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的通用技巧

如果说,历代文献中的诗论像大海一样浩瀚,那么,关乎诗词写作技巧的内容,就像藏在大海里的珍珠。初学者发掘起来是没有头绪和精力的。何况,这些零散而又驳杂的珍珠,初学者也不好鉴别,更别说选配了。
题材
题材即写什么的问题。简单地说,诗可以写任何对象,写任何内容。屈原可以写“泽畔行吟”,杜甫可以写“茅屋秋风”,李白可以写“醉酒日边”,李煜可以写“约会妻妹”。
这样说似乎世间万物没有不能以诗写的。但诗终有所不宜,人终有所不才。对于初学者来说,更非什么都能写。诗不宜写:(一)不了解的;(二)没感情的。
主旨
诗词的主旨无非“缘情”和“言志”,简单地说,就是表达作者的情志。“入门(七)”展现了故国诗词斑斓的图景,但,此间有高下,此间有荣辱。至于您的诗词主旨为何,您自己说了算,俺只作呈现和引导。
人生逐日,胸次须出一好议论;若饱食煖(xuan)衣,惟利欲是念,何以自别于禽兽?
如果说,诗词的主旨是对情志的“表达”,那么写作的技巧就是如何将情志“表现”出来,并且“表现”得美丽而动人。
“表达”和“表现”的区别在哪里?
《诗经●关雎》中,“淑女”是表达,“窈窕”就是表现;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送我情”是表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表现。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表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表现。
审美标准
诗词的审美,王国维说“境界”(《人间词话》),叶嘉莹先生说“潜能”,要么空泛,要么玄奥,俺还是给初学者来点实际的。
诗词之美,其实很像人之美。人的美是什么呢?内外兼修,长得好看,性情温良。在诗词,“长得好看”就是结构严谨,辞句雅致(美观而不落俗套);“性情温良”,就是句义含蓄,篇味幽远。
举例分析。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先看长相。
全诗采取“近-远-远-远”和“下-上-上-下”的视角顺序,章法自然有度。短短四句,对仗工妙,信息丰富,章法浑涵,气象高远。
再看性情。
首句,由近处、低处着笔,“鸣”者声也。黄色翠色,煞是好看。黄鹂翠柳,暗中交代时节是春天。
二句,由下而上,“上”,动作,又写出春天的昂扬。广阔的青天一行白鹭,意境令人神往。
三句,由近及远,“西岭”,暗示远景,却用一个“窗含”映带,极其自然。千秋雪,冬天刚过,照应一句。
四句,继续远景,不说春江之阔,却说“万里船”。春江、船只,似象征进取。气象非凡,非泛泛操斛者可望。
对比网上一首七绝(俺随意搜索的):
《春江游》
麟弯密水吐金沙,池间白鹭戏鱼虾。闲云追风调细燕,青岸恬羊觅婷花。
先看长相。
这也是一首写春江的七绝。但是这首诗,如果隐去题目,看不出来与春江有啥关系,“密水”“金沙”“白鹭”“鱼虾”“闲云”“青岸”“婷花”,这些意象没有一个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因为它们也存在于夏天。更甚者,“细燕”是夏天才有的东西。逻辑上这首诗先出了问题。
结构上,这首诗将上边提到的那些意象并排罗列出来,平铺直叙,毫无波澜,无法给读者带来愉悦。
辞句上,“麟弯”“恬羊”“婷花”是生造词,连正确都做不到,更别说雅致了。
再看性情。
因为选取的意象不典型,所以句义寡淡;因为意象简单罗列,而作者的能指模糊,读者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因为简单罗列名词,是以句义直白;因为句义直白寡淡,能指模糊,是以整篇味同嚼蜡,更别说余味幽远了。
取象立意
诗词的写作,有这样一个流程:诗思(意念)——文字(文本)——诗意(意境)。在此流程中,意象是必需的载体。
  • 什么是“取象立意”
“立意”即达意,指表达主旨。立意的方法只有一种:取象。“取”实际包括选择和使用两个环节。象即意象。象包括物象、事象和理象。举例说明: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里,“翠楼”“杨柳色”,都是物象。
邙山
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行为、事件都是事象。这首诗里,“歌钟起”“(闻)松柏声”,都是事象。《闺怨》中的“上翠楼”“见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事象。
另外,典故也是事象,如:
黄鹤楼闻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诗里,“去长沙”就是一个典故,西汉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而被贬官长沙,李白用以自比流放夜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议论、道理都是理象。这首诗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便是理象。
取象的原则
前文我们说,“取象”的“取”实际包括选择和使用两个环节。那么,取舍意象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典型
比如,沈佺期的《邙山》,“松柏”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物象,但在邙山这个埋葬英灵的地方,“松柏”却是一个典型的意象,可以很好地表现作者对逝者的悼念。
(二)匹配
通常,实现某种表达和表现,会有若干意象可供选择。但一定有一个是最匹配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它,并有效地使用。还比如,沈佺期的《邙山》,邙山上不仅有松柏,还有花草、峰石和鸣禽,显然,松柏最能表达作者对逝者的祈愿:精神永生。
意象的使用应注意什么呢?
(一)物象
物象最含蓄。比如,王昌龄《闺怨》,“杨柳色”既指季节的变换、时光的流逝,又说离人的伤怀,自然比直白的表达含蓄多了。
物象用在结句(尾句)最能收余味幽远之效。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结句用“梅花”的物象,既慨叹际遇如花落,又表明自己坚贞的意念。
在行文时,物象的组织须动词连缀,或融进事象之中。比如,王昌龄《闺怨》,“杨柳色”这个物象既用动词“忽见”连缀,又融进了“忽见陌头杨柳色”这个行为当中。
(二)事象
非典故类的事象,既然多为事件或行为,那么,必然由动词来实现。比如,王昌龄《闺怨》中的“忽见陌头杨柳色”,就是由动词“忽见”来实现的。
非典故类事象,是行文组织的重要方式。比如,王昌龄《闺怨》,作者通过“上翠楼”和“见杨柳”两个动作、两件事,实现了对结构的组织、女主的刻画及主旨的表现。
典故不宜多用,如果用,最高境界是:类比贴切;且,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个典故,也不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比如,李白《黄鹤楼闻笛》,即使不知道“贾谊贬长沙”的典故,读者也明白首句是在说作者贬官迁流了。
(三)理象
理象因其不含蓄,非气魄大者不可为,用须不黏不滞、一气呵成。比如,汪兆铭《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全诗以理象为主、事象为辅,写得超迈千古,非常人所能驾驭。

理象须以事象或物象为辅助。比如,上例是以事象“歌燕市”“作楚囚”“引刀”为辅,而《芙蓉楼送辛渐》是以物象“冰心”和“玉壶”为辅的。

赋比兴
选好了意象,怎么立意呢?以象立意有哪些方法呢?
赋的方法
赋,简单来说就是叙诉、描述,其本质是以所取意象的本意来叙事、状景或描物。举例说明: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赋法叙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赋法状景。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中,“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就是赋法描物。
赋法要点
(一)正因为是“意象的本意”,所以,赋法常常也意味着,(意象之间)不使用形容词和修饰语。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单个意象虽然也会有修饰词,如“枯”“老”“小”“瘦”,但意象“枯藤”“老树”“小桥”“瘦马”之间,是没有形容词和修饰语的。
(二)赋法与兴法的区别。
赋法是以意象本意写本体;而兴是以意象本意交代本体的韵或环境、状态等之外,渲染某种意境,表现作者心境。
赋法如上例,“枯藤”“老树”“小桥”“瘦马”,意象和意象所要叙写的本体是二合一的,没有烘托、比喻和象征等等解释。
兴法在下文将详细讲解。
(三)赋不兼比或兴,比或兴往往兼赋。
还如上例,赋中见不到比或兴的任何影子。而比或兴往往需要赋来实现,例如: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中,暗喻“绿丝绦”是赋句“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一部分;明喻“春风似剪刀”是赋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一部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本诗第三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既是赋,写作者送人时的环境“青山”和天气“云雨”;同时又是兴,渲染天、人和山全世界同此“云雨”、同此“凄凉”的意境,表现作者忧伤的惜别心境。

比的方法和要点
比,即比喻。鉴于大家都比较熟悉其用法,比的方法和要点此处从略。只强调一点,典故的应用往往是比喻(但也有比较)。
兴的方法
上文说过,兴是以意象本意交代本体的韵或环境、状态等之外,渲染某种意境,表现作者心境。再举个例子:
送胡大
王昌龄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尾句“江边明月楼”,一方面答第三句的问,交代作者送别胡大后依依不舍而“遥望”胡大的地方,一方面以“江水”表现自己的惜别心境,以“明月”表现自己的思念心境。

兴法要点
(一)兴并不限于首句使用,全诗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前边我们已经举了句中和句尾的例子,我们再举一个句首的例子:
送人归江夏
王昌龄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诗的首句“寒江绿水楚云深”,既交代了送人的时节、地点和环境,又照应诗眼即尾句的“愁”字,烘托作者的离愁别绪。

(二)兴法常用赋句实现。
这个在“赋的要点(三)”中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三)兴法只用物象;理象和事象用于兴法时,只在句首起韵(也可以这么说,理象和事象在句首时,只要不押韵,一定不是兴)。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飞鸟徘徊起兴,写夫妇离别。
(四)善用兴法以收温柔蕴藉之效。
比兴
比兴方法
比兴,简单的理解就是既兴又比。比兴有两种,一种是临时比兴,另一种是既定比兴。举例说明: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养路旁。
(杜甫《新婚别》)
此诗起手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事,是为兴;起兴句中又隐含比喻:“嫁女与征夫”是不可靠、不长久的。这是兴中含比,既兴又比。但这种比兴是临时形成的,菟丝是一种蔓生的草本植物,在文本中因为结构和逻辑而形成了上述所谓比兴,它并非固定地具有这种比兴涵义。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既写当时场景和女主心境,又用“杨柳色”来比喻离愁。而“离愁”这种喻义,是“柳”这个意象所固有的。为什么“柳”会有这种既定喻义?答案是文化沉淀。因为古人有送别赠柳的习俗,加之历代诗文的沿用相袭,“柳”就慢慢多了一个标签:“比喻离愁”,时间久了,标签也不用了,只要看见它,就知道“离愁”来了。既定比兴约等于象征。

比兴要点
(一)善用比兴大收温柔蕴藉之效。
恨某向来推崇“比兴大法”。不知比兴者,不可言诗。诗词之美,贵在温柔蕴藉,余味无尽。如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上片比兴佳处,有合块垒,恨某尝泪流满目。

(二)临时比兴源自《诗经》。

若想掌握临时比兴,可多揣摩《诗经》。《诗经》中比比皆是,如“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等等。
(三)既定比兴源自《离骚》。
而若想掌握既定比兴,可多揣摩《离骚》。另外,初学者有必要把既定比兴的意象整理出来。
谋篇结构
诗词的创作过程往往是这样的:
(一)先有主旨(意),我想写什么——取象(用哪些意象)——立意(怎么组织这些意象)。或者(二)先有意象(往往是灵感一句)——计划主旨(意),可以写什么——继续取象(还需要增加哪些意象)——立意(怎么组织这些意象)。
“立意”的实现,其实有三个环节,一个是“取象”,一个是“缀句”,一个是“谋篇”。而“缀句”就是缀象成句,对语素进行有序组合,其实就是句法上的事情;“谋篇”就是缀句成文,对意象和诗句进行有序组合,其实就是章法上结构上的事情。
取象和缀句,我们上一节都讲到了(当然句法不止那些内容,还有节奏、省略、倒装、跳跃等等,初学者暂不必学习),本节主讲谋篇,即章法(结构)。
谋篇主要有两大方法:结构时空和起承转合。
结构时空
诗的时空分为诗意时空、结构时空和比兴时空。这里只讲结构时空。
结构时空是诗词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东西,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和运用它。
(一)结构时空是什么?
举李白的一组诗例说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里,“朝”是时间,“白帝(城)”“彩云”“江陵”“两岸”“万重山”这些都是空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里,“三月”是时间,“黄鹤楼”“扬州”“远”“碧空尽”“天际”这些都是空间。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里,“夜”是时间,“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这些都是空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诗里,“五月”是时间,“长沙”“长安”“黄鹤楼”“江城”这些都是空间。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诗例,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不仅是文本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形成了文本的结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有序组合,所有的意象只是散乱的、没有生命的材料。
(二)怎样组织时空结构?
针对初学者,我们只讲格律诗的时空组织。
首先(关于时间),格律诗中的时间意象,一般不超过两个,可以出现在任何一句中。
前文诗例中,时间意象都只有一个,分别在诗中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
其次(关于空间),格律诗中的空间意象,数量既不确定也不限定,可以同时存在于格律诗中的任何一句。前文四个诗例中,空间意象都有若干个,且同时出现在每一句(甚至每一句的每个地方)。
第三,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不必是时间和空间词语,这样就显得并不明确和清晰。举例说明: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里,结合诗题中的“江畔”和首句中的“黄四娘家”,才能得出空间是“江畔的黄四娘家”的结论;而时间呢,分析“戏蝶”“娇莺”才知道是春天。

第四,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不必同时具备,但除了咏物诗必具其一。举例说明: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里,只有空间“锦城”,而没有时间。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而这首咏物诗,时间和空间都没有。
起承转合
(一)起承转合是什么?举一组诗例说明: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首句开篇说“以前(我和李龟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面”,既引出李龟年,又说明“我们”之间关系,是为“起”;第二句“见面之余,我在崔九家里还多次听人说到他”,这是接着首句的意思说的,所以说是“承”;第三句呢,不再说两人的“见闻”交往了,而说“今天,风光这么好的江南”,改变方向了,回到当下,是为“转”。“转”是为了造成势能,提请第四句出场;那么,第四句呢,接着第三句说,“落花美丽的时节,没想到又遇见了李龟年,故友重逢啊!”

如果说,“结构时空”是从意象局部着眼经营文本结构,那么,“起承转合”就是从章法全局组织文本结构。
(二)怎样把握起承转合?
首先,起承转合是必须的。
很早的时候,在诗词写作和批评问题上俺就拈出了“自足性”的概念(但诗词的自足性不仅仅指“起承转合”)。诗词的自足性,好比水珠的张力。没有张力,水珠就散了;而没有起承转合,诗词文本就是一堆字词句。那么,在写作诗词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按照起承转合来谋篇。
当然,特殊情况也是有的。举例说明: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就没有明显的起承转合。但,这种情况必须这样来实现,就是:一二句形成对仗,同时三四句也形成对仗。

其次,首句“起”的根据。首句的“起”,是围绕诗题的。还看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首句开篇说“以前在岐王宅里经常见面”,字句中省略了“我和李龟年”,很简单,就是承题直下而来的。
第三,起承转合的核心。
起承转合的核心始终是主旨。当诗题真实体现了主旨的时候,起承转合的核心也是诗题。根据前文的分析,不难理解,《江南逢李龟年》的四句无一不是围绕诗题而取象、缀句和立意。
第四,绝句的起承转合。
绝句的起承转合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一二三四句,分别为起承转合;一种是,一二句形成对仗,三四句形成对仗(也就是前文所说,无起承转合)。
第五,律诗的起承转合。
律诗的启程转合相对来说比较多样。举例说明: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起),当春乃发生(承)。随风潜入夜(承首句),润物细无声(承首句)。
野径云俱黑(承一两句),江船火独明(承一二句)。晓看红湿处(转),花重锦官城(结)。

这首诗的起承转合比较清晰和完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初闻涕泪满衣裳(承一句)。
却看妻子愁何在(承二句),漫卷诗书喜欲狂(承二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承首句),青春作伴好还乡(承首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承六句),便下襄阳向洛阳(承六句又略有结意)。
这首诗基本上没有转结。其实,律诗的起承转合相对多样,主要体现在“承”的部分。这个是根据文脉而定的,无法一一列举。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例子去分析。

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