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天下】(陈庆礼)不见耕读

 不见耕读

作者:陈庆礼

文行天下

  前些日子,去母校参加庆祝教师节活动。一进校园,当我看到孩子们安坐在白墙红顶、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和在緑草如茵、宽阔平整的操场上锻炼的情景时,我有些思绪万千,童年时代的耕读学校一下子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苏北一些偏僻的小村庄,为解决孩子能就地读书,开办了耕读学校。说是学校,其实是全村的孩子,不同年级混挤在一口屋里上学。校长、老师、班主任系一人。我们村当时有百十户人家,适龄儿童不到二十。耕读学校设在村西北角一个地方宽广的三间老屋里。屋子因建造年久,已陈旧不堪,墙是腰子墙,被一些调皮的学生刻划得凸凸凹凹,窗户特别小,晴朗天气屋里都显得阴暗,阴雨天就更黑了。土坯垛支撑的木板当课桌,凳子是自带的。虽然教室十分简陋,但在那时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已很神圣了。

  在耕读学校,我前后受教过三位老师。静姑是我的第一位老师,她身材娇小瘦弱、文静漂亮,满头乌黑飘逸的长发,特撩人惹眼。静姑十分珍爱她的长发,平日里总纹丝不乱地披垂在腰际。她经常在夕阳下坠放学的时候,让我们帮忙端来清清的河水,放在房东的高脚凳上梳洗。她轻盈地挽起衣袖,细长的脖颈探向水中,在逆光的水流里,静姑的身上便有一轮柔黄的绒边。那绒边,像纱像雾又像梦,嵌在我童年的镜框里。静姑平时说话不多,也很少过问我们的事,常常上课后布置一大堆作业让我们自己做,她就坐在房东院内大石磙上,看那一本本厚厚的书。后来,静姑终于耐不住乡村的寂寞,远走他乡,找她做外交官的哥哥去了。打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

  静姑走后不久,接替静姑的是莲姑。莲姑身材修长,虽算不上漂亮,但十分端庄。一双手从不闲着,是一个贤惠善良典型的北方农村姑娘。平日里教我们识字,既认真又有耐性。她常给顽皮的孩子洗脸、洗手、缝补划破的衣服。不管耕读学校多旧多破,她能像收拾自己家一样把它变得干净又有条理;不管孩子多顽劣淘气,她能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教。这种母性的爱,使我们打心里觉得离不开她。我清晰地记得,一个清冷的早上,莲姑长时间默默地站在学校院内,后来她就被人用花轿接走了。我永远忘不了她静静走出耕读学校时的回眸一瞥,那是种令人窒息的感伤,莲姑眼里满蓄着泪水,我们也都哭了。多少年来,我常常记起莲姑那日的泪眼回眸。

  最后一位老师是我二叔,他和我父亲是叔伯兄弟。二叔是三位老师中最机警、最聪明的一个。他勤劳灵巧,为人稳重厚道。常利用课间破苇子、剥条子,编织一些精美实用、各种式样的苇席和条筐。有时边织边给我们讲述动听的故事、叫我们猜谜语,教我们学习一些有趣的小制作。有时候听故事听不过瘾,我们常常围着二叔不让他回家吃饭。有一次在听二叔讲一个神话故事的时候,我入了迷,一不小心被苇眉子划破了鼻梁,至今还有一个疤,这也算是耕读年代给我留下的一个永久纪念吧。

  耕读学校虽破旧、阴暗、简陋,但也有许多趣事和收获。学校的后面是一个大水塘,与一条通往微山湖的小河相连,常年蓄满着水。我们经常在里面洗澡、抓鱼、扒藕。紧挨着坑南岸有一块很大的拾边地,四周长着一些榆树、槐树、柳树,稀稀疏疏,参差不齐。地是村里专门拨给耕读学校用的。就因为有了它的原故,学校才叫耕读学校,即边耕边读、半耕半读。地里根据农情种植一些作物:春天有绿油油的麦苗;夏天瓜果飘香;秋季高梁火红,谷子金黄,景色令人陶醉。收获的果实一部分交给村里,一部分则作为老师的报酬。我们在耕读学校学会了翻土、播种、捉虫、浇水、施肥等技术和割砍锄刨等许多农活。更为可贵是从小就懂得土地的重要,知道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思想上与农民结下了浓厚的感情。

  多年以后,我一直在想:中国的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办才好?像今天的学生为了考学,一天到晚埋头书桌,顶着压力,紧张的拼搏,小小的年纪眼睛就近视了,而少了许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其实,社会实践也是很重要的学习,常能学到一些从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到现在,耕读学校已消失四十多年了,常常会想起,除了思念还是思念……

(此文曾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文艺副刊)

【作者简介】

陈庆礼


陈庆礼: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  、《作家报》 、《雨花》 、《扬子江诗刊》、《神州》 等报刊发表诗歌、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陈庆礼作品以散文、杂文见长,散文多反应农村农民生活,尽情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真挚而浓郁的情感已成为他散文最具特色的品性。杂文多关注时事政治,倾心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直白的表现自己的爱憎和追求,大胆褒贬和温善规劝是他杂文的鲜明风格。

(0)

相关推荐

  • 18岁成人礼:家长们的心声

    18岁成人礼不仅对孩子是一种洗礼,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也是一次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听听家长们的心声吧! [壹] 非常感谢郑州四十七中为高三的孩子们组织举办的18岁生日成人礼仪式.我深深地感到,这不仅仅是 ...

  • 戴千斌:不解释不成

    "哪能有什么解释不清楚的误会."秦怀德舒心地笑了. "怀德,庄上吵起来了!"大清早,秦怀德刚起身,宋善道就大声叫唤着闯进院儿里.秦怀德是庄上颇有些威望的老人,又 ...

  • 陈淑平丨第一场雪

    第一场雪 河南省叶县昆阳镇第四小学五年级一班 陈淑平 闹钟把我从甜蜜的梦中唤醒,我穿衣起床,推开窗!呵!好大的雪呀!新年的第一场雪!依然在纷纷扬扬的下着!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已经变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 迅 ...

  • 【洞庭作家】陈晖昆/岳阳雅礼学校校外课堂随感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岳阳雅礼学校校外课堂随感 作者:陈晖昆 岳阳雅礼学校,每一学期开展一次"家校联教"活动.2021年5月16日晨,我赶到了学校. 多年 ...

  • 怀念陈老师

    怀念陈老师 文/袁海凡 时间飞快,转眼毕业多年了,分外怀念小学六年级时的班主任陈老师. 2002年,小学毕业,那时我才13岁,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恩师的印象一直都在脑中,每每想起班主任陈士廷陈老师,心中 ...

  • 上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今天开学了,我很高兴.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很激动,我心里想教室会是什么样子? 可当我走到学校门口时,我有点害怕了.我紧紧地抱住妈妈的手,妈妈鼓励我说:"你成为一名小学生就要勇敢了!" ...

  • 【文行天下】(陈庆礼)童年的梧桐树

    文行天下 童年的梧桐树 作者:陈庆礼 ★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从二奶奶家后坑边树林中移来一棵梧桐幼苗,栽在老家院子里窗户下.平日里给它浇水施肥,精心呵护,没几年功夫,它就长成了大树,高大粗壮,枝干扶疏, ...

  • 【文行天下】陈庆礼散文二题

    陈庆礼散文二题 作者:陈庆礼 散步人生 世间事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生活中只要善于培养好的习惯,顺其自然,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与妻子相识恋爱的几年里,因她家住在乡机关院内,住房拥挤,出入不便, ...

  • 知礼用礼行天下——《论语》悟读【212】

    知礼用礼,礼行天下. <论语>第九篇第九章: [原文] 子见齐衰(zīcuī,丧服,用麻布制成.)者.冕衣裳(上衣下裳)者与瞽(gǔ)者,见之,虽少(年轻),必作(站起来,以示敬意),过之 ...

  • 信义恭礼行天下——《论语》悟读【13】

    信义恭礼行天下,智勇孝忠保家国. <论语>第一篇第十三章: [原文] 有子曰:"信(信守的诺言)近(符合)于义,言可复(履行)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依靠)不失其亲,亦可宗( ...

  • 仁者无敌行天下——《论语》悟读【332】

    仁者无敌,德行天下. <论语>第十四篇第六章: [原文] 南宫适(kuò,姓南宫,名适,字子容)问于孔子曰:"羿(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射,奡(ào,古代一个大力士,传 ...

  • 礼仪在身行天下——《论语》悟读【237】

    礼仪在身,可行天下. <论语>第十篇第五章: [原文] 执圭(guī,国君之圭或命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战战兢兢之色,以示尊敬和谨慎),足蹜蹜(sù,脚步细碎) ...

  • 【文艺众家 第46期】(文行天下)北京之夏

    北京之夏 作者:张国领 A 作者:张国领 <北京之夏> 翻开日历才发现,今日立秋,北京从今天起已进入丙申年的秋天了. 立秋以后秋天肯定是来了,但夏天并没   有立刻消失,按照夏日那暴燥的脾 ...

  • 【文艺众家 第49期】(文行天下)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作者:王德兴 舞文弄墨多年,但写父亲的却没有几篇,并非我不想写,而是因为父亲的内蕴太丰富,所以不敢轻易动笔. 父亲1943年参加教育工作,足迹遍布故乡周围的数十个村庄.他的为人 ...

  • 【文艺众家 第50期】(文行天下)叫魂

    叫     魂 作者:刘汉斌 向日葵的花开在套海农场的土地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河套大地的胸膛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我从梦中被笑醒的脸上. 向日葵的花开得遍地都是. 整整一个夏天,我一直沉浸在套海农场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