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有一个少见工作,就是文物绘画师,他笔下的文物比真的好看

三星堆博物馆中存在一个特殊的工作,叫做文物绘画师,虽然只是绘画,但却连摄影师也难以替代其工作,而且不会下岗。绘画师究竟多神秘?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城鸭子湖畔,坐落位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于1997年10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作为一座现代化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共有展馆两座,展示三星堆博物馆面积近12000平方米,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主要收藏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

据三星堆博物馆馆员介绍,目前博物馆中共收藏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数万件,它们包括玉器、骨器、石器、青铜器、金器等,其历史价值悠久,完美的展现出古蜀历史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著名的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金箔虎形饰及青铜神树等,都是该馆颇具特色的镇馆之宝。

三星堆博物馆内工作人员众多,包括文物保管员、仓库管理员、讲解员、摄像师、灯光师等等,大家都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三星堆辉煌的文明杰作。不过有趣的是,在三星堆博物馆中有一个职业非常特殊,该职业不仅难以胜任,而且连现代电脑数字技术都不能代替,完全不用担心下岗的风险,它就是文物绘画师。顾名思义,文物绘画师就是一种为文物绘图的专业性人员,按照考古行业的规矩来说,凡是出土的文物,都需要经过考古专家们的仔细研究,才能将其蕴含的信息进行正确定位。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内的文物考古专家无法全部到达现场,故此需要有绘画师对文物整体进行绘制,如此一来,才能为众多专家们提供最真实可靠的基本文物信息。

谈到这里,可能不少读者都会存在疑问,目前摄影技术如此发达,高端的摄影方式能让文物从立体变成平面,并且保真度与还原度都接近百分之百,堪称“最佳复原文物资料的手段”,为何还需要看似落后的手绘方式进行操作呢?其实问题也很简单,因为文物终究是文物,它们经历过数千年的风雨,表面存在大量模糊不清的部分,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摄影进行还原,无非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根本触碰不到文物的灵魂,所以文物外形手绘图案是研究者必备的资料。

文物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文物绘制也同样不简单,一般来说,如果是小型的文物,文物绘画师一般都会将其摆放在办公桌前进行绘制,但面对超大型文物,则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了。举一个例子,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身高”大约在4米左右,文物绘画师不可能将其摆放在办公桌前,而是需要搭建脚手架进行观察,并利用聚光灯前后照射,根据比例尺进行测绘描摹。在绘制的过程中,要严格遵照文物的比例大小,其表面的凹凸花纹也都要尽收于笔下,不能漏掉一丝一毫,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只有遵照该原则严格进行绘制,得出的图纸才具有参考性。

电脑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文物绘制工作也逐步进入智能化。目前不少考古人员开始采用数字摄影制图法绘制文物图,一般来说,其绘制步骤是先近景拍摄器物高清图像,再用图像转件处理,最后利用绘图软件绘制线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字绘图技术的出现,令文物绘制图纸的比例更加精确,甚至超过人工绘制,这是否意味着手工的考古绘图会被淘汰呢?手工绘制专家并不这样认为。

在他们看来,相比于电脑制图的繁琐流程而言,熟练的文物绘图师画起来更快,绘制出的图纸也更加具有质感,一张由手工绘制师绘制的三星堆出土青铜罍墨线图足以说明这一点。青铜罍是一种类似于球形的文物,而不是平面文物,既有阴刻的图案,同时也存在立体的凸棱。如果通过数字摄影成像技术来绘制,其立体形象必然会显得单调,但绘图师却可以通过线条粗细变化,令其变得更加立体美观。

考古绘图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考古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文物绘图师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新天地,为文物工作增光添彩,为人类文化宝库贡献力量,值得我们尊敬与崇拜。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