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视点]三秦书画家人物志·李强
陕西文化视点
李 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安中国水墨画院常务副院长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西安市碑林书画家协会理事
中华·山东东岳书画院副秘书长
李强,号石人,别署怀玉堂主。西安市人,职业画家。师从著名画家李新安先生。
画家擅长花鸟、山水及篆刻,尤擅葡萄、荷花、墨竹等题材。其作品清新秀丽,洒脱自然。多年来潜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力求从传统技法与现代表现形式中兼收并蓄,形成自我。
2007年参加和谐盛世全国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大展;
2008、2010年作品被英国文化教育大臣Jeremy Hunt先生收藏;
2008年作品入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书画名家精品》大型画册;
2009年扇面作品在全国迎新春中国书画小品展中获金奖;
2009年在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50名当代山水画艺术杰出成就奖,中国山水画三百家,并入编大型作品集;
2010年出版《李强中国画作品集》;
2010年作品入编《西部财富》国画卷,《秦人书画风采录》、《当代陕西书画名家作品集》、《新视野》杂志专题介绍;
2011年作品入编《盛世中国大家墨韵》中国最具投资收藏力书画名家作品典籍;
2011年西安电视台《艺术品市场》专题推荐;
2011年11月在青岛市美术馆举办“醉美长安”李强个人画展;
2012年获陕西省第八届“人才杯”书画大赛一等奖;
2012年作品入选陕西省第三届中国花鸟画展并入编作品集;
2014年11月阳光报专题报道;
2015年中国名家书画艺术网《臻品》杂志等专版推荐;
2015年7月参加台湾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展。
李强水墨世界的“别有用心”
文/李新安
大凡看中国水墨画,无论人物、山水、花鸟,在表现形式上除了题材筛选的准确外,大概就是笔墨的酣畅和一挥而就的痛快。墨与色的润涩运势,线与面的交融洒脱,形成了格调清新高雅,气韵生动的完美图画,传递笔韵、墨趣、情怡的个性张扬。
细细品读李强近期的一批水墨画作品,我能感受到他艺术表达过程中的“别有用心”。我认为,他是个有想法的画家,是个用心做学问的画家。“我心抒我情,我手写心画”,这可能才是他最想表达的一种意境。
从他的画里你能找到他师法古今的影子,感受到他才情意韵的超越。他喜欢理性的接受消化前人的精典;他喜欢反复琢磨在宣纸上妙到的渗化;他喜欢在传统中仔细寻觅千姿百态的精气神韵;他喜欢在现实绘画形式多元化中开拓求变的新意。
否定之否定,成功之反思,水墨表现的轨迹,偶得天成的水墨变幻,水墨艺术的趋向,思维产生的纠结与彷徨,意识与笔墨的碰撞与对接,理性与混沌的运动、跳跃,成为他一次次钻研求索的课题。毕竟这三分田地是他苦苦经营与终生厮守的园子,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恐怕只有他知道。
再看李强作画的过程,会发现他始终把个性想法的萌动和物象表现的高标链接在一起,不随便盲目应付。这太可贵了。有法亦无法,有意更得趣。观察、提炼、融汇、求新、追意,牢牢把握着他水墨艺术的带有活力的命脉。散笔布墨,线面布势,不拘一格,或疏或密,或白或黑,或润或涩,或苍或丽,或虚或实,围绕主题立意而变通,围绕个性语言而张弛。虚实变化不腻,收放取舍不乱,随心点染不浮,使他的作品流露出“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田园诗意。
分析李强的艺术成长之路,毋庸置疑,长安这块皇天厚土给他的艺术搭建了敦实博大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抚摸着秦砖汉瓦的沧桑,欣赏着盛唐文化的富雅开放,见证着现代大都市的日新月异,“长安画派”的大气雄浑,震撼着他的水墨世界,同时又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源泉。
经过长期的磨练,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从来没有中断和放弃追逐书画艺术,这种毅力和狂热足以证明李强的艺术人生是长安这片沃土为他带来了灵性,赠予他无限的精神财富。不让他动情的亲吻拥抱和讴歌那才是他艺术生涯的最大悲哀。用他的话说,长安是我的衣食父母,又是我艺术成长的宝库,我感谢父母让我降生在博大、雄强、宽容的长安。没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没有长安画派精神的引领,没有我的勤奋,不可能成就我的艺术梦想。
今天的李强,如同他画的葡萄,星编珠聚,绿云玄玉,硕果累累,又似他画的荷花,湘妃晚浴、翠盖红妆、清新温甜。
我祝福李强,我又期待李强......
(本文作者:李新安 陕西书学院专业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