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仁村:潘氏家庙古风存
厚仁村:潘氏家庙古风存
厚仁村位于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8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厚仁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2.39平方公里,耕地1131亩。水面260亩。辖厚仁、下戴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647户,1910人。以种植业为主。青枣、火腿、蜜枣、纺织品为特色产品。村中有潘氏家庙、姓倪祠堂、凹桥等文化古迹。
厚仁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村以邻近有厚山、仁山,以两山联名,故得名厚仁,意为有仁德的地方。有村民小组16个,622户,1821人,耕地1046亩。
下戴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面300米。村以戴姓聚居,地处上戴下方,故名下戴。有村民小组1个,25户,89人,耕地85亩。
厚仁成立社区了。我这个自小就与厚仁结缘的人,自然打心眼里高兴。
周六,时为2015年7月11日,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与潘宏林、王亚男及王亚男的孙儿,由胡志均开着车,一行5人来到厚仁。到了村书记潘木森家,收到了他们夫妇的热情招待。
现在的厚仁社区由厚仁、厚仁胡、洪岗3个行政村组成。
厚仁历史悠久,据《厚仁胡氏宗谱》载,“宋时,先祖由湖州苕溪厚仁坊徙居兰溪百亩山”,百亩山应当是厚仁胡,厚仁为徙民念祖取名。又据旧志载,厚仁地处厚山和仁山两山脉延伸处,便以两山联名厚仁,意为有仁德的地方。潘氏,宋代居括苍山,后迁婺州古方,元末(约1341-1368)由汤溪青阳洪迁兰溪。厚仁戴氏,始迁祖戴肇基,行福三,世居徽州隆武,云游四方,爱瀫西山水秀丽,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迁居兰溪瀫西十五都厚仁下戴。(福一位上戴之始祖,福二、福三为下戴之始祖)。从当地老人判断,下戴戴氏略早于潘氏。但倪氏比潘氏早得多。洪岗洪氏聚居,始祖于明宣德丙午年(1426)迁居于此,原名洪家源,后因村居建于丘坡,改称洪岗。
我对厚仁铁塘情有独钟,因为铁塘之畔厚仁中学校园里傲然屹立的是孔子的塑像,是我们泱泱大国的教育先祖。我和哥哥都是这所学校毕业的,自初中到高中,时间断断续续达6年之久。而我父亲是这所学校的教师,那时,他喜欢冬泳,他冒着严寒,结了冰也不间断。
听说,厚仁铁塘的来历是由于塘边上有许多铁店,故取名铁塘。
厚仁的老街成“丁”字型格局。老街永定路南北走向,南起桥头,北至于铁塘及厚仁中学路口,分上街、下街。全长600多米,宽4米。另一条为中街,成“丁”字型,长300余米,东西走向。东至新区,西至厚仁胡村口。老街上明清建筑,砖木结构,古时多为中药铺,日杂山货。走上老街,孩提时代那种热热闹闹的景象不见了,所看到的是残缺的破旧不堪的瓦房,真是令人伤痛。所幸的是,政府目前进行了古街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古街的规划。我看,不久的将来,通过厚仁社区的干部和群众的不断努力,厚仁古街会呈现出30年前的那份热闹的景观的。
古时的厚仁,堪比“小杭州”。因为那时,厚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厚仁的繁荣。厚仁地处金衢盆地北缘,是进入千里岗山脉的交通要道。不管到汤溪、龙游,还是到建德、寿昌,都会聚集在厚仁。那时,运输货物,只能是肩挑和手推独轮车。从兰溪、女埠或游埠这些河埠头到厚仁,最近20华里,远的彩30华里,正好是歇脚用膳之地。午饭后,他们用日杂货物交换从山里带来的竹木山货,便可匆匆回家。因此,厚仁自古以来是商贸繁盛之地。
南宋时,里范村人范钟,理宗朝官至左丞相兼枢密院使,在厚仁街北建有范氏宗祠,至今还留存明代石鼓一对。明朝时,隆庆年间,后陆村建有“万书楼”,藏书10万卷。建有倪氏宗祠和潘氏宗祠,在下街桥头还建有一座凹桥,叫一心桥。桥有500多年的历史,为一孔石桥。如今,这座石桥还是巍然屹立。
这些古建筑,如今也见证着厚仁古时的繁华与富庶。明成化年间,即有厚仁市之称,为兰溪西乡重镇。唐代至清代都为纯孝乡管辖。民国初年设立柱阳乡,区、乡政府驻地均在厚仁。抗日战争时期,兰城沦陷,水运受阻,兰溪县政府迁往汪山,今建德市管辖。商贾富户多从兰城迁往厚仁。各种市场由此诞生,特别是食盐,一时成了紧俏的物品,厚仁盐市由此诞生。当时,厚仁就有“小杭州”之称。当时的县政府税征部门也设在厚仁,因而成为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
1949年解放前夕,金萧支队严衢办事处兰西民主政府设在厚仁,解放后定为革命根据地,为厚仁区公所驻地。
自老街走往新街,来到船塘,看到了潘氏家庙。潘氏家庙前临一大水塘船塘,左右为民居。家庙大门左侧有合抱古柏一株,惜已枯死。始建莫详,现存建筑为清末至民国重建。潘氏家庙为潘姓祠堂,正面直对柱杆山,其为三开间二进一天井,四柱五楼砖雕门楼,正楼正脊置宝瓶,插方天画戟。大额枋浮雕狮子抱球图案,其余华板等部分纹饰较简洁,青石门框大门。前进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边缝梁架穿斗式,木直柱,礩形柱础。檐柱置仙鹿牛腿。后进梁架亦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边缝为穿斗式,木直柱,礩形柱础。檐柱置狮子牛腿,两进之间设青石砌天井,左右为过廊,该建筑用材硕大,型制高敞。三合土地,封火马头墙,有偏屋。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风景被近些年船塘边的民居遮住了。
旁边有一座榔梅宫,青石门框大门,门上方置青石“榔梅宫”门匾。前后二进,前进梁架为五架扁尺梁带前后双步廊,后进梁架为穿斗式。二进之间为青石砌天井,左右各设过廊三间,檐柱置人物牛腿,三合土地,马头墙。庙宇计三间对合六过厢,是座古老庙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20年(公元1592年),至今已420年。留传至今在宫门口水井石圈上留下“万历壬寅(公元1602年)”字可佐证。
解放后在破除迷信时佛像被毁。50年代庙宇被做国家粮库。改革开放后粮食部门改制,庙宇闲置着。经村民代表出面与有关部门交涉后,遂于2004年退村还殿,并由村民募筹资金约4万元,进行修茸。在主殿塑有真武大帝、关公、财神、12生肖、子孙满堂等大小佛神像共41尊,供百姓祭祀。
里范村人范钟,南宋理宗朝官至左丞相兼枢密院使,在厚仁街北建有范氏祠堂,至今横街旗鼓门里尚有明代石鼓一对。姓倪祠堂占地600平方米,早于潘氏家庙。
厚仁地处金衢盆地北缘,是进入千里岗山脉的交通要道,是兰溪至建德的大道驿站。旧时,交通运行只靠肩挑和手推独轮车,从兰溪至厚仁20华里,正好歇脚用膳之时,午饭后用日杂品交换从山里带来的竹木山货,便匆匆回城,因此自古以来为商贸繁盛之地。唐代为望云乡,宋代为纯孝乡,明成化年间即有厚仁市之称,为兰溪西乡重镇。民国初年设柱阳区,区政府驻地厚仁。
抗日战争时期,兰城沦陷,水运受阻,县政府迁往寿昌汪山,商贾富户多迁厚仁,时厚仁有“小杭州”之称。当时县政府税征部门也设在厚仁,因而厚仁成为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1949年解放前夕,金肖支队严衢办事处兰西民主政府设在厚仁,解放后定为革命根据地,为厚仁区公所驻地。
厚仁农业传统产品有蜜枣、火腿,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远销杭州、上海、香港、东南亚。
在厚仁新区,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最醒目的是纺织女塑像,亭亭玉立,屹立在广场的中央,欢迎远道来客,象征着厚仁是个纺织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