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书》之堪舆论
《葬书》之堪舆论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堪舆。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西方的铜山塌方,东方的铜钟自鸣(是因为铜山和铜钟之间的感应)。
意在说明:亲人与亲人之间,特别是血缘极近的人之间,如果有什么灾难发生或有什么意外出现绝对会有心灵感应,最简单最具体的体现是这一天心态和情绪绝对不好。
【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树木到了春天就会发新的枝芽,室内的粟栗到时也会发芽,都是因为地表中有生气运行变化所致。它的运行可观山脉的蜿蜒起伏,它的聚集可察龙脉运行的静止。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这是《葬书》的千古名句,生气被风吹就会散,只要遇到水就会停下来。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堪舆】
古人为了使生气聚集而不扩散,运行而不静止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就称之为堪舆。
这句话非常重要,郭璞阐述了堪舆的由来,给堪舆下了定义,给这门技术取了名字。
【要点】
一是世间万事万物都会有因果感应,亲人之间绝对会有心灵感应。
二是郭璞给堪舆正式命名。
名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