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好选择-凯迪克大奖绘本改编的电影|影响孩子一生的周末电影院
绘本立体成电影,电影平面化成绘本,都有精彩之作。
今天介绍的是凯迪克大奖图画书改编的电影。
包括《野兽国》《勇敢者游戏》《极地特快》《造梦的雨果》(“续集”《寂静中的惊奇》)以及《高空走索人》等六部。
周末、假期与儿女共赏电影是我倡导的积极养育策略,这在我的育儿著作《一慢二看三玩—爸爸育儿36计》中名列第17计。
后来我又将此计延展成一本专著《影响孩子一生的周末电影院》,影响了众多家庭。
绘本改编成电影,电影改编成绘本,数量越来越多,我在《影响孩子一生的周末电影院》以及公号文中的影单、书单都有总结。
说到绘本与电影的结合,我认为最值得说道的一部作品就是布莱恩·塞兹尼克的凯迪克金奖绘本小说《造梦的雨果》。
这本书结合了绘本和小说的双重特性,用了四百页的“分镜图”作为绘本的“绘”,“本”则不拘泥与文本的讲述,而是运用电影镜头般的推进营造戏剧的张力效果,用书特有的翻页重现电影的剪接,让整本书看起来就像是一部纸上电影。
“雨果”本身是一部向电影致敬的作品,惊人的视觉表现力背后隐藏着的是对早期电影的怀念,曾经做过电影分镜师的布莱恩·塞兹尼克在绘本“分镜图”中,对表现主义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大师的真实生平故事和电影剧照的植入,被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感受到了,通过这部电影表达了对不断探索与尝试的电影先驱们的敬意。
乔治·梅里爱是电影史上被称为“电影魔术家”的第一人。在电影还是魔幻艺术的年代,魔术家和机械师出身的他建立了最早的电影“梦工厂”,拍摄了大量“魔法+科幻”题材的电影,如取材于儒勒·凡尔纳小说的《月球旅行记》。
100年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913年,他的公司破产,继而战争的爆发让他一贫如洗。战后,他在巴黎火车站开了一个玩具糖果店,从此退出了电影舞台。
1937年,破产后的梅里爱在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开了间小小的玩具糖果店
这些事实都和小说后半段梅里爱自述的生平吻合,而魔术和机械装置也同时成为小说的重要主题,将那个表演艺术与魔术融合入电影的年代---这也是斯科塞斯怀念的地方。
梅里爱重视视觉的再现
再说说这位做过电影分镜师的大奖作家——布莱恩·塞兹尼克出生于一个电影世家,他爷爷的堂兄名叫大卫·塞兹尼克 David Selznick,是美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制片人之一,监制的作品有电影榜单No.1的《乱世佳人》,以及《蝴蝶梦》《双城记》等,“雨果三部曲”也就成了他的致敬之作。
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对电影充满了兴趣。他的《雨果》三部曲,故事都和电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而在书的表现形式上,更是应用了不少制作电影的元素。
比如,在创作《造梦的雨果》时,莱恩·塞兹尼克找真人先把故事“演”出来,他先拍下模特的表情和动作,再用碳素笔画出来,最后展现给读者的是逼真又充满艺术感的插画---感觉是从电影到文本的创作过程。
绘本《造梦的雨果》获得了图画书界的“奥斯卡”奖——凯迪克金奖,电影《雨果》获得了奥斯卡5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摄影奖。
绘本被许多大导演看中,改编成脍炙人口的电影,我在《影响孩子一生的周末电影院》书中专门有一章做了介绍。完全基于凯迪克大奖书改编的电影有四部,《云中行走》算是与影片有着神似之处,而获奖书中经典故事与电影的结合(比如《戴帽子的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不在这篇文章考虑的范围内。
1
《野兽国》
1964年 金奖
莫里斯·桑达克
贵州人民出版社
《野兽家园》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2009,PG/7.0分,101分钟
导演: 斯派克·琼斯
编剧: 斯派克·琼斯 / 戴夫·艾格斯
主演: 马克思·瑞考德兹 / 凯瑟琳·基纳 / 詹姆斯·甘多菲尼 / 劳伦·艾波罗丝 / 保罗·达诺
《野兽国》问世之初遭到批评,到现在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赞誉,更被誉为美国当代绘本的开山之作。
某种程度上,同名电影(指的是英文影片名同,中文电影名为《野兽家园》—中文绘本就有《野兽国》和《野兽出没的地方》的译名之争,电影界译名较少关照到童书本身)是将绘本扩写成大部头的小说后拍摄的。
与绘本的广泛性被人所称道,而电影却限制了大小读者的想象,且过于追寻前因后果,一定要为Max的出走编一个前置条件,继而过于真实---个人以为,这是对绘本的进行的功利性“破坏”。
被誉为“纸上戏剧”的绘本,其最大魅力是图画与文字的简单、留白,让读者脑补。
一本绘本短短32页,了了几句话---当然也是完整的、标准的“离家出走再回归”儿童文学,被大导演Spike Jonze和作家Dave Eggers把这个(非常)简单的故事硬拉到101分钟。
《野兽国》中,Max的房间里“变成”了“野兽家园”,Max在野兽国称王称霸后回到自己房间里时妈妈给他的晚饭还没有凉。
电影里改成Max逃出家,来到野兽国“折腾”一番后,最后回家时,原来很生气的妈妈才消了气、放了心。
这个改变就是为了“合理”,却过于现实(片子前半部所交代的单亲妈妈因为工作等等对小孩家庭有忽略,Max注视“缺席”的父亲赠与的地球仪,暗示了父权的缺失。而母亲与她的男友的亲密行为进一步使得男孩的情感受挫。男孩的野性疯狂爆发,在母亲的呵斥下出走),让童年失去了魔力。
电影似乎更适合大孩子,亲子共读绘本可以让更小的孩子喜欢并爱上Max和《野兽国》。
2
《勇敢者的游戏》
1982年 金奖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
新星出版社
《勇敢者的游戏》Jumanji
1995年
PG/8.1分
104分钟
导演: 乔·庄斯顿
编剧: 乔纳森·汉斯雷 / 格雷格·泰勒 /克里斯·范·奥斯伯格(绘本作者)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乔纳森·海德 / 克斯汀·邓斯特 / 布莱德利·皮尔斯 / 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绘本作者是我最爱的绘本作家之一,他参与了电影的编剧工作,他的纸上戏剧功底显然更强,这才让电影更加过瘾。
关于此片和绘本,我写过多次,最近的一篇可以参看
可以共读,可以共赏,可以讨论的12部绘本+电影
3
《极地特快》
1986年 金奖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 文图
新星出版社
《极地特快》
The Polar Express (2004)
PG/豆瓣7.7分
100分钟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编剧: 罗伯特·泽米吉斯 / 小威廉·保尔斯 / 克里斯·范·奥斯伯格
主演: 汤姆·汉克斯 / 埃迪·狄森 / 诺娜·加耶 / 彼得·斯科拉里 / 莱斯利·泽米吉斯
大爱的导演和大爱的演员,再加上大爱的绘本作家,还有大爱的主题,值得反复观看。
4
《造梦的雨果》
2008年 金奖
布莱恩·塞兹尼克
接力出版社
电影
Hugo《雨果的秘密》
(2012年)
PG/豆瓣7.7分
127分钟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编剧: 约翰·洛根 / 布赖恩·塞尔兹尼克
主演: 阿萨·巴特菲尔德 / 科洛·莫瑞兹 / 本·金斯利 / 萨莎·拜伦·科恩 / 裘德·洛
雨果(阿沙·巴特菲尔德 饰)是一位寄宿在巴黎火车站钟楼上的流浪儿童,但他是个机械迷,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裘德·洛 饰)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乔治(本·金斯利 饰)当场抓获。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画有各种机械设计的草稿本。
雨果心急如焚,他尾随至乔治家中,结识了乔治的养女伊莎贝拉(科洛·莫瑞兹 饰)。
雨果恳求她帮自己保住笔记本,伊莎贝拉觉得此事有点儿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
修好的机器人作画的落款却显示乔治的名字,让他们疑心顿起。终于他们发现了乔治家中装满画作的神秘柜子,并在图书馆的电影书籍中发现了乔治的身世……
小时候上学路上会经过一个商场,有一个修表柜台,南方的师傅将放大镜卡在眼睛上,让我觉得很神秘。
再加上听到相声里说“调皮孩子把钟表拆了,零件多了好几个”的桥段,瑞士表广告里说的表里有多少个钻石,让我觉得滴答滴答的钟表机械不仅神秘,而且神奇。精密、复杂的小齿轮间转动着多少玄妙与秘密。
阅读厚厚的凯奖“图画书”时候,还没有这个感觉,观看电影的时候,一下子就勾起了童年时候那种神奇的感觉。
如同很多父母一样,马丁·斯科塞斯每晚都要给11岁的女儿说一个睡前故事。由此,这位电影奇才萌生了拍摄一部儿童电影的念头,最终在女儿喜欢的读物中找到了《造梦的雨果》。
这本厚达400页的黑炭笔素描绘本,是我所知的篇幅最长的凯迪克获奖绘本(后来还有一本图像小说《这个夏天》获得凯迪克大奖,但是没有Hugo厚),就像是一幅幅电影分镜图一样——跟电影中的机器人笔记本一样。
那些画面一格格展开,那些文字如同字幕一样和插图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部令人着迷的小型动画电影,将雨果的魔幻历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个夏天》
2015年 银奖
玉城真理子 文;玉城吉莉安 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参与电影编剧的作者布莱恩·塞兹尼克继续推出了“雨果系列”中的第三本《奇迹之屋》,又一举夺下英国格林威大奖的殊荣!
并且由美国著名导演托德·海因斯执导、三奖影后朱丽安·摩尔主演成同名电影《寂静中的惊奇》。
《寂静中的惊奇》讲述了两个年纪相仿但相隔五十年的孩童相似的故事,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
故事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上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主角分别是一位名叫罗丝的女孩和一位名叫班的男孩,小女孩是天生的聋哑人,小男孩则因遭遇雷击失聪。
两人均逃离家乡只身前往纽约,罗丝渴望遇见一位著名的女演员,而班则是在相依为命的母亲过世后、在房间里意外发现了关于父亲的线索,试图寻找素未谋面的父亲。
故事结尾班最终抵达了寻途的终点——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那里他遇到了老年罗丝,原来罗丝是他的奶奶。
令人惊奇的是,罗丝把一生都奉献在制作博物馆的纽约模型上,而她的儿子、班的父亲的每个人生足迹都被藏在模型里。
惊不惊奇?意不意外?
5
《高空走索人》
2004年 金奖
莫迪凯·葛斯坦 文图
新星出版社
《云中行走》The Walk (2015)
PG/豆瓣7.7分
123分钟
从小就拥有杂技表演天赋的菲利普·帕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饰)一直在街头卖艺,偶然的机会,菲利普得知纽约世贸双子大厦即将竣工,萌生了在这两座摩天大厦间走钢索的的想法。
然而这疯狂的“艺术犯罪”却遭到了一系列的质疑和误解,但这并没有击垮菲利普的坚定信念,他深入调查缜密部署,先后得到走钢丝经验丰富的鲁迪爸爸(本·金斯利 饰)的指导,和女友、朋友的帮助。
经过一夜的准备,菲利普终于在大清早,在110层412米的云中,开始了他的云中漫步……
电影不完全基于绘本改编,但与绘本一样,都是根据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的个人自传改编,电影中也涉及到了“御用摄影师”的情节,记录这个过程的纪录片《走钢丝的人》还获得了200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都为电影提供了详实基础,真实还原了1974年8月7日的惊世壮举。
那一天,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星大楼即将竣工之际,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在两座楼之间拉起了一条钢索,他在400米的高空行走,舞蹈,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演,时间长达一个小时。
【以下文字选自我的朋友张贵勇的文字】
2001年,震惊全球的“9·11”事件爆发,双子星大楼因遭受恐怖袭击而倒塌,菲利普的壮举从此成为历史的绝唱,再也不可重现,但它已和大楼一起,永远融入了纽约的城市记忆。
《高空走索人》在我的孩子哲哲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讲述了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在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星大楼之间拉起钢丝,并在上边行走表演是故事,重现了40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更重要的是,故事中有一种动人的、积极的力量,激励孩子们鼓起勇气、追求梦想,这在孩子们被迫去学习、缺少梦想的当下,尤其具有启发和现实意义。
真心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像菲利普那样,心中有梦,勇于追求梦想,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
哲哲4岁的时候,给他读《高空走索人》,当时他非常惊讶作者能将每一幅画都画得那么壮美、真切,俯视的、仰视的、平视的,各种视角让人仿佛跟在主人公菲利普·帕特的身边,感受一次次非凡的探险之旅。
这本书也印证了那句话:经典图画书的每一幅画面单拿出来,都是一件含金量极高的艺术品。
尤其是菲利普走在钢丝上的水平式拉页,整个城市尽收眼底,身边有海鸥在飞翔,远处有浮云在流动,地上的桥梁、车与人都如蚂蚁一般,看着画面,似乎能感受到习习的凉风从脸庞吹过,那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冒险,一种只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还没读完,哲哲就说也想去双子星大楼去看看,瞧瞧那里到底有所美。但在结尾处,“现在,双子星大楼已经消失了。可是在记忆里,这两座大楼依然耸立,就好像烙印在天空中……”
他不知道两座标志性建筑缘何被毁。于是,给他讲了当年“911”恐怖袭击事件,讲述之余,我也深深感谢莫迪凯·葛斯坦,感谢他既讲述了一个极其励志的冒险故事,也再现了世贸大厦当年的雄姿,为我们乃至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用一种艺术的方式使逝去变成永恒。
后来,有机会和哲哲去电影院看了《云中行走》,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将帕特的故事讲得丰满而动人。
丰富的故事情节,将图画书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延展,帕特的性格与形象也变得更加鲜明。
哲哲转而开始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再次翻阅《高空走索人》之后,他颇有心得地告诉我:“爸爸,我发现,帕特之所以能成功,还是因为他内心很强大,战胜了自己,要我看能在风和危险的干扰下控制住自己,非常了不起,你说是吧?”
我很佩服小家伙的理解力。其实,强者之所以强大,的确不只在有高超的技术或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过人的意志力或战胜自我的信心。
我一直觉得,《高空走索人》与其说讲述的是一个冒险者的挑战自我之旅,不如说是在讲述一个西西弗斯式的为了梦想而不断拼搏的故事。
故事内核是坚持自我,追求梦想,是对勇气与征服的重新定义。
其实,儿时的帕特,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政府世界上最难的建筑,在他挚爱的钢丝上走来走去,安逸的田园生活不是他的追求,这也是电影中他坚持留在美国、放弃爱情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
乔治·梅里爱,痴恋逐梦的电影人生,李东然,《三联生活周刊》 2012年第23期
我为什么推荐《高空走索人》,张贵勇,中国教育报张贵勇,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