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运动
西方天文学悲剧的诞生
西方天文学,以及相关科学的众多问题的一切悲剧的起点和根源是:
- 认为大地是球形。
- 认为大地是运动的,太阳是不动的。
- 认为日月星辰很大。
- 认为日月星辰距离大地很远。
古代中国人为什么从来没有提出地球论、日心说?
因为这些西方天文学所看到的证据,古代中国人全部都看到了。西方天文学的思考,中国人思考得更多,逻辑更严密,分析更透彻。西方天文学犯的错误,古代中国人一条也没有犯。
地平论解释太阳的运动
大地是一个圆形的盘子。北回归线是在内的一个圈子,南回归线是在外的一个圈子。
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到达南回归线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冬天,太阳到达南回归线以后,逐渐向北运行,三个月到达赤道,再过三个月到达北回归线。太阳在赤道以北、往北走的时候,每天都会升起得更早,中午高度更高,下落更晚。当太阳在赤道以南、往南走的时候,就会每天升起得更晚,中午高度更低,下落更早。
太阳经过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一天,24个小时。因为南回归线比北回归线的圈子要大,太阳要经过的距离更长,因此太阳在南回归线上的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快,在北回归线上的运动速度达到最慢。太阳的运动,有一个图是最好的说明,就是古代中国人的太极图。
太阳一年的运动在地平论模式的地图上,形成的明暗对比,正好形成太极图。所以古代中国人的太极图讲的是地平论模式的太阳的运动轨迹。
地球论解释不了昼夜长短季节变化
昼夜与时区,地平论和地球论的对比
按照地球论,地球倾斜23.5度,每天自转一圈,并且每年按照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圈。而且地球轴心要摆动,这样太阳才能直射到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地球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解释不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论认为昼夜长短和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围绕太阳公转,并且摆动,并且在靠近太阳的时候速度快,远离太阳的时候速度慢,造成的。
但是,不管地球如何倾斜,摆动,自转,公转,太阳直射到任何位置,地球自转一圈的速度都是一样的,24小时自转一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白天黑夜时间永远是均等的,12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要形成昼长夜短,必须地球某一点白天转得慢,晚上转得快,这个既不可能,也解决不了其他点的问题。
因为地球论把大地不动和太阳运动搞反了,其他的重大基础概念也全部搞错了,所以造成无穷的烦恼,众多永远解释不了的问题,打不完的理论补丁。
按照地平论,太阳和月亮都很小,直径大约32英里,距离地面很近,大约3600英里。太阳和月亮在地面上空旋转,太阳照射到的一半地方是白天,另外一半地方太阳照射不到是晚上,太阳落山其实是走远了,和飞远的飞机一样并未掉下地面。
按照地平论,昼夜长短变化很好解释。大地是不动的,太阳在地面上方的位置不一样,太阳运转的速度不一样。非常简洁,没有毛病,就可以解释一切。
太阳和季节
如果地球是球体,倾斜角度为23.4度,太阳光从很远的地方照射过来,那么就不应该有热带和温带的巨大差异,因为这两个地带接受的阳光照射是一样多的。
也不应该有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如果太阳距离地球9300万英里,那么就很难解释为什么非洲炎热而南北极寒冷,因为距离只相差4000英里,只占9300万英里的0.00004%,这么小的光线差异,不足以造成这么大的温度差异。
地球论者认为,季节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倾斜23.4度,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时候,91400000英里,北半球是夏天。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94500000英里,北半球却是冬天,这很不合理。
地球论也解释不了四季长短不一样,为何北半球冬天89天,春天92天,夏天94天,冬天90天。
近日点和远日点
按照地球论,1月初,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为1.47亿公里,这一点叫做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远,为1.52亿公里,这一点叫做远日点。
当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在远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在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较慢。
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南半球有六个月是比北半球更靠近太阳的。理论上,南半球要比北半球更温暖,事实上,是南极比北极要冷得多。
太阳距离地球很远吗?
太阳透过云层射下的光有角度,因此,可以追踪到太阳的位置,可以推测距离地球并不远。如果太阳距离地球很远,光线应该是平行线。如果太阳、月亮距离地球很远,就会照亮整个天空和全部云彩,但是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都只照亮它们附近局部的云彩。
地球论解释说,这是因为大气折射。这个折射偏移的角度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有人发射的高空气象气球拍摄到的视频显示,太阳投射到云层上,形成一个不大的红色的圆的光圈,只有距离不远的探照灯才这样。
卷云,云底离地面高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经常可以看到卷云出现在太阳和月亮的后面,据说,这是一种光学幻觉。
如果太阳距离地球很远的话,大小不应该有明显的变化。一般来说,太阳在地平线附近会显得比较大,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放大了太阳。在空气干燥的时候,太阳在地平线附近会比在头顶的尺寸小,符合透视原理“近大远小”。
太阳距离地球有多远?
日心说者的天文数字听起来总是非常精确,但在历史上,他们经常定期地改变天文数字以适应他们的各种模型而臭名昭著。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哥白尼计算出的距离是3391200英里。
开普勒认为,实际距离是超过12376800英里。
本杰明·马丁计算,在8100和8200万英里之间。
托马斯·迪尔沃斯(Thomas Dilworth)说是93726900英里。
约翰·希德(John Hind)说是95298260英里。
本杰明·古尔德(Benjamin Gould)说是超过9600万英里。
克里斯蒂·梅尔(Christian Mayer)认为是超过1亿400万英里。
根据现在所谓的科普知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大约1.5亿公里。
1672年,当时著名的荷兰天文学家格罗范尼·卡西尼和同事儒安·里奇分别在法国巴黎、南美洲法属圭亚那观测火星,综合两地的视差计算出了地球到火星的距离,推算出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4亿千米,和现代测量值非常接近。
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天文学家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最新、最精确的日地平均距离:149597870700米。
牛顿曾经说过,“不管我们认为距离是2800或5400万英里远,这两件事都不重要。”牛顿说,太阳距离地球有多远,这不重要,随便取一个数字就可以。很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严谨的大科学家讲出来的话。可能牛顿内心知道都是错的。
古人测量太阳距离
古代人,例如埃及人、巴比伦人和迦勒底人都使用简单有效的六分仪和平面三角法,计算太阳和月亮与地面的距离,计算结果都差不多,直径都只有约32英里,距离地面3600英里。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3月21日,一个人在大西洋上(B),这时时区时间是正午12:00。一个人在巴西马卡帕港(A),看见太阳的角度为60度,时区时间为上午10:33。一个人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C),看见太阳的角度为60度,时区时间是下午14:33。假定大地是平的,这时太阳和马卡帕港、马拉博正好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高度。根据谷歌地球,马卡帕港和马拉博(AC)之间的距离为4138 英里(6654公里),可以精确求得太阳距离地面(B)的高度是3583.613英里(5767.266公里)。
太阳和月亮一样大
按照NASA说,太阳和地球的大小比率是329360: 1,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12倍。
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差不多大,因为它们就是差不多大。而不是据说的,太阳直径有865374英里,距离地球92955807英里。月亮直径2159英里,距离地球238900英里。
太阳不是很大,在日落和日出的时候可以看到,甚至不能照亮整个地平线。
日晷
日晷,是几乎全世界文明都发明了的古老的计时仪器,最早的日晷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些日晷现在还可以指示时间,和当初制造的时候一样精确,误差很小,在分钟之内。在中世纪的欧洲,普遍使用日晷,直到14世纪。
日晷只能在大地是平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如果如同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大地、太阳、月球是不断旋转、摇晃、摆动、螺旋运动的球体,日晷指示的时间就不会这样长期保持精确,除非不断地作调整。
月相盘,原理和功能和日晷差不多,也只能在地平模式的大地上使用。
日行迹
如果你使用位置固定的相机,连续一年每天在同一时间拍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你会观察到一个被称为日行迹(Analemma)的8号形状。
日行迹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地平论完美地解释了日行迹这一现象。太阳在夏季沿北回归线绕着平坦的大地循环,然后在冬季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太阳在冬季向南移动时,也会沿着更宽的路径绕地球旋转。你可以在上面的图表中看到这一点,在图的下部,轨道更宽。夏季,太阳在大地上空绕北极点更近,因此轨道更加紧密。
日行迹在球形地球上是无法解释的。他们说这是由地球倾斜产生的。如果地球是一个圆形的几乎均匀的球,为什么日行迹的底部更宽,在顶部较小?
半年后时间会颠倒?
如果地球一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并且每天自转一圈,那么半年之后,地球到了太阳的另外一边,时间就会完全颠倒过来,中午12点会变成晚上0点,白天会变成晚上,晚上会变成白天。
以2018年为例。
春分,3月21日。
夏至,6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大家可以到时看一下,时间有没有颠倒。如果颠倒了,说明地球论日心说是对的。如果没有颠倒,说明地球论日心说是错的,大地是平的并且静止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