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新论之十三: 大雅至朴,大道至简 ——官汝窑瓷器评说

4.静与动的统一。宋人高度重视和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天理”,其的思想非常活跃、优雅、乐观、高远、纯粹,精神和心灵的人性化解放,带来的是宋人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技术创新领先、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高度繁荣。

东晋道士葛洪曾说过:“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是中国文人追求的一种“澄怀观道”情怀——具备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的恬和、安宁心境,才能观万物、悟大道。“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美学散步》)宋朝是静谧的、静雅的,宋朝又是繁华的、喧闹的;每一件官汝都是静止的、固态的,每一件官汝又都是灵动的、有生命的。赵佶曾言:“淡而无为。”(《宋徽宗御解道徳真经》)表明他对“道”、对“无为”、对“宁静”的极力追求。西汉的淮南王、炼丹家、传说为豆腐的发明者刘安在其著名的《淮南子》中写道:“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大意是说,处在朝堂中的皇帝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为万人所瞩目,所以一定要淡泊宁静、宽容厚道、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办好事情,即所谓要有大气和静气。但静气绝不等同于呆气,是内含江河山川、千军万马的静,是以静制动的静,是“动”“静”相生的静,是大静。

官汝所具有的正是这样一种静。所有观赏过官汝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太灵动了。这“灵动”来自于那变化的釉色,那生动的线条,那优美的弧面,更来自于釉色、线条和弧面那巧夺天工的组合,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器物内在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是的器物“会说话”,即在那里的美是充满气息的

图20: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台北故宫藏)(图片来自网络)

5.雅与俗的统一。清新雅致的生活是天水一朝整个社会的追求,宋人赵希鹄在其《洞天清录》中写道:

吾辈自有乐也,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吾见前辈诸老先生多蓄法书、名画、古琴、旧砚,良以是也。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娲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

《洞天清录》大约成书于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古玩辨认的书籍之一。上述文字展现出典型的天水一朝士大夫所追求的“雅生活”:要有优雅的环境——窗明几净,香烟缭绕;要有高尚的宾客——“佳客玉立”,“往来无白丁”;要有珍稀的古玩——古砚、古画、古琴、青铜器和古人书法,只有这种生活才叫“受用清福”,才能比得上仙境——“阆苑瑶池”。士大夫如此,作为当朝“老大”的徽宗皇帝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且看他小诗中反映的心性:“春朝小雨乍新晴,祥蔼匀收洞宇明。严警不闻人一语,海棠枝上晓莺声。”(《全宋诗》)诗中虽然选择的意象属于自然风物、寻常景致,但是字里行间却洋溢着一种丰美优雅的贵族韵致,这就是典型的外表朴实平淡而内里华美富贵。官汝就是这样一种韵致:仅以普通的陶瓷元素、寻常的陶瓷语言、以最为质朴的形式,造就出超级的雅致。

图21:汝窑天青釉圆洗(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自网络)

(待续)

(作者:河北承德  刘国臣  初稿完成于2019年8月,2020年12月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