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种蔬菜,Excuse me?!

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牧场,远山连绵,通天河缓缓流淌,一座夯土小房子已经伫立在这片静谧辽阔的草原上几十年。然而就在最近,它旁边“长出”一支小小的蔬菜拱棚,与它排排坐,共同吸收长江源头的灵气。在这种菜行得通吗?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阳光和水,以及未受污染的土地,但这里同样拥有最脆弱、最需要精心呵护的生态环境。2020年5月中旬,耕读大学师生受邀来到三江源牧区,为当地带来健康、可持续的种植技术。

长江一号牧场全景

文/张浩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尘埃落定》的电视剧,讲的是20世纪四十年代西藏的一个年轻土司在面临巨大历史变革时,徘徊、无奈、抉择的一生。其中一个桥段是土司和一个汉人对话,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轮廓是这样:“你们白色汉人……,你们红色汉人……”,反映了土司在历史转折时期面对政治派别如何抉择的迷茫困惑。

如今,关于土司的困惑,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无复多言。然而,在这个沉迷于物欲的时代,当大量讯息潮水一般涌来的时候,西藏人民又一次面临如何抉择的迷茫与困惑,而这一次波及的层次更深,涉及的人员更广。

这里有我们的故事……

作者和他新认识的朋友毛毛

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人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民的饮食结构中蔬菜的比例逐步加大。然而一方面化学农业方式种植的蔬菜由于使用了大量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有害物质,对藏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另一方面蔬菜价格也十分昂贵,消费平价蔬菜对藏民而言仍有困难。

再者,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绿化带正在北移,加之农业技术的提升,配合高原阳光、水、空气等优势条件,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种植销售“高原蔬菜”的情况,而这类蔬菜种植依旧是以化学农业方式进行,对生态破坏性极大。

在新时代,高原人民有条件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同时还要保护好上天赐予的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尊敬的扎多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了他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连接更多生命!

耕读大学本次高原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高原藏民在保护好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种植有机蔬菜,满足藏民的基本蔬菜需求;同时,将生态有机农业的理念带到西藏,避免在可预见的未来,商业化裹挟下的化学农业以典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迅速破坏这片人间净土,那将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此行任重道远。

五月的巴颜喀拉山口

我们第一站是青海玉树州甘达村,2010年玉树地震,甘达村是重灾区,也是灾后重建的示范村。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各种社会资源的介入使甘达村由原来的传统牧区整村搬迁聚居起来。乱花迷眼,内陆的很多问题,如垃圾食品、塑料围村、网络鸦片等在这里也随处可见,淳朴的藏民没有经历过太多城市化的洗礼,被弄得七荤八素。这期间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默默在村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在西藏文化自然和谐的传统价值观的约束下,甘达村的村民开始反思如何面对外界的各种信息和诱惑。

耕读大学的到访让村民们很受震撼,两天紧锣密鼓的座谈、调研、实地勘察、技术指导、现场培训,参与的村干部和村民没有一个溜号的,没有一个叫苦的,这也让我们深受感动。来自四川泸州的刘小平老师,由于出现高原反应,身体很不舒服,仍然一边吸氧,一边现场指导村民大棚建造技术和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刘小平老师在甘达村现场指导有机蔬菜大棚建设

甘达村是典型的高原气候,每年有将近九个月的寒冷天气,且时常伴有大风,这对蔬菜大棚的建造是一大挑战。耕读大学的专家组经过实地勘察,改变了原来的建造方案,设计了一座背山面水、坐北向南的温室,四季皆可种植。另外还有几座拱棚,可以将蔬菜种植时间跨度延长三个月。两种大棚配合使用,可以初步解决本村500多位村民的吃菜问题。技术熟练以后,还可以通过村里的合作社对外销售,解决沿线村民的吃菜问题。

此行我们也带来了酵素、生物菌肥、优良蔬菜种子等重要资源,村民们对生态种植的规划和未来愿景非常感兴趣,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在我们结束了甘达村访问的第五天,村民放弃了一年一度挖虫草创收的重要时机,上下动员投入到了大棚建造中,藏民对生态环保事业的认可和切实的努力,让我们非常感动,也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甘达村民修建大棚

5月17日下午,在甘达村和酵道孝道团队汇合后,经过短暂的修整,一行12人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高原行第二站:卓巴仓服务中心所在地——治多县。治多县是高原英雄索南达杰的故乡。在嘉洛山下红宫牧场旁边,治多县人自发为索南达杰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玛尼堆祈福,可见索南达杰在治多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而作为索南达杰生前战友的扎多老师更是把自己一生的精力投入到了生态环保的事业中来。2018年,扎多老师带领一批90后的年轻人,组建了卓巴仓团队,以生态自治、生命和谐、生活幸福、生产可持续为核心理念,继续行走在生态环保的路上。

扎多老师

扎多老师向耕读大学和酵道孝道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卓巴仓中心的建造过程,这里实实在在兼顾了其他生命的生存状态。在窗户上,在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为鸟类留下的栖息处和庇护所。

设计随时考虑与更多生命的连接,

这些洞是为鸟儿提供的栖息地。

而建造工艺采用了藏族传统的夯土技术,古朴时尚且坚固实用。中心主体结构的左中右三个部分分别以慈悲、智慧、空性为主题进行营造,而在“空性”部分的地下室,扎多老师设计建造了一座地下水源祭祀坛场,以表达卓巴仓团队对水源这一生命源泉的无限敬意。听完了扎多老师的介绍,我们不禁肃然起敬,作为一个念念以生命归宿为使命的团队,确实需要慈悲、智慧、空性这样的格局才可以。

建设中的卓巴仓服务中心

在“智慧”厅的南面,有一座50平米左右的下沉式温室,之前随意地撒了一些蔬菜种子,如今已经满地长出绿油油的白萝卜苗、小青菜等等。然而,对于一个有大量蔬菜种植经验的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未免太粗糙了。团队的技术担当刘小平老师随即投入到了工作中,现场指导大家重新规划土地,把原来的一些萝卜青菜全部收割,分给大家回家享用;把原有的茴香修剪整理;把黄瓜、西红柿、生菜、豌豆等菜苗收集起来备用,在靠墙的一长条土地起垄升高,移栽豌豆、黄瓜等爬藤类作物。

大家一起动手清理大棚里的蔬菜,以便重新规划

由于温室是下沉式的,湿度比较大,所以刘老师采用了低垄高畦的规划方式,这种方式在潮湿环境中很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同时,刘老师现场指导了卓巴仓团队成员和一些感兴趣的藏民如何种植西红柿,如何种植叶菜,怎么浇水,怎么施肥,如何管理等等。大家都学得十分认真,不到两个小时,一片粗糙的土地就被整理得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充满成就感。

更有意思的是,刘小平老师本来是抱病之躯,刚开始还气力微弱,等整个种植过程结束,完全换了一个人,就像吃过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浑身充满无穷的力量,高原反应的症状一扫而光。

经过两个小时的集体劳作,大棚内变得井然有序

完成蔬菜种植,已经是下午7点了,但是治多县和山西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天还大亮。我和耕读大学学员刘军,还有酵道孝道志愿者濮瑜又在贺老师的指导下为卓巴仓中心设计了厕所沼气站系统。短短的6个小时,耕读大学团队已经在高原福地卓巴仓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完成了一次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现实对话。

卓巴仓服务中心俯瞰图

农耕民族的根在乡村,游牧民族的根在牧场,我们在完成了卓巴仓中心的工作后,向着游牧文明的核心继续溯源——前往牧场!

卓巴仓团队的90后成员中,索巴同学无疑是一个核心人物。这个93年生的年轻人,有康巴汉子典型的魁梧身材和黝黑脸庞;这个牧民出身的年轻人,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在牧区成长。后来为了上学,父母搬到治多县,从此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牧场失去了连接。大学毕业后,他因优秀的表现被学校留任辅导员。然而在目睹了很多像他一样从牧区出来的孩子迷失于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时,他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牧民的未来,从小关于牧场生活的深刻记忆重新燃烧了起来。尤其是在认识扎多老师之后,一席交谈点醒梦中人,索巴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回到牧场。当他对爷爷说要回到牧场的时候,爷爷流着泪竖起了大拇指!

索巴同学

5月19日,14个人,四辆车,从治多县出发,沿着通天河(长江源头)逶迤前行,经历了两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了索巴同学的老家——长江牧场。

对于一个生长在黄土高原山沟里的汉族人来说,草原的辽阔是震撼人心的,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描述。我不顾已经有两位同伴出现高原反应的事实和老师不停的告诫,在这片高原上肆意燃烧自己的生命,爬山、干活、学习使用牧民的鞭子,有时会呼吸急促,甚至脸色开始发红发紫,然而……我太爱这片土地了。

我们所在之处是索巴家的冬季牧场,这个季节,牦牛在20公里外的夏季牧场,所以我们并没能见到成群结队的牦牛。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去了解牧区,因为游牧文明的核心更多沉淀在老牧民的身上,也就是索巴爷爷的身上。当我们一行十几人出现在爷爷面前的时候,那张沧桑雕琢的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74岁的老人家竟然小跑起来,那跃动的身影仿佛在告诉所有的人:我在舞蹈!

索巴爷爷

在随后的活动中,爷爷带我们一起参观了去年举行祭祀的水源地。爷爷说,自从祭祀过水源地以后,水流比以前大多了。对于被唯物论淘洗过的我们,这要如何解释呢?然而对于牧民来说,这不需要解释。在老牧民的观念里,山和水是有生命的,他们能和其他生命交流,能读懂人的思想,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爷爷的活力无限和我的玩命折腾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老人家反复用藏文跟周围的人说:这个小伙子不错,留下来和索巴一起放牧就好了!说得我很惭愧,但也很受用。

牦牛不在冬季牧场,放牧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但种菜的事却要立即进行。索巴之前已经营造了一个简易的拱棚,在贺老师的指导下,由我带领大家一起种菜。

把地里的草根挑出来

这里相比卓巴仓中心的下沉式温室而言十分干燥,所以我们采用了高垄低畦的种植方式。先把随处可见的牛羊粪搅拌在新开的土地上,不停地浇水,湿润土壤。再按部就班地把西红柿苗、生菜苗种好,另外种了一些叶菜。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爷爷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老人没有过农耕经验,但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让他能最快地读懂每一个动作。八岁的小姑娘梅朵也是学得最快的,种菜这种事对她来讲实在是太神奇了。

爷爷、梅朵和我一起种移栽生菜

这片土地生存着大量的鼠兔,这个小肉团的挖洞能力超强,我们整理菜畦的第二天就发现有鼠兔把洞挖到大棚里了,于是大家就在商量菜会不会被鼠兔吃完。有人说吃就吃吧,反正都是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有人说是不是可以种植一些花生、土豆、萝卜之类的,鼠兔应该喜欢,大家就这样一边说笑一边劳作。一帮人忙忙碌碌,做了在这片牧区破天荒的一件事。接下来,就需要索巴认真做农业生产记录,收集高原牧区温室种植的第一手数据。

打洞能手高原鼠兔

至此,本次高原行蔬菜种植指导工作告一段落,我们要进入下一段行程。在临行的早上,草原下起了雪,黄绿色的草皮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和贺老师早早起来,徒步去水源地,再次向水源致敬。

就在我们出发的时候,爷爷已经独自从水源地回来了,他脸上依然洋溢着喜悦和不舍,不停地对我们讲话。令人惊讶的是爷爷说的全是汉语,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大概意思我全都听懂了:“索巴做这件事你们要好好支持,大家要团结起来,把这件事做好,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席淳朴的话,让我深受震撼,这段话始终在我的内心不停地环绕回响。直到现在,我慢慢用文字记录当时的场景,还会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我来到这里,在高原种下了各种蔬菜的种子。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它们能够长成,为草原人民带来新的希望;或许长不成,需要再一轮的尝试。但是这里的人,爷爷、扎多老师、索巴、巴卓、彭措、多杰……,他们在我心里也种下了一颗种子,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这颗种子在种下去的那一刻就疯狂地生长,如同一滴甘露在湖面荡起的涟漪,无限的延伸,建立与更多生命的连接!

耕读大学、酵道孝道、卓巴仓、关头村三亲社区团队在长江一号牧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