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声 ||《水晶般的童话世界》作者:绿岛 朗诵:罗兰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水晶般的童话世界

——我读庞涛的诗

作者:绿岛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恪守住一片像天空一样湛蓝而又辽阔的意念,在一种恬静、和谐的氛围里打造自己诗性的理想世界,这应该是诗人庞涛对于自己的作品以及对于这个纷纷扰扰世界的独到解读,尽管这样的理解(个体情感)带有些许的洁身自好的雅致与清高,但正是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乐观的坚守与谦谦君子的风范,却无不凸显着当下知识分子或诗人所具有的朴素情感与炙热情怀。
      庞涛在自己所建构的水晶一样的童话世界里,用那些纯洁无暇的诗歌抵御着人世间的风雨,拓展着生命的自由和信念的崇高。他(诗人)一如既往地坚持把自己的诗歌在阳光下涂抹成梦幻的颜色,让风变得晴朗、和谐,他秉持美好和善良初衷,让正义和真理在童话里长成乔木,就像他的诗歌,明朗、健硕且不乏阳光的质感与温煦的体贴,以上是我对于庞涛诗歌概念上的总体意向。
      但是事情往往并不是这么简单,一些表象的东西只是一部分的客观存在而已,而诗歌更是如此,要走进它,甚至进入到它的骨头,盘踞下来才能感受它的呼吸和体温,其实我是说对于诗歌的解读,一定要在文字之外。诗人庞涛所要向这个世界呈现的、袒露的、倾诉的甚至是还原的,远不至于局限在诗歌文本的范畴。很显然,他把太多的意愿、情感、洪流以至于息息不灭的沉默的火焰等等,统统地埋在了心底,像矿藏一样,也像骨髓一样,它们是在庞大的寂寞中顽强地生长。而此时的阅读只是一个界面,它更多的是一个路标的指示,一旦进入到诗人宏阔的精神和心灵的疆域,我们才会发现他所隐藏着的另一个神秘世界的存在。

比如我们读《父母与老家》《轮椅上的父亲》《母亲的元宵》《我不去想》等作品,这种感受就特别的强烈。
      父母进城养老了,从此/告别了那个土生土长的家/可城里的日子再好/还是喜欢乡下/每当听说周末回趟老家/一天都会春风满面/有说不完的话/回家的车上/装载了他们满满的牵挂/看看老舅,瞧瞧姑妈/剪剪树枝,锄锄皂荚/还有那吃不够的萝卜地瓜/听不烦的乡邻八卦/一个小院,几间旧房/是他们心中最美的老家/梦萦魂牵的岁月/承载了无数的酸甜苦辣/记忆的长河里/播种了坎坎坷坷的挣扎/一起到田边走一走/听听村里的乡音喇叭/骑着三轮车到集市上溜达/逢人便停下来拉呱拉呱/那感觉,神清气爽/全身的病痛与不适都没有了/父亲抽着烟,静静听着/母亲永远回忆不完的重话/平静安详的眼神里/我读懂了,全部的身心/早已融进这天高地阔的乡下/哦,一个不能遗忘的家,那是/心灵深处最悠长的春秋冬夏——(《父母与老家》)。
       父亲,您不用烦恼/尽管天气不好/林中的鸟儿依然起得很早/院里的鲜花依然绽放微笑/不必顾虑行走不了/儿女就是您的双脚/父亲,您不用烦恼/人生总要衰老/强健挡不住岁月的消耗/青春挡不住生活的煎熬/不必记挂重负多少/儿女就是您的依靠/父亲,您不用烦恼/幸福随处可找/晚年的宁静一样很有味道/夕阳的霞光一样令人倾倒/不必在乎讥笑冷嘲/儿女就是您的荣耀/父亲,您不用烦恼/未来一定美好/有根的情意就有绿叶的回报/有水的包容就有四季的妖娆/不必恐惧山高路遥/儿女就是您的路标——(《轮椅上的父亲》)。
       母亲的元宵,有着特别的滋味。在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愈发显得珍贵。贪睡的清晨,没有吃早餐的顾忌。因为冰柜里的储备,那是又甜又香的沉醉。母亲的元宵,伴随一生的记忆。回首童年的时光,吃元宵是过节的标记。翻腾的开锅香气,飘逸了阖家欢乐的浓郁。那熊熊的灶火,映红母亲变白的发髻。母亲的元宵,给我闯荡世界的坚毅。吃上温暖的几只,就能把沉重的世界扛起。行走他乡异地,无畏夜黑路重风尘。正月十五的温馨,放飞多少圆圆的期冀。母亲的元宵,是一种平凡的工艺。在常见的馅料中,却蕴含最深厚的情意。耐得住岁月的蒸煮,容得下灵魂的炖煨。无尽的回味啊,落下一簌簌感恩的泪!——(《母亲的元宵》)。
       事实上,在父母的心里,在他们一辈子积淀的生存理念和情感的汪洋中,岁月与磨难留下了太多的伤痕,如今这一道道伤疤已长出了坚硬的痂,它们在时光里隐隐作痛,此时的诗人又何尝不能体会到老人复杂的情感,这样浓郁沉重的生命负荷,又怎能是一首诗歌所能承担得了的,太多的话,太多的意念,太多的哽咽以及太多的思绪,只能留在诗外,任凭读者去体悟、去想像。
      还有,坐在轮椅上的父亲,推着轮椅缓步前行的儿子,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画面,轮椅上坐着的分明不是父亲,那是一座山,是一座已经沉默不语的山峰,诗人深知他的重量,他的体量,他的深邃,他的伟岸。他(诗人)用敬畏之心虔诚地将老人供奉在一首诗歌中,而诗人却不能还原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折痕,那么,母亲做的元宵又何尝不是这样况味,那里有生生死死的味道,有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家与爱的味道,所以诗人不禁感慨到:(母亲的元宵)耐得住岁月的蒸煮,容得下灵魂的炖煨。留给读者巨大而绵长的想像的空间,让这些诗歌更赋艺术的魅力。

不容置疑,庞涛的诗歌(包括他的诗集《逝水流年》)一以贯之地秉承着疏朗、健硕、明快、清澈的审美追求。在这样近乎于玲珑剔透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杂质的存在,它干净、阳光,给人以愉悦的精神的抚慰与向上的冲动。诗人显然摈弃并远离着当下诗坛诸多不堪入目的乱象,耸人听闻地萎靡、自虐、口水乃至淫邪。所以,我在上文中着重提到的,则是庞涛坚壁清野式的坚守与供奉,这是一种文明而又儒雅的抗争,没有刀光剑影和剑拔弩张,只有矢志不渝的践行和默默跋涉的脚步。
      在诗歌创作与审美追求上,庞涛坦言自己的美学主张:第一,快的节奏和穿越;第二,美的意象和情感;第三,巧的结构和布局;第四,新的色彩和韵律;第五,深的内涵和哲理。他强调诗歌要好懂、好看、好听、好用的四好原则,大力提倡“新格律诗”的主张。而诗集《逝水流年》以及庞涛大量地诗歌(包括古体诗)作品,恰好印证了他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诉求。当然,这并不是说庞涛的诗歌没有了可提升的空间,也并非是他的作品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我以为要采用客观的、公正的、理性的方式全方位地评析他的诗歌作品,才是科学的和负责任的态度。
基于对当下诗坛创作的多元化、碎片化、口水化和猥琐化的全方位考量,我提出下面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愿与广大诗人与学者、专家商榷。
      第一,突破现有创作的定势与格局,扩大视野,解放自我,战胜自我,试图在辽阔、浩瀚的诗歌的沃土上寻求一种宏大的诗意的涅槃, 这不但是一种具有恒定性的精神与意志的栖息,也是对已有诗歌创作风范(轨迹)与表现特色的延续以及对于新风格、新特色的再一次创造。
      第二, 是诗歌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效提升,它不但体现在作品的题材上,更多的是对于生命和社会乃至自由的严肃思考,而这种思考应属于诗歌美学与哲学的广大范畴,这样诗歌的容量、体积就会增大,它所涵盖的时间与空间的审美关照就会无限地拓展、延伸。
      我一直认为诗人要有两个世界的,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神的世界。前者是物质的、现实的、可感知的,后者是精神的、虚幻的、不可感知的。诗人只有在两个世界不断有机地转换、更迭、摩擦、融合、生成中,才会诞生不朽的艺术作品,如果说人的世界是诗人受孕的子宫,那么神的世界就是诗歌分娩的产床。
      第三,在诗歌创作中,语言是筋脉和骨血的合成,它是一个诗人在浩大、辽阔的想像的汪洋中打捞出来金子。所以说,在特定的意境中和情感氛围下的语言设施与构成,就是诗学意义上的诗歌的语言,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独特的表诉方式,这个方式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诗歌的语言。在这方面要下一辈子的功夫,才能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语言表现风格。
      第四,立意的高蹈,取决于诗歌作品的品位,它与个体诗人的修养、操守、品质有关。一首好的作品,要有血肉,还要有骨骼,这血肉和骨骼直接决定着一首(一部)诗歌立意的高度。事实上,这种艺术的重量是永恒的,是经过时光磨洗之后依然具有经典品质的属性。
      遗憾的是,现在的所谓诗人笔下的分行文字太过于浮躁、功利和浅薄,我们大多数的诗人耐不住寂寞,喜欢热闹、出场和上镜,他们过于喜欢诗歌以外东西,只能把诗歌当成了附庸和敲门的工具而已。当然,以上几点不仅仅是对于某个具体的诗人而言,而是适用于当下所有的诗人和艺术家都应该为之认真思考的课题。
        我庆幸诗人庞涛拥有一个水晶般的童话世界,这是一个有良知诗人的庞大的精神宫殿,而诗歌将是他为之供奉和顶礼膜拜的神龛。在诸多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情感面前,我们注定永远都走不出那个仅仅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2020年4月28日于北京一觉书屋。

作者

绿岛:诗人、评论家。现为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华夏新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执行会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顾问,《伊甸园》诗刊总编辑,《中国诗界》副主编,《新国风》诗刊副主编。先后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等著作二十余部。其中长诗《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 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大赛”金奖,获第三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2017年,被评为第十八届《新国风》诗刊诗歌评论优秀作家称号,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称号,2019年,获第十九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颁发的“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崇尚自由、独立意志下的心灵写作,强调诗人和他的作品(诗歌)要有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绿岛认为:诗人有维护诗歌的尊严和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和义务,诗人全部的话语权是作品(诗歌),而决非诗歌以外的任何东西。

诗人

庞涛: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区人,1967年1月出生,研究生毕业。国际企业文化师、连云港市美学会副会长。现任苏州银行连云港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多年来,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言论、报告文学及教育文章100余篇(首)。著有诗集《逝水流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

朗诵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

往  期  精  彩

《我要描慕一个丰腴的大地》

《秋事十章》《大梦七日》(组诗)

《母亲的元宵》《父母与老家》《轮椅上的父亲》

罗兰之声用声音传播真善美!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邮箱:1946163792  @qq.com

第 1194 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