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精神鸦片?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

最近,文娱圈真的有变天的节奏了,这边,国家趁着事件,不断给流量艺人下紧箍咒;那边,游戏、直播领域也是风声鹤唳。

首当其冲的就是腾讯,也许腾讯自己也没想到,自家的股价在一天之内跌了6%,居然是因为一篇报纸上的文章。

上周,《经济参考报》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矛头直指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网络游戏,言辞犀利,直接用了“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毁掉一代人”等非常偏激的词汇。

一时间,各大游戏公司的股价受到重创,腾讯股价更加一上午就跌了10%。

5号,14岁的全红婵在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一举夺冠,赛后采访时她说,自己训练之余喜欢打游戏,尤其是王者荣耀。

回国后,她可能就要笑不出来了:《王者荣耀》最近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在线时长的限制,非节假日从1.5小时降低至1小时,节假日从3小时减到2小时。

即便是奥运冠军,每天也只能玩一个小时游戏。

想想精神鸦片之说,打游戏虽然没耽误拿金牌,但是不是也有被毁掉的风险?

后面的几天,这个说法引起了网友的大规模讨论。有一些人因看到身边的孩子玩游戏丧志而支持这一说法,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一类比非常欠妥,观点过于偏激。有读者说,都2021年了,因为这篇文章,恍惚间仿佛让人穿越到了20年前。

还有人说,精神鸦片的帽子曾经给过电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现在终于轮到游戏头上了。

古今中外,但凡出现什么社会问题,那么与之相关的娱乐形式,就可能被冠以「精神鸦片」的名头。

个人觉得,玩游戏,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效环保的娱乐方式。

别说我是为游戏洗白,大家扪心自问,就算你不玩游戏,平时就真的每时每刻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了吗?

游戏本身无对错,对与错,在于控制它的人。

每个正常人本就有着娱乐的需求,只是看具体形式是什么而已。

像大人们,可能不玩游戏,但会K歌、蹦迪、跳广场舞、摄影、钓鱼……有一说一,这些娱乐活动,哪一样就能产生什么价值了?哪一样就比游戏高级了?哪一样就省钱了?

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而已,区别只是大人们不会反省自己,但会对孩子的“不务正业”而大发雷霆,而孩子只能受着。

如今,我们致力于将时间归还给青少年:一方面,在「减负」政策的指导下,课外补习和线上教育被整顿,我们希望孩子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容易沉迷、被滥用的电子游戏也收紧了对未成年人使用的管理,我们希望孩子把空出来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些愿望都很美好。

但是,就算我们做到了把时间归还给孩子,他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呢?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了很久,但大多数的孩子依然被困在学习的牢笼中,通过低成本的娱乐获得放松。他们并不知道在此之外还有什么「玩」法,也不知道怎么「玩」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俄罗斯方块也能一玩一整天,宁愿被打也要偷偷看电视,就算是抓石子玩泥巴,都积极过读书学习。

每个年代,总有那么一些背锅侠,莫名承受家长们最大的恶意,以前是电影、小说、电视、网游,现在是手游、直播、短视频……但关键不是什么东西导致孩子沉迷,而在于,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沉迷,或者说,是谁令他们如此沉迷?

思考一下现在的家长是怎么带孩子的?

反正就我自己所见,身边的很多家长,都将手机当成孩子的安抚奶嘴+玩具,哪怕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一旦哭闹,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用手机播动画,然后孩子顾着看屏幕,就不哭了。

要整顿的,其实不是游戏,而是那些放任孩子沉迷,等到出事了才后知后觉的家长们。他们亲手将手机送到孩子面前,然后又随时拿起举报大旗,抱怨手机游戏让孩子偷钱充值。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懂,甚至大人们本身,都在沉迷手机不能自拔呢。

四十年前,人们惊呼武侠小说会毁掉下一代;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们惊呼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惊呼游戏会毁掉下一代……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任何事物,不谈剂量,只谈结果都是不可取的。

游戏时代已经到来,与其站在时代落下的尘埃前无能狂怒,还不如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借助科技飞速发展的便利,做更好的自己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