息实时共享、加强智慧社区治理专业人才培养、强化技术监控并引入第三方技术。当前我国不少社区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现代化社区治理的成功实践已经为智慧社区治理作出了示范。上海杨浦区控江路街道将智能化理念融入到社区治理中,针对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和阻碍,采取了智能化顶层设计、数据共享开放、智能化社区治理配套设施完善、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数据安全保障等措施,推动了杨浦区社区治理智能化和精细化的实现。
社区文化创新助力社区治理与服务转型升级
社区文化建设和创新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集体荣誉感、社区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有利于社区治理工作开展和促进社区服务转型升级。结合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人文素养,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社区活动(如文艺展览、广场演出、趣味竞赛、公益培训等),建立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和交流平台,既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与能力,又能增进社区居民之间友谊与感情,进而提升居民的集体荣益感和凝聚力,同时也能够形成居民素质提高的集聚效应,促进社区治理与服务转型升级。
社区文化建设和创新是完善社区治理的灵魂工程,既要坚持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地位,也要积极培养居民的文化自信。社区文化创新应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以社区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结合优秀经验,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创新的思路与方法。社区文化创新要听取群众声音,让群众发声,加强社区文化创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社区文化建设与创新需量体裁衣,突出社区特色与亮点。社区文化形成与发展必然受到社区自身特点的影响。由于我国各个社区的建成年代、人口规模、规划布局以及社区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社区文化也应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社区文化建设和创新应结合社区具体环境和自身特点差别对待,凝聚特色,挖掘创意。
社区文化创新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机制,在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委领导下的社区管理者(社区街道办)。因此,社区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勇于成为社区文化创新和社区治理的先锋。要求社区管理者紧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脚步,具有前瞻意识、大局意识,视野开扩,为未来文化创新制定战略规划,具有敏锐的时代环境感知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准确灵敏地感知时代环境变化,进而确定社区文化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时代需求。
完善社区协同治理新格局
社区治理应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五位一体”多主体协调治理格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纳社会主体、激发社会活力。社区协同治理新格局下,须充分明确各方责任。发挥基层党委的领导作用,建立责任网格,定人定岗、定格定位、定事定标、定则定规,凝聚党心,服务群众,推动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制度安排、法治保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其他治理型和服务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治理多元化体系的建设;鼓励企业到社区设立便利店、早餐店和蔬菜供应店等连锁经营,积极吸引邮政、通信等公用事业单位在社区设点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充分利用阳光民主议事功能,提高社区居民对重大事件、核心问题决策的参与程度,提高其社区业主身份认同感,加强民主监督的有效性。总之,应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区居民自愿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构建有层次的社区治理参与体系,促进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
(作者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庆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意涵解读》,《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3期。
②郭利宏、赵慧杰:《城市社区“自治”理念如何落地生根——上海市五里桥社区街道的探索实践》,《人民论坛》,2016年第18期。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