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解决地区动乱的方法: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民为邦本思想

随着夏、商和西周的灭亡,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批诸侯国的灭亡和部分诸侯国的兴起,人们越来越看到君主和国家虽处于统治人民的地位,人民为其所属,但人民对他们的存亡也有制约作用。
孔子指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荀子还曾形象地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荀子认为“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要想得到天下,就要得到民心和民众的拥护。孟子从历史发展进程和重大转折事件中发现得失规律,从一个王朝灭亡、另一个王朝兴起的历史更替格局中寻找兴衰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孟子还认为,民众利益不是无法填满的鸿沟,并不是难于满足的,只要关心民众利益,关心民众疾苦,顺应民意做事,民众就一定会感受到,一定会拥护仁爱的君主。“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民为邦本的思想在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秦王朝遭到摒弃,但通过秦末农民起义和秦王朝的速亡,人们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肯定。
西汉的政治家贾谊不仅重新强调“民者,诸侯之本也”,而且具体指出“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新书·大政》)。
唐太宗李世民则从隋亡的教训中,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的道理。
民为邦本的思想反映了人们从政治实践中看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思想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影响较大,曾经成为促进封建盛世形成的指导思想和抑制专制君主暴虐无道、残害百姓的思想武器。
民为邦本是促进社会稳定、繁荣的指导思想,当然,反着来就成为可以轻松搞乱社会的思想利器,乃一正一反。只要民心这个基本盘还没丢,出现了危机还有化解的可能;如果把这个基本盘搞丢了,差不多也就成功实现向改朝换代方向一路狂奔了。
如何诞生解决企业内部问题或解决动荡暴乱问题的企划案?可参考《财神是怎样练成的》第33页的方法要点。
最后做个总结:知易行难啊!
注:已经删了以前的六七十篇旧文,留着也没多少用处,文章也是有生住异灭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