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242讲《议兵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子的学生陈嚣问荀子说:先生议论用兵,经常把仁义作为根本。仁者爱人,义者遵循道理,既然这样,又为什么要用兵呢?凡是用兵,都是为了争夺。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卿说:这道理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所以就憎恶那些害人的人;义者遵循道理,正因为遵循道理所以就憎恶搞乱它的人。用兵是为了禁暴除害,而不是争夺。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所以仁义的军队所停留的地方会得到全面治理,所经过的地方会受到教化,就像及时雨降落,没有人不高兴。因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商纣,这两帝、四王都是用仁义军队驰骋天下。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荀子·议兵篇第十五》06)所以近处的人喜爱他们的善良,远方的人仰慕他们的仁义;军队不用打仗,远近的人就来归附了。德行达到这种程度,影响会遍及四方极远的地方。《诗经》中说:善人君子忠于仁,坚持道义不变更。他的道义不变更,可以治理四方国家。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家塾教学法》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241丨做事不要怕,做事不后悔
荀子日课240丨一个好领导的作用
荀子日课239丨仁义之师是踏踏实实训练出来的,以实力为后盾
荀子日课238丨欲成大事者,必先得人心
荀子日课237丨与其伤害好人,不如让坏人得利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四豪01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四豪02 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四豪03 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配乐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五歌01 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五歌02 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五歌03 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