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邀请大家用5秒钟思考一个问题:
「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
大多数人的反应是:
「啊!我没有优势啊,我好像什么都会一点,却没有特别突出的。」
又或者:
「我会的别人都会啊?那算什么优势呢?」
有一次,一个朋友被我逼急了,脱口而出说:「我的优势……是我说话很快。」说完自己也笑了。
这不是个例。
在我过往的经历中,有80%人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没有优势。
美国人本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大部分美国人不知道他们的优势何在,如果你问他们,他们就会呆呆地看着你,或者大谈自己的具体知识。
这是对优势的最大误解。
什么是「优势」?
优势不是我们常说的某种特长或技能:会写,会弹钢琴,会演讲,会拍照……这些是后天习得的技能。优势是更底层的东西,是我们天生的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行为方式。就比如说,会议室的桌子上,有个杯子放得特别靠近桌沿,有的人就这么走过去了,有人却会冲过去把杯子往里推一下。
这个行为方式不需要你练习,而是下意识的,它更像是写在你基因里的「技能」,不用你做任何练习,就能比别人厉害。所以,至少有一件事,你天生就比10000个人厉害!换句话说,不是只有厉害的人才有优势,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 02 -
李佳琦的秘密
当然不是,因为5年前的李佳琦,压根和直播没有半毛钱的关系。2015年的双十一,张莹第一次见到新员工李佳琦……上班头一周,他疯狂地请大家喝星巴克、喝奶茶、吃点心,给每个人都带小礼物,「他知道怎么讨女孩子欢心」。他总是偷偷溜去看看毛戈平、雅诗兰黛、雪花秀的柜台,去翻他们的瓶瓶罐罐。一回来就热情推荐,「XX家上了一款高光,我的妈呀!太好用了,你们一定要试试!」……他享受、渴求那种置身于众人之中被人喜欢的感觉……每个柜员都要背商品卖点,「0.1毫米的羊毛笔头,精准描画您的眼部轮廓……」随时应对总部的电话抽查。李佳琦什么都不背,女顾客坐下来,他一边上妆,一边随口说:你看,这根笔很柔软,不会刺痛你的眼睛,特别不容易花……两边眼线画完,李佳琦对着镜中的女孩说,「这个东西超好用,相信我。」一次又一次,小女生们痛痛快快地点头:「嗯,我相信你。」——资料参考《GQ报道 | 幸存者李佳琦:一个人变成算法,又想回到人》对比李佳琦现在直播最招牌的话术:「相信我,买它。」李佳琦对世界感受、反应和行为方式的主要对象是人,他天生要和人相处,天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天生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他的共情力和交往力都非常高。但另一方面,他的思维分析力是不高的,不擅长长篇大论用数据和理论说服人(思维分析力的特征),他擅长的是即时互动,即时点燃情感。有这种优势的人,太适合直播卖货了。相反,你要是让他做研究,哪怕是他熟悉的化妆品领域,他可能要疯。事实上,李佳琦最早在抖音上卖货效果就很不好,因为是录播,他没办法发挥即时互动的优势。可以说,因为早早进入优势领域,成就了27岁月入千万的李佳琦。
做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曾做过一次规模不小的调研,发现超过90%的人都存在这些问题:
【没优势】什么都会一点,却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
【有危机】找不到核心优势,随时被取代的危险;
【遇瓶颈】升职空间狭窄,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身价
……
有意思的是,面对这些问题,85.6%的人,都想着补短板:谈判不行补谈判,社交不行补社交……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如果哪件事没做好,一定是去反省哪里哪里没做好,然后努力去弥补,却忘了一个根本问题: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不是正确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深信这一点:弥补短板只会让你平凡,发挥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优势这么重要,但了解自己优势的并不多,知道怎么发挥自己优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我外出讲课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学员,他们都表示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工作,但当我问他们:那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你的优势是什么?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愣住了。
这深深触动了我。
我决定做一门课,把自己对「优势理论」的研究和12年的管理经验结合,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优势,真正做自己。
我和我的团队在去年下半年,联合专业测评机构,用将近1年时间,研发了一套专业的优势测评。这个测评研发人员全部来自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样本覆盖10000+职场人,集结150个行业上千个岗位,尽量贴合国内职场人的实情。只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学习交流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优势这个成长武器。所以,在测评研发时期,我们不惜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同步开始制作完整的优势训练营课程,并在2个月前推出了:5天优势定位训练营。有学员通过课程学习,成功促成了两家单位的合作,并吸引了大佬的注意。有人通过学习,精准定位自己的优势,从职场小白成为1名带货主播,收入翻倍!3个月时间,优势训练营已经帮助20000+用户实现了突破。
如何发挥优势做好现在的工作?
如何发挥优势转型/跳槽?
如何发挥优势做好副业赚钱?
如何发挥优势搞定人/事
……
你关心的,我都可以帮到你。
我也遇到过很多学员来问我:
是不是做个测评就可以了?
我都会告诉他们:
不是的,我们的测评解读报告有几千字,包括你的优势图谱、专属的行动化建议,这些具体如何解读,行动化建议如何操作,盲点如何破除,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
训练营里的音频课程、互动学习、作业点评、导师直播,等等,这些服务对我们来说耗时耗力,但却可以真正帮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