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竹笋多香香【5032】
上卷 第五十回 第三十二节:
【原文】
众人猜时,宝玉也有一个,念道: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láng gān)节过谨提防。鸾(luán )音鹤信须凝睇(dì ),好把唏嘘答上苍。
【端木持易见解】
先来看看这首字谜诗:
第一句:“天上人间两渺茫”,出自唐代诗人曹唐的《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
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
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
遗情更说何珍重,擘(bāi)破云鬟(huán)金凤凰。
作者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其七律《刘晨阮肇游天台》、《织女怀牵牛》、《萧史携弄玉上升》等17首,世称"大游仙诗"。《唐才子传》称他"作《大游仙诗》50篇",现在看来,已经有不少遗失了。其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尤为著名。诗中题材,大都取之于古代神话传说及六朝志怪小说,而加以艺术创造,发展变化。所咏仙境及神仙故事,迷离缥缈,瑰奇多采。而对神仙世界中之宫阙楼台,衣服妆饰,灵禽仙兽,琼花瑶草等,亦多刻画。其诗想象丰富,设色□丽,对后世游仙诗有一定影响。
杜兰香是谁呢?
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写的《搜神记》中记载:“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硕,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唐末道士杜光庭写的《墉城集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归升天。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其后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
东晋文学家曹毗写《杜兰香别传》,其中说:“香降张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余,硕忽见香乘车山际,硕不胜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硕,凝然山立。硕复于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硕于是遂退。”
这个故事,是不是有点连续剧的味道了?
根据这个故事,所以,很多人说,宝玉这首诗的谜底为“香”,特别是指“杜兰香”。我初看的时候,也这么想的。
第二句:“琅玕(láng gān)节过谨提防”,琅玕什么意思呢?这个词有很多意思:1.似珠玉的美石。2.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3.指仙树之实。4.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佳肴。5.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优美文辞。5.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6.喻冰凌。7.犹阑干,纵横散乱貌。那么,“琅玕节”什么意思呢?这个琅玕节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指道教的七夕节,有人说是琅玕节是农历的五月十三,这一天是竹子的生日,或许是因了五月十三前后往往有雨,潮湿且气温高,适合竹子的移栽生长。早在东汉的农事著作《四民月令》一书就记载,“是日谓之竹醉,栽竹多盛。”古人认为在竹醉日移竹(好像做手术),竹子不知(好像麻醉了一样),所以竹子容易成活。由此这一天又称为“竹日”“竹醉日”“竹迷日”或“竹神日”,至于竹子如何非要在五月十三这一天“醉”,不得而知,抑或是竹不曾醉人自醉。所以,五月十三在古代是竹农、园艺爱好者栽种竹子、给竹子换土施肥的日,更是文人墨客就着湿湿的天气抒发诗意的日子。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说这个“琅玕节”,指的是竹子,比如宋代曹冠写的《定风波》,其中说“万个琅玕节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节录)这里的琅玕节,就是竹子。万杆翠竹碎日光,两堤杨柳蘸(zhàn )涟漪,鸣鸟一声林愈静,怎么不令人兴奋呢?
那么,宝玉这里说的琅玕节,究竟是时间呢?还是竹林呢?如果是时间的话,那么究竟是七夕呢?还是五月十三呢?如果是时间的话,需要堤防什么呢?认为是五月十三的人,说是要提防湿气;认为是七夕的人说是要提防寒气。那如果是竹林,这里说穿过竹林要堤防什么呢?我认为,或许就是林下之风了。说起这林下之风,倒是非常有趣,而且与此处故事贴切了。又符合宝玉的个性,符合宝钗和黛玉的身份,且符合三个人的关系,且看这个典故:
话说东晋时期,浙江会稽文风鼎盛,莘莘学子时常前来向王羲之的儿媳妇谢道韫请教。此时她已逾知命之年,曾在堂上设一素色帘帏,端坐其中,款款而谈,虽然未曾设帐授徒,但实质上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都以师道尊称她。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韫。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在当时只有同郡的张彤云,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差堪比拟,张彤云嫁到顾家。张家和顾家也是江南的大世家,张玄也常常自夸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谢道韫。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济尼,谢道韫与张彤云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二人各有所长,大家都认为还算公允。
再看第三句:“鸾(luán )音鹤信须凝睇(dì )”,鸾音鹤信,来自唐朝罗隐的《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 ,诗曰:
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
仙境是谁知处所,人间空自造楼台。
云侵朱槛应难到,虫网闲窗永不开。
子细思量成底事,露凝风摆作尘埃。
这首诗讽刺高骈这个人装神弄鬼,打造迎仙楼也没用,为啥呢?你迎先楼的门槛太高,窗户不开,有啥用?你要想神仙到来,你就得干嘛?“须凝睇”,需要凝神看,用心倾听。
这个罗隐很有意思,原名叫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科考总共考了十多次,虽然屡败屡战,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史称“十上不第”。并因此改名隐。为啥他屡屡不中呢?原因是他写的书《谗书》及《两同书》,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这种有匡时救世之才的“神仙”,可惜了,没有“迎仙楼”,没有人拿眼睛看。没落飘零在人世间。怎不令人唏嘘呢?
然后看最后第四句:“好把唏嘘答上苍”,来看看《醒世恒言》中的一段话:“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跑?郎不郎时秀不秀,长衣一领遮前后。畏寒畏暑畏风波,养成娇怯难生受。算来事事不如人,气硬心高妄自尊。稼穑不知贪逸乐,那知逸乐会亡身。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从来劳苦皆习成,习成劳苦筋力剑,春风得力总繁华,不论桃花与菜花。自古成人不自在,若贪安享岂成家?老夫富贵虽然爱,戏场纱帽轮流戴。子孙失势被人欺,不如及早均平派。一脉书香付长房,诸儿恰好四民良。暖衣饱食非容易,常把勤劳答上苍。”
读书人心高气傲,气硬心高,寒暑风波受不了,营生也没心思搞,结果呢?就只好“事事不如人,心高妄自尊”,唏嘘,哀叹,空悲切了。要想真正的改变这个局面,实际上应该怎么办?那就是“常把勤劳答上苍”,读个毛书啊,好好干点营生,或者种庄稼,或者搞工商,虽然贱了一点儿,但总比唏嘘不停的好嘛。对不对?
读完了以上解读,你认为这个字谜是什么呢?
清代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认为谜底是“纸鸢之带风筝者”。护花主人(王希廉)《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谓“似是风筝琴,俗名鹞鞭”,两人所猜谜底相类。
如果说是风筝的话,我认为太过牵强附会,没领会真精神。
就这首诗而言,第一句说这个东西很香,第二句说是林下之物,第三句说是(仙物),很鲜,第四句说让人赞叹不已。那能是什么呢?我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不过是是“竹笋”。
竹笋不正是天上没有,地上难得,所以才有天上人间两渺茫吗?过了琅玕节(五月十三),雨后春笋飞速长,你不提防,一夜间它就老了,所以要提防;要迎取这个人间仙物(鲜物),你可不得仔细瞧,用心看,小心寻吗?所以,能吃上一口竹笋,那可真不容易啊,不唏嘘难得,不赞叹美味,恐怕都是做不到的。自己采摘都不容易,要是从老百姓那里弄来的,那就更应该不忘劳动人民之苦了。
竹笋,谐音“朱孙”,恩,结合宝钗那首字谜,是不是对上好了?还是只认自己是大明朱家的子孙啊!亡国子孙,五月十三“竹子醉”,易名改姓何其痛啊!
讲真的,我自己都没想到,能解释的这么完美。当然,是不是标准答案呢?我不知道,也无需知道。你非要逼我,那我说,你咋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