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就一定是好的吗?

不完美的基因

追求完美,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只是有些人是适度的,有些人是过度的,后者即被称为完美主义者。

人在追求完美的路途上孜孜不倦,如果可以选择,人们对基因都有着追求完美的执着。

迈克尔·桑德尔在他的《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一书中就介绍过人们为了追求完美在基因工程上的努力:

父母可以在基因超市中可以为孩子定制更为优质的基因;运动员们通过基因改良而免去训练之苦;社会通过优生学培育更优秀的人类……这些不是危言耸听,一些基因工程的理论甚至已经付诸实践,比如通过基因编辑生产了可以天生免疫HIV的婴儿。

对于人类在基因上的完美主义,桑德尔认为:“与其运用新的基因权力去矫正'人性这根弯曲的木材’,不如竭尽所能做好社会和政治安排,使其更适合不完美的人类天赋和局限性。”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去扭转先天的基因,而应该重新审视现实社会中设定的标准,减少歧视,包容差异性,接纳多样性,而不是让所有人按统一的标准达到人为设定的最佳标准。

人类对于完美的追求其实质是在追求原有限制中的极限。

想要触及看得见的天花板的顶端,却不知道所谓的完美都只是一定时空中的标准,也就是只看到了时空的静态,却看不到变化。

有新闻报道,许多从小到大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或是因为没有顺利通过四级考试、或是由于求爱失败、或者挂科等原因,导致抑郁甚至于自杀。这是令人震惊又悲伤的社会现实,我们需要从中得到教训。

大学生只看到了人生中的直线,却看不到曲线,而人生中的曲线恰是教会我们最多的。所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在期末考中没考好的孩子是不需要通过抗抑郁药剂来稳定情绪的,因为面对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

同样,面对人生中的不完美,需要的是不断地认清真实的世界,面对那些躁动不安、抑郁悲愤、失败挫折。

也就是,我们要做的不是极力追求有限度的优秀,而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看到所谓完美背后的真正构成因素,不断地精进不是达到既定的“完美”而是真正地实现一次又一次地自我突破。才会看清所谓的“完美”是自己设定的天花板。

没有完美的关系

面对挫折与失败,其实就是面对关系中的障碍。这种障碍可以是自我与外界标准的失调,比如主观努力之后所得的成绩并非如人意。这种情况,很多时候需要不断增强自己以及自我说服才能解决,是一个人的自身能力与预期目标关系的协调。

但更多地,我们所面对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要知道,没有完美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与亲人、朋友、还是伴侣。哪怕是最宽容你的父母,都会有无法容忍你的地方,更何况是其他人?

争吵与冲突并非是破坏完美,因为完美根本不存在,所以争吵与冲突就跟依赖与靠近一样是一段关系中之必需。

我们需要做的是,摒弃追求一段完美的关系或者寻找完美恋人的想法,而在现实的不足与缺陷中反思与弥补,更好的关系只能不断地修正,而不是一步到位地完成。增强关系的韧性,使原有的关系在冲突中变得更强更有耐力。

用最优代替完美

“幸福学大师”沙哈尔在《幸福超越完美》一书中提到:“我们不喜欢冲突,当然也尽量避免它们,但当它自己找上门来的时候,我们会勇敢地踏入这个风暴。

而当我们到达飓风中心那不祥和的宁静时,领悟和承认,了解和明辨,我们握着彼此的手,在困境中相互搀扶,我们带领或被带领,一起找到出路,到达更安全的彼岸。冲突的结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但我们可以学着好好利用已经发生的冲突,努力让它带来美好。”

追求完美,有时候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这种不足是指一个人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是擅长的,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得心应手。

沙哈尔认为最优主义者不仅是一种心理暗示,而且要在行动上落实。要认识自己并非各个方面都能尽善尽美。因为我们的一生要扮演很多的角色,父母、子女、朋友、职员、老板……最优原则的落实是阶段性地做好自己,也就是当你与父母在一起时就做好子女,当你与伴侣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好地分享彼此的爱,而当你与孩子玩耍的时候就将工作事宜暂时不顾。

如此,人在身心统一之中就能够达到与自我的和谐。一个人与自我的和谐是最大的和谐,这是你与别人能够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既想要居庙堂之高的功成名就,又想要处江湖之远的心旷神怡,这种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拉锯,其实是很多现代人内心的真实矛盾。

摒弃完美主义,不烦取之最优原则,既能在现世挫折中的暂时让步,以出世的心态慢慢地自我调节,又能在出世的高远之中能再次接受对自我的挑战,在一次又一次的入世中协调好步骤,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在不断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不是所谓的“最好”。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