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旅行系列】观昆曲《春江花月夜》有感
当我们用崇拜的眼光追逐高大上的交响乐、芭蕾和歌剧时,何不防低头看看从我们脚下的土地上成长的传统艺术。
----
人生最不堪回首的不是悲伤往事,而是白首人回忆鲜衣怒马的恣意少年。
比起悼念自己的流年,更难的是眼见爱人的韶光不再。
昆曲《春江花月夜》的灵感源自那首脍炙人口的同名唐诗,用清丽的唱腔,娴雅的姿态,演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这出剧脱离了传统戏曲中的才子佳人情节,赞美爱情,又超越了男欢女爱。
剧情大概分为五折:
春江明月夜,诗人张若虚偶遇少女辛夷,对她一见钟情,但错被鬼差拘拿,死在明月桥头。
他在地府坚持十年不去投胎,为了和辛夷相聚。 在鬼仙曹娥的帮助下,得以魂归明月桥一夜,他又见到辛夷。
十年后的辛夷已是妇人,在江边祭祀他,他上前诉说爱慕,但是人鬼相隔,辛夷看不见也听不见他,而辛夷和丫鬟的问答,让他惊悟:原来辛夷对他从无男女之情,祭祀只是像阮籍哭兵家女,感叹他青年才俊却早早凋亡。
曹娥用五百年道行取得仙药,让张若虚死而复生。五十年过去了,他又回到明月桥边,李杜文章、杨妃一笑、安史之乱,他都错过了。
依旧是月照花林,江水滟滟,他等待着见到辛夷,表白这六十年的坚持和初心。他等到了,等到了白头憔悴的老妇辛夷。癫狂悲喜中,他唱出《春江花月夜》传世之作。
剧中最美的表演在第三出,诗人的魂灵和辛夷唱和,凄美婉转。人与鬼共舞,一搭手,一抚肩,分开、上前又分开,无限情怀空付,流水明月。
曹娥是戏中的配角,她是传统女性的美德化身。她十四岁投江救父,孝感动天,在森严的地府修行。按剧中唱词,她初见张若虚,因为他无意中的夸赞,撩动凡心,进而一直帮助他,不惜舍去升天的机会。
这个设计有一点缺陷,说她爱慕张,不若说她爱慕张的痴情,更为动人。多少平凡人,在柴米油盐中消磨,羡慕“情不知何起,一往情深”,人间风月,见证的人多,亲历的人少,曹娥迷恋真情,正是因为自己从未得到过。
这出剧的真正主角和原诗一样是千古不变的春江、花、月和夜。从少年到白首,从情生到情灭,人生代代,而江月无穷。
剧的配乐也好,一个乐队,琵琶、笛、锣、鼓、大小提琴齐备,现场的演奏听起来总是比录音的更有感染力,而且这次的音乐中西结合,在悠扬深情处配上西式提琴的演奏,最好听的是在恻隐悲怆时,中式大鼓低沉密集的敲,把人的情感压了又压。
根据张岱的记载,明朝时候昆曲非常盛行,类似今天的流行音乐,每年中秋在虎丘几千人聚集赛曲,从月上到午夜,丝管繁兴,人人献技,最后的歌者“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到今日,这样的昆曲盛况和高手不能再有了。
昆曲再高雅,毕竟是一种表演艺术,如果观众逐渐凋零, 表演者也很难兴盛。 《春江花月夜》的故事情节是现代化的,而且观众是以年轻人为主,不过唱词是旧体文言的,据说请老演员和剧本作家看过点头的,观众看着字幕也能听懂。但是观众很难欣赏妙在哪里,剧中阮籍哭兵家女的典故也要特意解释了,让观众能懂。 我觉得昆曲已经不能再出《牡丹亭》这样文人大家的作品了,也许不要一味求雅求追随旧体,可以文白相杂,融入现代汉语,或许观众更能记住情节和唱词的精妙,更易流传。
写了这点感想,也许今夜《春江花月夜》会来入梦,梦中水袖流转,歌声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