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共产党宣言》——过时与现实

花了好久,废了好大的力气,才读完这本小册子深感于马克思本人的精炼准确的语言。以及其背后所蕴藏着的马克思本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的认识的精到。
对此,笔者是非常的折服的。目前笔者不打算全面的评价《共产党宣言》。时机还没有到。今天这篇评论,仅仅用作记录一些破碎化的、不那么敏感的感觉。
1,见过很多读者,阅读《宣言》的时候并不特别注意后来前面的几篇序言。笔者认为前面的几篇序言同样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亚于宣言本身。序言包括以下几篇:
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82年俄文版序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1888年英文版序言;
1890年德文版序言;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这几篇序言的持续时间,最早的也是在1847年《宣言》问世之后二十五年之后的1872年撰写的,最晚是在四十六年之后的1893年写的。连续的几个序言本身对于《宣言》本身的评价和态度,可以说是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内的《宣言》的生命演化过程。
迟早有一天,《宣言》的演化过程会类似于《圣经》的成书过程,会成为一系列的历史精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文字表现。会在很长一段的人类历史中起到当初《圣经》在人类历史中类似的作用。这种历史精神,与黑格尔所说的“时代精神”,并无实质上的差别。
《宣言》有它本身的经历。
——1890年德文版序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宣言》本身的经历,同样是当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长期来看,《宣言》作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初状态下最完善的表达形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会与人类历史发生长期的深刻的互动。

2, 《宣言》在最初被翻译到中国来的时候,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最初的名字是《共产主义者宣言》。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日本《周刊·平民报》上,这部著作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翻译问题,“党”与“者”之间的差别。结合1872年德文版序言开头的话:“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笔者认为,在当下的时代,对于党和者之间的区分要分清楚。
党这个字,在当今社会的政治语境里指的是:以某种政治目的、思想认同而结成有纪律、有组织并维护该机构或集团的利益的组织。
另外一种语境下则是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现在《宣言》已经成为公开的出版物,阅读《宣言》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就会成为问题,是带着所谓的共产趣味来研读?还是以对历史知识的需要而研读?还是要对当下现实的重新解读的欲望来阅读?
对于这个问题,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保持警惕的原因在于,《宣言》这样的意识形态载体性质的文字,在被一个人阅读之后,就会永远的形成对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也就是说《宣言》本身会对读者自身的身份认同的疑问,继而进行调整和重塑。这种改变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到:“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经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这个序言的时候,肯定没有估计到某些社会现象——比如某些反对党派的行为——会在其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内部反复上演。其中无产阶级控制了国家机器之后所要做的事情进行列举: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这些事情,实际上已经发生过或者在当下还在发生中。
对此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了:“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毛泽东本人的这个预言,重新规范了此种革命运动的定义:本身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即便这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来完成的。但是其本质,依然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
至于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民主革命,马克思已经通过抽象的思考说了出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本身是缺乏直观的阐述的,需要后来人的努力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显然是低估了人类社会在演化的过程中,一再重复自身历史现象的可能性。同时也低估了《宣言》在当时对欧洲政治生活的关注的时代性背后所具备的历史性,或者说长期性。
所以,笔者要向读者特别的强调的是,要反复多读一下《宣言》的第四章并且结合当下的现实,勤加思考。
4,《宣言》可以被认为是一份政治文件,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文件。但是这个《宣言》本身是人类政治生活的产物,而其被创作出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反向作用于人类的政治生活本身。
也仅仅如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在多种学科,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等方面的造诣,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全面的思想体系。《宣言》本身并不能够等同于马恩两个人的思想体系的凝缩。虽然马恩两个人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时时刻刻不能忘记的是,人类的政治生活,广义上讲是绝对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而是应当被扩展到人与过去之间、人与未来之间、人与更高等的存在之间、人与其他生存可能性等等范围。包括并且不限于笔者所表述的这些范围。
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精神,实际上是他所处的时代精神的一个方面而已。从后人的视角来看,他的视野和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是被他自身所局限着的。
请注意的是,笔者的这个说法,并不是在强调所谓的“时代局限性”对马克思本人的局限。而在于,我们今天的时代,是深深的被马克思主义所局限的。我们今天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生活,是被马克思主义,包括他的《宣言》在内而规范的。
也就是说,时代的局限性不仅仅作用于马克思、恩格斯这些人身上,《宣言》本身当然可以说是在时代局限性作用下的产物;但是《宣言》作为一个历史文件,它的产生同时深深的作用于我们这些读者的身上形成了属于今天的文明的时代局限性。
当然,会有人用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一系列的辩经的方式来与我论战:没有马克思,还会有牛克思,等等。或者用历史的螺旋形上升等等话语来对笔者的这一强调加以反驳。
但是,历史的螺旋形上升是人类观测历史的结果之一——不等于历史的本质。
虽然笔者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不讨论本质问题,但是,并不代表笔者否认人类历史上所有对于本质问题的追问和解答的行为。
对于本质问题,笔者仅仅是不讨论。
但是,请读者不要忘记,马克思于1835年高中毕业时撰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者;神轻声地但坚定地作启示。
虽然马克思在一生剩下的时间里,在任何有机会的情况下都不会放过对于基督教的抨击。但是,决不能认为马克思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彻底的清除掉了“神”的位置。
5,《宣言》本身存在着内部的逻辑矛盾,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已经被消灭了。无产者是没有财产的;他们和妻子儿女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再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了;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都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但是在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里恩格斯这么说:在任何一个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离开民族独立是不行的。
这其中就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无民族性与资产阶级的民族性之间的对立。
众所周知的是:现代国家基本上都是民族国家,这是历史造成的。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之间同样存在着阶级性。强势的、工业化的民族对于弱势的、弱工业化或者没有能够做到工业化的民族的剥削;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是一体两面的。
但是,强势的民族内部的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行为逻辑,与弱势的民族内部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行为逻辑就会形成冲突。
仅仅是通过对于《宣言》的文本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生这种矛盾的存在。而马恩两个人都没对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进行过阐述。虽然《宣言》中提出: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第二章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后来试图解决这个矛盾的人是列宁。并且在《宣言》的1890年德文版序言以及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之中,恩格斯已经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俄国内部潜藏着的未来发生革命的可能:
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1890年德文版序言
但是从后面的历史来看,取得了国家政权的俄国无产者们,在拥有了权力之后迅速的依靠权利形成新的资产阶级。这个现实证明了过去存在的阶级矛盾在改头换面之后依然存在。并且假如仅仅从人类社会中进行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个矛盾是无解的。所以,这个矛盾的解决的契机,并不在于人类社会之内,而在人类社会之外。
而这个结论,将直接动摇《宣言》里的第一句话和最重要的一句话: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笔者认为,这句话可以修正为:人类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的观测方法下,表现出来(经典意义上的)阶级斗争的历史特征。
但是这种内在矛盾,并不能丝毫缩减《宣言》本身的意义,反而大大的提高了《宣言》本身的意义,强化了《宣言》作为一个历史文件的价值。
6,《宣言》这个历史文件的价值,在于它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意识形态构成里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赞同共产主义的,还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人那里。
《宣言》也注定是未来人类的意识形态基石中的一块。在人类未来历史的构建过程中,人类的意识形态会起到比过去一切历史中的意识形态还要强的作用。而《宣言》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当今人们的首要任务,是为《宣言》寻找更多的同类。来构建人类的意识形态以及未来。
单纯的从《宣言》出发来构建人类的未来是不可能的。
同样,任何试图将《宣言》排除在人类构建未来的行为之外的行动,同样是不可能的。
而围绕着《宣言》这个文件,会不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类似于《圣经》一样的文本,并且在人类的历史里起到类似于《圣经》一样的作用。需要后来的人不断的努力,排除掉《宣言》本身的孤立性,构架起来关联性的文件。很可喜的是,后来的人们,包括列宁、毛泽东在内的很多人,都为此做出来了非凡的贡献。
明天,笔者批注过的这本《宣言》,将会发送给群里的朋友们阅读。和另外一个文件《梅诗金:俄罗斯民族普世救赎独特使命的表达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弥赛亚意识的思考》一起发出。
后面这个文件有助于理解俄国知识分子的特质与1918年俄国革命之间的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