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书法展:入展作品集(六十)书法...
书法小知识: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之完备,学校规模之大, 是前所未有的。史料记载,唐代官方的书法教育机构就有弘文馆、崇文馆、集贤书院等。《辞源》云:唐武德四年, 门下省设有修文馆, 九年改为弘文馆。馆置学士, 掌管校图书, 教授生徒, 并参议朝廷制度礼仪的沿革。 说明弘文馆是具有文化教育职责的机构, 兼具参议政治、制定礼仪之职能。
弘文馆名义上是天子之馆, 所以要求学生出身的资质甚高。《唐六典》记载:“补弘文、崇文学生例:皇宗缌麻已上亲, 皇太后、皇后大功已上亲, 散官一品, 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尚书、功臣身食实材者……”证明除了皇亲国戚、贵族和大臣的子弟外, 一般人是不能进入弘文馆来学习的。
弘文馆的生徒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和《史记》《汉书》之外, 书法是必修之课, 学习完毕, 还得参加考试。崇文馆亦称太子学馆, 其生徒入学时的“资荫”条件略比弘文馆低一些。《辞源》“崇文馆”条目曰:“官署名。唐贞观十三年置, 初名崇文贤馆, 掌经籍图书, 教授诸王, 属东宫。上元二年李贤为太子, 避讳改名崇文, 掌经籍图书, 教授诸生课试举送。设学士、校书郎等官。乾元初, 以宰相为学士, 总馆事, 贞元八年, 隶左春坊。”
崇文馆的学制和升学标准同弘文馆一样, 同属于“贵族学校”。书学馆应为国子监下辖六馆之一。唐代沿袭隋制, 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归国子监管辖, 前三者有些类似于综合大学的性质, 后三者有些类似于当今专业院校性质, 其中书学馆是专门培养书法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
唐代书学馆的学生, 来源为“文武百官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学生也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 其应考科目为常举一类的“明书”科。此外, 国子监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处, 也教授诂训和学习书法, 其生徒必须日纸一幅, 间习时务策, 读《国语》《字林》等。上行下效, 地方州县也与国子监类同。
以上为唐代官学中的书法教育机制。京师六学及两馆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及少量庶民, 入学资格限制较严。此外唐代准许百姓“任立私学”。其学生由州县推举入京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