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丧葬的礼仪风俗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喜事,自然也离不开白事,那么你知道这中间有哪些讲究?又有多少风俗?

  中国民间的丧葬习俗,通常是指在各地广为流传,并且约定成俗的规范化流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丧葬习俗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常见的礼仪风俗。

骨灰盒

  一、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通常流程如下:

  1、选寿穴,做寿材,选寿衣。

  在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之中,都会很注重老年人百年时的相关准备,而老人也并不忌讳,提前准备这些东西。

  2、临终关怀。

  送终是中国人十分注重的一个习俗,所以当家中老人处于弥留病重之际,所有人都必须停下自己的工作,赶回家中陪伴在老人的身边,陪老人走完生命之中的最后一程。

  3、寿终正寝。

  其实中国人常常说的寿终正寝的意思,就是老人去世以后需要将老人移床至正堂,也就是家中的正厅堂之中,因为这里是家中供奉神位的地方。

  4、更衣,点长明灯。

  民间的习俗规定,老人去世时不可以穿着生病时的衣服,所以必须换上寿衣。另外民间习俗以为,需要为去世的人准备长明灯,才能让其安然达到另外一个世界。

  5、报丧。

  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亲朋好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

  6、守灵、吊丧。

  在未出殡之前,逝者的灵柩置于灵堂之上,亲人必须时刻守护着,谓之守灵。吊丧指的是亲友对逝者的祭奠吊唁等活动。

  7、择吉日,起灵出殡。

  民间出殡一般以逝者去世三日以后为准,各地出殡仪仗多有不同。

公墓

  二、丧葬的礼仪风俗又有哪些呢?通常有以下这些: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看了这些你是否对丧葬白事和丧葬的礼仪风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