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故事十五:矿山忆旧
矿山忆旧
文/蓉子
矿山建在大山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全国各地聚集在这里的人们,建起了独立的职工医院、子弟学校、职工宿舍、商店、制冰厂、工人俱东部、球场等生活设施。年少的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上班要坐车往山里走,为什么半夜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为什么会有外国人出现。作为严格保密的军工单位,它有一个神秘的代号“711”。
经过多年开采,从无声无息进驻到逐渐落寞,完成使命的矿区依然隐藏在那片丘陵中间。山顶上的房子仍安静地伫立着,像时光旅者,望着山下的世界。往日的喧嚣已不复存在,红砖瓦房里依然有矿区老人孤独地守护着,也许他们不愿离开,也许仍怀念经历过的风雨历程。绿树红墙依然如故,可屋前屋后爬满的杂草和青苔,陈旧的门牌,墙上已模糊的语录,仿佛告诉人们那段难忘的岁月已悄然远去。女孩静静地坐在曾经的家门口,陪着沉默的老屋,一起重温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断,任或清晰或模糊的往事涌上心头,潮湿着她的眼眶……
1
从山顶往下看,一栋栋瓦房依山而建,红墙赤瓦的房子与绿树交织一起,向山下延伸。医院就建在山脚下,站在山顶,可以清楚地看见护士匆忙的身影,院内晒着的白色床单在风中飘舞,有病人拄着拐在院内散步。听妈妈说,因为不足月便出生,她在医院住了很久,出院后首次去见老外公,开心的老人在门前点起了鞭炮迎接她。左边不远处的火车站,是矿区通往外面世界的主要交通站点。火车来来往往,绿皮车是载客的,黑褐色闷罐车载煤和其它矿石。通往火车站有一段煤渣路,是她们周末去接市区回来的妈妈的必经之路,如今已不复存在。
清晨的山坡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一纵纵挺立着,像个骄傲的士兵。叶子上的露珠晶莹透亮,风吹来,露珠在叶子上滚动。女孩赶着两只鹅走出家门,闷了一晚上的鹅儿,一出门就欢快地张开翅膀扇动起来,脖子伸得老长老长,伏身 “嘎嘎”地大声叫着,向山坡奔去。瞬间,小草被鹅卷入口中,有露珠滚落下来。
傍晚,女人在厨房里忙碌着,还没开饭,男人骑着28寸的大单车围着整栋房子转圈,女孩坐在门前,眼睛跟着爸爸转,很是羡慕。
“过来,”转了几圈后,男人向女儿招招手。女孩飞快地站起身,男人将女儿抱上单车坐在前面的横杠上。
“出发。”脚一蹬踏板,父女俩开心地扭动着车头,单车向前冲去。
“这老广,不累吗?”邻居笑着摇摇头。
山顶的夜,路灯引来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在灯旁盘旋飞舞。孩子们兴奋地高声喊着,追着虫子跑。夜色在孩子们的喧闹声中充满了生机。
男人们也聚集在路灯下,他们玩的是当时流行的“五十K”。对于输了的人惩罚花样很多,贴纸条算是不受苦的一种了,有输者被贴得满脸都是纸条的,每看一张牌得用嘴吹开脸上的纸。
钻凳子对于大高个来说就有些难了,长条凳不高,要想钻过去得用爬。
“爬就爬吧”输者无奈地挽起袖子,搓搓手趴下来,手脚并用向前爬,屁股撅得老高,凳子翘起来了。旁人嬉笑着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钻凳子的人压得贴在了地面,脸憋得通红。好不容易钻过去,站起身来追着使坏的人,作势要打。这样玩一盘闹一番,夜渐渐深了。
这天,突然从邻居家里面摔出一个脸盆,脸盆在门外地上滚了几滚,发出刺耳的怪叫声,撞在路过的人脚边停下来,吓得他跳起来。接着门内的争吵声、家什落地声一阵阵传出。
“没有给我买过一根纱。”女人拿起一个碗朝地下狠狠摔去,“啪”的一声,碗摔得粉碎。
“那件不是我买的吗?”男人指向一件花衣服。女人冲过去将衣服拿起,找来一把剪刀,一把将衣服绞出了一个口子。
“你发神经啊”男人恼怒地吼着,摔门而出。
再回来时,门已从里面反锁了。
“孩子,开门。”坐在凳子上的孩子寻声望去,发现爸爸正站在房顶上,房顶虽高,爸爸更高。
房子的后门和路面几乎持平,男人从后面爬上了房顶。
孩子回头望了望妈妈,左右为难。
“不准开门。”女人也发现了,暗暗发笑。
看看妈妈脸色已经缓和,这才轻轻过去开了门。
2
职工食堂后面有个水塘,每到初夏时节,塘边聚集了很多小蝌蚪,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会傻傻地全挤在塘边呢?孩子们经常跑到塘边,从水中捧起成群的蝌蚪好奇地观察着,蝌蚪在手中摇头摆尾,轻轻的痒痒的。
“这只蝌蚪尾巴边上长出了两只脚,是快变成青蛙了。”孩子紧盯着手中的蝌蚪。
“妈妈说,蝌蚪的尾巴没有的时候,就只有两只脚,这时它就会跳了,是真正的青蛙了。”同伴边观察边动动蝌蚪的两只小脚。
直到手中水漏干,才将蝌蚪放回塘中,又捧起另外一群。
“那边有个井,有青蛙抓,去吗?”有人提议。
“好。”马上,孩子们转移了目标。
井口表面长满了绿绿的浮萍。听说,凡是突起的浮萍下就藏着一只青蛙,因为那是青蛙的头竖在井面呼吸呢。仔细看去,可不,井口表面确有很多突起的浮萍。孩子们兴奋莫名,抓几只青蛙回去,一定会得到大人表扬。
“小点声,不然青蛙会跑的。”
悄悄地,他们一手扶着井边,伸出另一只手对准突起的浮萍罩下去,青蛙从手中滑走,只有浮萍留在手心。忙了大半天,一只青蛙也没抓着。
3
山脚下这条街两边是大片的住宅区和单身宿舍,还集中了矿区的主要生活设施。
清晨女孩就拿着菜篮来到豆腐店。这间店小而且黑,脏脏的,可是谁又会嫌弃它黑且脏而不来买豆腐呢?紧闭的大门边上有个窄窄的窗子,窗口还没开,已有五、六个人在排队了。很像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排队买米的架势。排在第一个的人,安心等待着,后面的人越来越心急,不知今天的豆腐有多少,能不能买到。豆腐通常是不够卖的,来晚了准会空跑一趟。等到稍大点,女孩的爸爸在食堂工作,学会了磨豆腐。豆块放在四角被系在木棍上的纱布中,爸爸边摇着木棍边加热水,豆块在纱布里左右摇晃,逐渐成团,豆汁从纱布空隙漏下,热气腾腾。从此不用排队买豆腐。每次去到爸爸那儿,爸爸都会舀上一碗豆腐脑,撒上白糖,嘱咐着“慢点吃,烫!”。热呼呼、甜滋滋的豆腐脑温暖了她的童年。
商店的糖果柜台是孩子们时常驻足的地方,四五个盛满了花花绿绿水果糖的盘子,并排躺在柜台里。一分钱可以买一颗,孩子总是拿不定主意,是要绿糖纸的还是要花糖纸的,或者红色糖纸的较大颗。店里的阿姨很温和,总是耐心地按照孩子的要求拿出放在柜台上,任由孩子挑选,色彩斑斓的糖纸成了最初的收藏品。
盛夏的太阳如火般直照在大街上,热浪将人们逼进了家中。午睡的人们不再顾及风度,将竹床堵在门口,只求通风,毫不顾忌地临街呼呼大睡。树叶被晒得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知了躲在树叶丛中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它才懂的曲调。
冰厂的机器轰隆隆地响着,一只只做好的冰棒被整齐地放入冷箱中。走到冰厂附近,一阵阵的凉意迎面而来。每到夏天矿里会给职工发冰棒票,看着大人拿回的一大张冰棒票,孩子兴奋地数着张数。冰棒票种类用颜色和分值区分,分值小的是普通冰棒,高分值的是豆子冰棒,通常豆子冰棒票用得最快。冰棒票用了一些后,大人已记不住张数了,这时孩子会偷偷撕下一张,飞快地跑到冰厂,店员将冰柜揭开时,能闻到一股冰冷的甜香散发出来。拿到冰棒,找个角落小心翼翼地揭开包装纸,看看豆子的数量,慢慢放入口中细细吮着,再轻轻咬下一口豆子在嘴里来回咀嚼,又冰又甜又香,怎么会有那么好吃的冰棒哟。
4
下班时间,广播响了。孩子们很是纳闷,它在哪里响呢?为什么整个矿山都能听见?听得最多的是歌曲东方红、乌苏里船歌、大海航行靠舵手……很快,通往食堂的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去打餐。快乐的单身汉们拿着碗筷,口中哼着歌曲,筷子随着节奏敲打着搪瓷碗沿,一路向食堂奔去。
“今天吃什么菜?有油饼,好香啊!”有人盯着打饭回来的人碗里的饭菜,叫嚷着。
可不,好大的一张饼,薄而酥脆,可以将整个碗面都盖住。那香味儿,多年后仍能越过岁月的长河挑逗着你的嗅觉。
露天灯光球场是矿里的主要活动场所,几乎每晚都会放电影。放映机在球场中间,如众星捧月般,四周围着都是人群。下午放学后,孩子们跑着回到家,扛起长条凳就往球场走。此时的球场,热火朝天,到处都是忙着霸位的孩子。阶梯中间的最佳位置早已被躺下的长凳和椅子占了,没有凳椅的地方,也被划好了线, “有人占”三个字已宣示主权。即使这样,后来者也会将“有人占”占领,长长的阶梯,凳子常常被推来推去而走位。为看住位子,有孩子就坐在凳子上,安静地做着家庭作业。球场中间,看电影时容易被前面高个子挡住,是没有位置时才会选择的地方。一群淘气的孩子在球场围墙上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从球场护栏跳到墙外的沙堆上,又跑进球场,再跳下去,围墙有一层楼高。做母亲的看见了,拿了竹条气急败坏地冲过来,孩子们一哄而散,有的藏在单身宿舍楼,有的慌慌张张爬上了树。母亲来到树下,爬是爬不上来的,只是那竹条够不着就好。女孩紧紧地抱着树干,神色紧张地盯着树下的母亲。
晚饭时分,家里的凳椅都去了球场,人们干脆端着饭碗在家门口或站着或蹲着,嘴里塞满了食物。于是,晚餐变得热闹起来。好事的女人们聚在一起,互相展示自家的菜式,东家的萝卜西家的酱,这碗瞧瞧,那碗看看,伸筷从对方碗里夹些新奇的菜品
尝尝手艺,评论一番。辣椒是不变的调味品,每个人碗里都能看见它的影子。有辣得满头大汗的,偶尔用扇子扇扇风,再夹一筷子辣椒往口里送。都说湖南人辣不怕,确实如此。
5
沿着山沟进去,你会发现学校也是依山而建,就像装在一个袋子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外面的生活区。读书声、嬉戏笑闹声在山里回荡,这里是学生们的乐园。山上有老师带领学生开垦的小菜地,课余时间学生跟着老师到菜地里给青菜抓虫子,拨草。小青虫因为见得多了,不再害怕,甚至还敢用手抓它。拨下的草作为猪草送到了食堂。最有成就感的就是青菜长成后,老师会按组将菜分配给学生们,带菜回家的孩子充满了兴奋和成功的喜悦。
从淘气的孩子到进步的学生,从红小兵到少先队员,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孩子们求知的脚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每周五下午少先队活动时的必唱队歌。列队的学生们,鲜红的少先队旗,敲打着小鼓的鼓乐手,敬礼的合唱队员。是如此的光荣与自豪,又像是承担着神圣的责任。孩子们已在学习中慢慢长大。
小学毕业那年,因父亲工作调动,家里离开矿山搬往市区。那天,卡车上装满了家具物品,女孩坐在车尾,看见邻居的小男孩跟在她们的车后跑了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