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吼孩子不好,为什么总是忍不住?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问题:

虽然看过很多书,学过很多理论,知道教育孩子要以正面引导为主,但一到实际生活中,就不由自主地看孩子哪哪都不对,忍不住挑错、讥讽,甚至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吼他骂他……

小时候明明最恨爸妈这样对待自己,也曾发誓以后不做这样的父母,但到头来对我们自己孩子的态度,简直就是把自己爸妈的原版复制。

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改变这一局面?

01

在2018年我们曾举办过几场家庭系统排列课,当时有一个做课程助教的爸爸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小时候,父亲对他非常苛刻、严厉,他犯一点小错就可能吃一顿“竹笋炒肉”,后来当他成为了父亲,曾暗下决心,绝对不能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严厉暴躁,绝对不要让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么委屈。但现实很打脸,他和儿子的关系一向非常紧张,因为只要儿子一犯错,他就不由自主地举起来拳头,虽然事后非常后悔,但总是控制不住,就像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儿子恨他,而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失败的父亲,简直无能为力。

后来他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参加了一场家庭系统排列课,在做个案的时候,他的代表说了一句话一下把他击中了,这句话是“我也要你尝尝我小时候尝过的滋味”,这正是他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一向刚强的他在这一刻忍不住哭了出来。

在我们头脑里有很多认知、想法、思想……,有一部分我们能够很清晰地意识到,有一部分却是潜藏在更深处的意识里,就像海面下的冰山,通常是不被看见的。但对我们的言行举止甚至命运走向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正是不被看到的这些想法,心理学中称之为“潜意识”。

所以让自己真正改变,就要从这些潜藏的想法入手,不能只在看得见的想法上打圈。

02

这些潜藏的想法大部分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入驻到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婴儿期、幼儿期、童年,父母(也包括主要照顾我们的人)和我们的相处模式,会逐渐进入我们的意识深处,在我们的心里,会逐渐形成一个“内在父母”的形象和“内在小孩”的形象,他们的相处模式就是父母和我们相处模式的照搬。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已经长大了,也离开了父母,有的父母已经离世了,但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常常还会想,父母对我做这件事怎么看?这就是因为父母的形象早已内化到我们的心里的。

所以一个人如果在小的时候,经常被父母看不顺眼,动不动就挑错,批评,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对自己很苛刻,爱跟自己较劲,过分自责,自卑,甚至会有抑郁的倾向。这其实就是自己心里的内在父母正对内在小孩发威呢。

当这样的人成为了父母以后,心里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马上就会呈现在自己和孩子身上,所以就会忍不住看孩子哪哪都是缺点,忍不住挑错,忍不住怒吼。

03

在《爸爸去哪儿6》中,“小包总”杨烁对待儿子杨雨辰的态度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打击、批评、讽刺、严厉的语气、恶狠狠的表情,不但引起观众的不适,纷纷同情这个连哭都要忍着的小孩,连一起做节目的其他嘉宾也是纷纷侧目。

杨烁之所以会这样对待自己孩子,也是和他父亲对待他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在一次采访中,杨烁坦言他的父亲是属于直接动手的那种,对待年少的杨烁能动手就绝不吵吵,有时候打到他觉得,自己都活不下去了。

这种影响也一直到他成年,刚做北漂的时候,有人形容杨烁像个小混混儿,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他虽然现在走红了,从外面看是成功了、改头换面了,但内在的关系模式并没有改变,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沿袭了父亲对自己的态度。

所以很多父母不是不想好好爱自己的孩子,而是父母没教给他们什么是爱,以为批评、嘲讽、打骂就是爱,人无法把自己不曾拥有过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04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怎么转变呢?

我们的童年无法再从来一次,我们更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改变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改变心里内在父母的形象——做自己的好父母。

我们不要急于怎么教育孩子,改善亲子关系,而是先要改变自己心里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

我们自己没从真实父母处得到的无条件的爱、温暖、支持、信任、认可……,统统都可以从内在父母处得到,内在小孩所受的一切伤痛,也会在内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一一抚平。

在这个疗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难过的回忆、伤痛,这些都是潜藏着心底的伤口,你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愈合,依然张着狰狞的裂口,流着汩汩的血水,你可以让内在的父母带着爱,温暖地轻抚它们,你会发现只要有足够的爱,这些伤痛真的会慢慢愈合。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给到自己无条件的爱,重视自己身上的优点,多给自己正向鼓励和支持,信任自己一定能越变越好,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境改变很多,外在的境遇也会转变,亲子关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因为孩子对潜意识的改变是最为敏感。你对他的赞美和鼓励是真是假,他们心里是门儿清的。

05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妈妈对她高标准,严要求,而且方法也非常严厉,她从小学习都是拔尖的,但性格太要强了,考试时错一道题都会罚自己把正确答案抄十遍。年轻时她的事业发展得很好,三十岁时她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个大坎,她已经竭尽了全力,但还是没有过去,因为很多事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是单方面努力就可以成就的。在她的心态几乎要崩盘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领域的前辈,跟她说了一句推心置腹话:“你活得太紧张了,要学会和自己像朋友一样好好相处啊!”。

她一下子愣住了,她发现从小到大,从来没对自己好过,她看不见自己,眼里只有一个个高大上的目标,永远都是拿着小鞭子抽着自己向前赶,有点失败就会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她看不见真实的自己多么渴望爱和关心,这几乎就是她母亲早年对她教育的翻版。

后来她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自我成长方面,从一点一滴乃至一个起心动念中,学着怎么像朋友一样和自己相处,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爱自己,在工作中还是会努力,但更多的是给自己打气,不会再有之前“要么成功,要么死”的想法了,面对挫折、失败,也学会了笑着自嘲。

在她生了孩子以后,她发现自己几乎完全摆脱了母亲的影响,她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孩子,鼓励她,支持她,信任她,她常常对孩子说:“无论你怎样,妈妈都会一直爱你。”

她的孩子非常阳光、乐观、友善,在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邻居家的弟弟一起搭积木,弟弟开始不太会,她在一旁非常有耐心地鼓励、引导,弟弟每成功地搭上一块,她都热情地欢呼一声,朋友说,这不就是自己教她搭积木时的情景再现吗?

06

可见,我们一定是可以改变内在关系模式的,当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健康,孩子自然也会拥有健康的性格,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一样会在心里形成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这种内在关系模式也会主导他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所以我一直希望大家,一要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的影响,如果没有意识就很可能稀里糊涂地把这种影响代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但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往往会心生愤怒,这也是很正常的,但不要止步于此,要知道,能改变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要为自己担负起百分百的责任,所以不光要意识到这一影响,更要想尽一切办法挣扎着走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