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认知觉醒》才知道,原来自律改变人生是最大的误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律”成了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标签。
打开朋友圈,满满的都是“自律改变人生”、“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放纵者出局,自律者出众”……
似乎这个世界,人人都在头悬梁锥刺股,既看凌晨四点钟的太阳,又看深夜十二点的星光。只剩下自己没心没肺,放纵自己。
于是奋发图强,立马树FLAG:
每天碎片化学习30分钟!每周读一本书!每月瘦10斤!
可是游戏实在太爽,零食实在太香。外面实在太冷,被窝实在太暖!不到两天,啪啪打脸。一切都恢复了原状。
可心中的负疚感实在是太浓郁。直到看了《认知觉醒》,突然发现——
我不过是犯了全天下人都会犯的错误啊。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自律并不能改变人生,真正改变人生的,是认知。
今天,为大家介绍这本《认知觉醒》。作者周岭,36岁之前也一直过得浑浑噩噩,时常焦虑并陷入无动力状态。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顿悟,他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中,终于弄清楚了事物的底层规律和客观真相,并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和路径!
三年后,周岭成了自媒体领域的“红人”,他把亲身实验过的这一套方法,整理成书《认识觉醒》。这书一出,就受到好评。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墙裂推荐”。
今天,让我们一起认知觉醒。
总是很难自律?那就对了
周岭在书中说,我们的大脑经历了数亿年的进化。
3.6亿年前,第一批爬行动物从海中登上陆地。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存。
为了生存而产生的功能,就是会攻击和逃避。这样的脑子,是大脑的基本功能,被称为“本能脑”或者“爬行脑”。
2亿年前,哺乳动物产生。它们产生了情绪,而这些情绪,能帮助它们更好地趋利避害,取得同伴的帮助。这是大脑的进一步功能,被称为“情绪脑”。
直到250万年前,人类才产生。又进化了几百年,直到7万-20万年前,才稳定形成了大脑新皮质,它有理性,会创造。这是人类独有的“理智脑”。
然而7万年对比2亿年和3.6亿年,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起前两者,理智脑实在是太幼稚了,反应速度也太慢了。
难怪我们的理智脑很难战胜情绪脑和本能脑。也难怪我们什么道理都知道,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潜意识和元认知!人最宝贵的能力
人为什么会焦虑和恐惧?
因为模糊。对世界的认识模糊不清,对自己能做的事情模糊不清。
人的成长,就是消除模糊的比赛。
而最顶级的成长是什么?竟然是潜意识。
因为潜意识是属于本能脑的。所以它的反应速度和识别能力,比理智脑产生的意识强千万倍。
所以我们常常本能地觉得,这个人很好,这个事不靠谱。而很多时候,这个本能很正确。
周岭说,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跟着感觉走。
但人之所以是人,就是不但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元认知。
所谓元认知,听起来很高深,说白了就是反思和反馈。
当你用上帝视角主动去反思,从过去、未来、高度、深度不同维度去思考在做的事情时候,你就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下一步是否要这么做。
如何开启改变自我的原动力
1、刻意练习专注
这是个节奏太快的时代。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心多用的本事。
做PPT的时候,还要随时应对客户的微信轰炸。
跑步的时候,争分夺秒听一本30分钟的讲书。
睡前洗漱的时候吗,还要复盘下今天的工作,提炼下明天的紧急事务。
我们以为这是工作效率提高。《认知觉醒》中却说,这是专注力的缺失。
走神的时候要么担心未来,要么沉浸过去,唯独忘了感受当下的小确幸。
所以要学习沉浸专注,并且刻意练习专注力。
就像一个广为流传的禅宗小故事。禅师说:吃饭的时候只想着吃饭,睡觉的时候只想着睡觉。这就是修行。
一次做不到,那就刻意多练习几次。
2、在舒适区边缘学习
这两年还有一个时髦的词儿:舒适区。
有人大声疾呼要主动离开舒适区。否则就如温水煮青蛙,不知道啥时候就死在舒适区。
有人严正反驳:我努力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有足够的经验和努力打造个舒适区。没事儿老去离开舒适区去别的领域,我拼的过在那个领域正舒适的人么?
这两个说法,其实都没错,但都有问题。
前一个闹不好,就成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跳槽专家。哪里都懂点,哪里都是没搞明白。
后一个过了头,就真的舒适到死。万一该领域有个风吹草动,就直接OVER了。
《认知觉醒》里提出一个概念,在舒适区边缘学习。既能学习新东西,又不至于太难,吓得自己不敢学习。
学的东西也很有讲究。
第一, 是学触动自己的。这才有兴趣。
第二,是学能用得上的,这才有结果。
具体到个人身上,就是与其囤上100个高大上的提高XX战略、提升XX情商,XX百年史、速读XX学,不如为了即将要来的竞品演讲,学个“如何做炫酷PPT”来的有意义。
3、写下来,开始做一点点行动
不知道有多少人感慨过,道理我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认知觉醒》中说,懂多少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变了什么。哪怕只改变最轻微的一点。
所以周岭提出,目标要低,行动要真。
比如定个目标,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就不如换个目标,每天做1个俯卧撑
1个,很容易就完成。超出的都是惊喜。而100个,大概一半做不到就成了负担。
最重要的一点是,做目标之前,把它写下来。
写,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动作,而且写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如此,能让你更加清醒,也更可能去行动。
4、用玩的心态做讨厌的事
总有一些事让我们十分讨厌。那么,我们就会厌恶它,就不愿意去做,就没有结果,就产生后果……
《认知觉醒》提到一个有趣的解决方案:换个视角看问题。
作者本人在大学跑1500米的时候,也痛不欲生。后来他变了角度,改成跑到一个一个路边的小路标
漫长的1500米就拆分成肉眼可见的10米一段的升级打怪,就SO EASY了。
放到生活场景中,就可以换个角度。
比如今天要见个难搞的客户,就想象今天我要练一练忍耐力。
甲方爸爸虽然气人,但是我今天竟然一晚上都保持微笑。
KO!
5、说说我自己——从读书到写文
《认知觉醒》提到的最后一个建议,是早冥读写跑,说人话就是: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跑步。
很尴尬地承认,我只做到了两个字,读和写。
读书对我完全无压力。从小学生开始,我就很爱读书。当然以文学小说类为主,后来扩大到史书,偶尔也看写的比较轻松的心理学、经济学著作。艰涩难懂的还是不碰的。
写对我也不难。学生时代,我的作文就常常得高分,但也仅限于此。直到2019年,一时心血来潮,报了个新媒体写作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得过头条的青云,也上过头部平台,算是在新媒体写作这条路上,稍微有一丢丢成绩。当然是作为兼职作者而言。
兼职作者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因为总是需要输出,所以必须去输入。写文一年多,看了不少也许从前不去碰的书,积累了很多。
第二,因为有了写作这个副业,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会更加超脱。有时候,会不自觉用上帝视角反思遇到的一些事,就会看得开,选择也更加广。
现在想来,也很符合书中说的几个原则:
学习触动自己的和有用的,用上帝视角来反思,用玩的心态对待讨厌的事情。
我成长了。希望你也从今天开始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