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鲜为人知的一面妻妾成群,庄园豪宅,中二、自恋的老男孩

对于辛弃疾,我们大多数的认知都是从语文课本里获取的,其词豪放当歌,潇洒不羁,读来恍见金戈铁马镇山河的雄壮气魄,这仿佛是他留给我们的一贯印象。
辛弃疾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士(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原字坦夫,之后又改字为幼安,在中年之后别号又为稼轩居士,透着一股飘逸自然之感。
他既是南宋的官员、将领,又是豪放一派的代表词人,被人们尊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则被合称为“苏辛”,和李清照又并称为“济南二安”,一生传奇经历亦可书写成册。
文可提笔,武能擒贼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虽然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过恢复中原的信念,即使政途挫败不断,数次起落。
他的词作之中也还是有着满腔热血,关切家国兴亡和忧虑民族命运的情绪随处可见。其词艺术风格多变,在豪放恢弘的气势中同样不乏细腻柔软之处,在心有猛虎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细嗅蔷薇。关于爱国情怀,关于政治抱负,还有那吟诵大好河山的壮阔风光,都可以从他的词作中窥探得几分。
辛弃疾出生的年代正是家国沦陷之时,他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受着屈辱与痛苦,也正是因此,他才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报国雪耻的志向。
在今后的发展中,他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行进。他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他听闻参加的起义军首领耿京北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怒发冲冠,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当即率领仅有五十多人的队伍前去袭击几万人的敌营,将叛徒张国安擒拿带回建康处置,实在脍炙人口。
即便之后他步入仕途,经历着人生起伏跌宕,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豪情壮志与满腔柔情。
妻妾成群,闲情逸致
而在这凛然正气的另一面,辛弃疾的私生活却是十分有趣的,他不再是人前那个威武肃穆的将领或者政客。
他会在酒兴上来时醉里贪欢,借着酒意撒泼打滚,指着路边的松树让它不要来扶自己;他会散发披衣襟,一个人痴痴的坐在小池边傻笑;他也会享受清闲,感受着最平常的农家生活。
历史上的辛弃疾也是妻妾成群,除却正妻范氏,可考证的小妾便至少有七个之多。关于佳人才子,总会有诸多暧昧缠绵的传言,而辛弃疾也是大大方方地将这些红颜写进词里,“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旁人笑问”,“娇痴却护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等词中的“卿卿”与“香香”都是他小妾的名字。
而男子好近女色,则难免被冠上“好色之徒”的帽子,对此他没有丝毫扭捏,甚至大方承认。他“自笑好山如好色”——我对于山水之景的喜好便像是喜欢美好女子一般别无二致,回应的简直坦坦荡荡。
辛弃疾的确是一个会享受的人,宦途几次沉浮,经年之久,他自然也要为自己找寻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他将居所选在了江西上饶带湖边上,在那里开发了一片庄园,亲自命名为“稼轩”,自救则自号为“稼轩居士”。
庄园面积颇广,总面积逾十万平方米,简直大的可怕。其中山水天地具备,亭台水榭、楼阁园林皆全,庄中景色怕是几天也逛不完。
他又亲自耕种,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自给自足,将庄园治理地尤为妥当。在生活情趣方面,辛弃疾将他骨子里头的浪漫因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是怎么快乐怎么来,就算被弹劾被排挤他也不曾动摇过自己的做法,哪管得他人嘴里一两句批判嘲讽。
低谷时的坦然率性
古时候文人仿佛多奉承君子之道,端的是大道之义,仁义礼智信,这也是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的文人气节。
但是所有存在的客观事实大部分也都是有两面性的,一些文人也会在自己的诗作中释放天性,流露出真性情的私人情感。
关于辛弃疾的性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二加自恋了,但是这里提到的这两个形容词并非带有贬义色彩,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实例中看到这个豪迈词人的丰满血肉,真实又细腻。
在《贺新郎》一词中,有一句流传至今: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青山壮哉,如此美景着实令人惊叹,我猜这娇美青山如若见到我,相比之下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惊叹!
青山本无感,作者赋予它思想,为其增添了活力,多么自恋且怡然的感慨啊,读来实觉他过分可爱。然而在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被罢免官职闲居四年,全词在抒发词人昂扬的豪放情怀外,也表达了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之情。
辛弃疾在词中感慨自己年渐衰老,知己寥寥,感叹自己的悲凉处境,一句“白发空垂三千丈”惹人惆怅。而辛弃疾明白、懂得自己内心的追求,他在面向青山时又借此书法心中志向与感慨,在纷扰的大千世界中还是选择了开拓心胸,豁达积极地去面对和欣赏生活。
读完全文再回望那一句青山,细细斟酌品味之下,他的率真随性甚至几分中二之态却更让人心疼不已。
释怀背后多是心酸
辛弃疾其人一生主张恢复中原,生于乱世,因为发出不同的声音,自然一直遭受着当权一派的排挤和打压。
他的满腔热血是家国之大情怀铸造的,他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着,一直奋斗着。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和一些其他原因,他多次遭受贬谪,一生壮志未酬。
在谪居时期,他多写著田园风格词作,文风朴素宁静,清新自然,将一个不曾见过的柔情辛稼轩细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在这背后,却是对已经无法更改的已成定局的现实的释怀和放下。
那些曾经的苦难日子,被他变成了诗和远方。这时光如同南柯一梦,一切看似平静悠然,却又仿佛会在捻指一瞬间倾覆,再度回到那金戈沙场抑或是激昂朝堂之上。
然而梦就是梦,醒来更为空落落,能放下自己从前的抱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是像辛弃疾这般曾经真实接近过梦想的人。这一步之遥,却是云泥之别。
我们如今看到他的铁汉柔情,感慨他老男孩似的可爱憨态,顿觉丝丝暖意涟漪。但是在明白为何会有这么一面镜子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又无法不为他意难平。
壮志报错对象,你倾尽心力为那人思量颇多,那人却只以为你别有所图,对你防范打压。在无奈地面对青山阡陌红尘时,几许愁绪付诸流水,又有多少难解胸臆无法抒发?
如今太平盛世,不说每个人都绝对能够被公平公正地对待,但是至少大环境下的黑暗一面比之从前是少的,我们的个人志向与国之康平大道是相吻合的,不存在辛弃疾那样的难以抗拒的现实。
如此,时人遇到挫折尚且难以自拔,辛公者之艰难险阻又有几多人可接受并抗压?在他充满壮志豪情和天真烂漫的不同词作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止他一人的悲欢,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辛弃疾给了世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给了自己交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责无旁贷,其贷之根本,不忘初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