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点那么危险的出轨故事|萨莉·鲁尼《聊天故事》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网络侵删
书名:《聊天记录》(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作者:萨莉·鲁尼(Sally Rooney)
译者:钟娜
作者简介:萨莉生于1991年的爱尔兰,2017年出版处女作《聊天记录》,被《巴黎评论》评为年度最佳,2018年在英国出版《正常人》备受好评,2019年《聊天记录》被译成中文出版。
年轻的小说家最为卓越且常被滥用的品质就是诚实。
戏剧化的情绪诚实也好,叛逆式的消极也罢,这种情绪(亦或是感知的真相)被诚实而有力地诉诸笔端之后,《聊天记录》便出现了。
而一份好的书评最不需要的就是用这本书拿过的奖项来评价这本书(虽然有时候我偷懒也会那么做)。
那么这本书写了什么,故事似乎不是现代人的强项,因为许多故事的模型基本上都被古代人用完了,从三角恋、四角恋到多角恋,从异性、同性到双性甚至泛性。
但是小说最重要的通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的叙述方式。
萨莉选择女性作为主角展开第一人称叙事诚然有些偶然但也是幸运的,因为社会对「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总比《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个作家的故事要更有包容性一些。
故事讲述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的21岁女大学生与她的前女友波比同时涉足了一对名人夫妇家庭(丈夫尼克、妻子梅丽莎)的情感关系。弗朗西斯与尼克陷入了地下情,而她最好的朋友,也是前女友的波比则陷入了与尼克妻子梅丽莎的感情之中。
有人说改变世界的或是科技,或是性。
而确实在这本小说中,性自然地窜入从某种意义上承载着对婚姻的蔑视以及对背叛的内疚。
对于千禧年一代(2000年还未成年的一代人)来说,资本和性被重新拎出了社会框架(制度与道德)并迫切地需要被重新构建,虽然还没等着这些人开始重新搭建这些「积木」,有人便已经超越超现代的先锋开始解构这些「积木」本身(例如:福柯论性)。
在小说中非常自我的波比如此对弗朗西斯说道:
「一夫一妻制是基于一种契约模型,这是为了满足父系社会男人们的需求,从而让他们能把财产传给自己亲生的后代,而这通常都有对妻子享有性权利而达成的。」
但是这是小说想要表达的思想吗?不是的,本质上这本小说不是一本政治小说,它保持的这种道德中立的状态可以说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小说家极其珍贵的品质——那种纯粹体验式的客观性。
在小说中,主角或者作者突然现身说的那么一句话是「要明白生活,你需要先经历它。你不能总是做一个分析的人。」
这使得这本小说不至于成为一本自以为是的作家的喃喃自语,亦或是女性主义者的独立宣言。正如我曾经说的那样,作者期待着用一种虚构的文学性来证实现实生活的虚构性(亦或是真实性)。
由此整部小说反倒有了那么一丝「存在主义」的味道,我们在体验中存在,在体验中探索这些框架,从情绪、性以及人际关系中摸索构筑自己的世界逻辑亦或是反抗已有的社会形式准则。
如今的开放式婚姻就仿佛君主立宪制一样,面对自由关系的婚姻就像是面对民主制度的君王一样尴尬。
就仿佛小说中梅丽莎在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尼克与弗朗西斯有婚外情之后,她有感觉到被背叛的愤怒,但是这种愤怒之外却透着一丝丝意欲沟通的理性,这种理性同样在反思着丈夫对他人的情感是否和梅丽莎之前自己的「出轨」那样可以被理解,亦或是弗朗西斯与尼克产生真实的感情是否除了背离婚姻之外没有其他值得诟病的地方,反过来说那种感情反倒成了纯粹的(非简单激情),而他们的婚姻成了一副无意义的镣铐。
从这个角度而言,很多具有很强道德感的人会说我在袒护主角。
但是这样认为的人常常会忽视一个真实的问题,而这种忽视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这种情感故事的代入感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这些义愤填膺的读者常常会反问持有道德中立观点的读者:「是否你也愿意别人给你带绿帽」。
当然以道德目光看文学作品的人,我总是为他们感到可惜,因为他们常常会忽视文学的虚构性,甚至他们也不明白这种虚构性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这种生活的虚构性(在此文中是对婚姻概念的质疑)。
不过,可能也会有人觉得这种质疑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但是对此我只能说这种现代性确实在世界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就像文艺复兴的影响范围有限,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也很有限,纵使他们的理论能随着书籍散播开去,但是没有时间和社会的推动,这种反思来得异常缓慢,甚至它到来之后,许多人依旧会对此嗤之以鼻。
虽然我们不能确保这种质疑对社会是有益的,但是从个人的角度讲它确实推动着人进一步反思社会及它与我们个人的关系。
萨莉的《聊天记录》并不是卓越的,但是它却在某种意义上重申了这种对婚姻的质疑并诚实呈现地出了年轻一代人对待情感的真实生活方式,这本身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对此你怎么看待婚姻的?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