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声||《大锅之饭》 作者:仲晋明 朗诵:罗兰

提示:点击上方"罗兰之声"↑免费订阅本刊

大锅之饭

  《我的军旅生涯 · 系列散文》之四

作者:仲晋明  朗诵:罗兰  配乐:傅冰

那时候部队生活条件艰苦,每天两顿粗粮,只有中午是细粮,早晚是高粱米饭,有时候还吃红薯干和玉米发糕。
        一般连里六十来号人做菜一小勺油就是开荤了,炒菜时炊事班的战友站在锅台前挥舞着铁锹式的大铲子,在锅里上下翻炒,感觉有点像翻地。锅里的菜经过几番乌云翻滚般的折腾,连油星都看不见了,菜里没肉再没油水,就吃得更多。主打菜主要是白菜、萝卜、土豆,冬天吃的酸菜可能是洗的次数少,吃起来那叫个酸,像是在喝醋,酸水把牙都酸倒了。进入饭堂打完饭还得排队打菜,由炊事班给每人打一勺菜,多少就那一勺菜,虽然艰苦,毕竟是大锅饭,吃起来也觉得挺香的,当兵时吃饭也是一门“巧”学问,盛第一碗饭时一定要少,这样吃得快,特别是盛面条,在人家第一碗没吃完时,你就已经盛第二碗了。这第二碗也有学问,就要盛满压实,这是兵中真传。
        那时候只要听说炊事班做打卤面或包包子,馋得急得我摩拳擦掌恨不得冲进饭堂生吃它几个。可每次一路歌声来到饭堂门口,首长还是慢条斯理地讲话,好像有意要把我们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馋得我心都要蹦出来了。“同志们,今天炊事班的同志们想尽了办法给大家改善伙食,吃包子。”哎呦,天呀,快点讲吧!馋死我了。这是吃包子,不是晚点名。当时脑子里想的只有包子,随时准备冲锋进入饭堂抓起筷子,来它个“串糖葫芦”。可军队必定有规定,每次以班为单位,左一路进,按顺序进入饭堂,好不容易轮到我了,一进饭堂就被眼前的包子吓一大跳,那个头也忒大了,两手合拢一个大包子,真是部队特色,但心里挺乐的,是包子就得抓紧时间“扎”。顿时瞪大了眼睛,手中的一双筷子好像瞬间变成了刺刀,“刀尖”向前,瞄准一个突刺一根,一根筷子穿上四个包子,两根穿上八个,然后就是一阵饿虎扑食般的狼吞虎咽,这一次我极致地吃了八个包子。真好吃!可看到一班长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美滋滋地晃出饭堂,我连忙跑过去问他,你吃了几个包子?他看了看我说:“十五个!”那神态特自豪,把我着实吓了一跳。
        不过,有时候我们也开小灶。我在后勤当文书,有一个最好的战友王永宁在机关炊事班工作,有时偷偷顺一点包子馅,不过剁得没有那么细,五花肉连皮带肉剁成小手指盖大的肉丁,可比现在用绞肉机绞的肉馅好吃多了。那年代都是纯粮食喂的猪,肉也真是香,现在战友聚会时还经常提起在部队吃包子的趣事,那是一种真切的岁月感受,尽管生活艰苦,但留下的都是无尽的回味。
        去年回了一次乡宁县,在几个战友的招待中我看见一盘十八个褶的狗不理包子,随手拿了一个放入口中,尽管很香,但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

朗诵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

作者

仲晋明:供职于解放军某部。入伍三十余年,笔耕不辍,先后创作诗词歌赋近百首,军旅随笔三百余篇。业余尤喜书画、篆刻、摄影和栏目设计。其作品多次在国家刊物上发表。现为美协陕西会员,军旅文化、周秦文化专家。

下期预告

 《我的军旅生涯 · 系列散文》之五:高山天线

作者:仲晋明  朗诵:罗兰

《罗兰之声》订阅号,用声音与您邂逅!将为喜欢罗兰之声的朋友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罗兰之声后期将针对性地开设不同等级的线上课程。《罗兰之声》订阅号也将推送相关课件和朗诵作品。营造一个多平台、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和探讨的氛围!

罗兰之声用声音传播真善美!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第一百零四期     主编邮箱:1946163792  @qq.com


往期精彩

《战友之歌》 作者:仲晋明 朗诵:罗兰

《新兵训练》 作者:仲晋明 朗诵:罗兰

《应征入伍》 作者:仲晋明 朗诵:罗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