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自力更生的爱

年近60岁的同事当年谈恋爱时,因男方给买手表、自行车等礼物,非常不高兴,心里想:我自己有工作能挣钱,凭什么用你买的手表和自行车?这不是看不起人吗?我有能力养活自己,绝不依赖任何人,哪怕你即将成为法律层面我最亲近的人,我也绝没有依赖的想法。
看那份儿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底气,真是令现在年轻人无法想象,或者干脆翻一个白眼儿:白给还不要,傻呀!
那个时代就造就了这样的价值观,不欠任何人,我们的人格、经济和思维都足够独立且柱壮。
50岁左右的人谈恋爱时,那时都还在单位分的平房里,花钱买单位儿旁边盖的楼房才刚刚兴起,价钱也是天价。
那时已经开始有一定数额的见面礼了,应该是有点儿就行,不在乎多少,至于“多了就是尊重,少了就是看不起”的说法可能还没有。
我那时,对方拿了1000元,那是94年。第二天,先生说那钱是借的。回家给妈妈、哥哥一说,老人家很开明,马上让还回去,干嘛还借账!
以至于后来结婚,妈妈担心先生还要借钱,将来必要还账,于是便连床也都打好了。
简单的一间新房里,200元钱一个写字台,算先生家买的,其余都是娘家用木头打的简单家具。
没有婆家资助的生活,因为有自己的双手,一直过得很有底气。
我们这种平地起家,其实也是家中老人给打好了地基,因为毕竟不是洼地盖高楼,没再为大家庭去还旧账。婆家兄弟们多,也没什么东西给,即便如此,照样可以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这种独立和硬气,是娘家人的开明观念和坚强的思想后盾,以及彼此有一份工作、有持续收入的自信。
那时候,是多么有生活的动力呀。
家徒四壁,结婚那年,家里电器只有他同学送的石英钟;第二年用我的奖金买了电视;第三年搬新楼房,要一笔一笔的还下曾经借过的帐、还有家具的加工费,然后攒钱……
到第七年上,买了冰箱和洗衣机。刚想着喘息时,单位儿换楼,又开始新一轮的借钱还账……
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因为恒久不断的动力。
每每下定决心买房,借私人的钱,借银行的钱,欠着情,想象着每天都要上涨的利息,你是无法停下努力前进的步伐,那些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艰苦日子里,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共苦的日子彼此取暖时都很相爱。
再后来,随着社会多元发展,经济条件改善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见面谈恋爱的条件也逐渐攀升。
家里有房吗?后来改为“有车有房,没爹没娘”,那是为杜绝婆媳矛盾;再后来又改为“有车有房,父母都有社保”,大概看娃还需要老人,而养老则需要社保。
见面礼也是逐日攀升,从几千到几万,如今听说有的地方到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说是提高结婚成本,或许离婚率也会有所降低。听这话,婚姻确实像是合伙做生意,都有投资成本和破产概率。
或许这些客观条件,在遇到对的人后会轰然倒塌。那开始的有车有房的筛选前提,会不会漏掉一些对的人?
一年轻男孩儿,靠自己的能力,在二十几岁有房有车的极少,绝大多数都是家庭给予的。对有车有房条件的设置,更多的是考验男孩儿的父母是否足够努力,已经为孩子打拼下一份家业?
是否这样努力的家庭里也会养出一个足够努力的孩子?就像“老子英雄儿好汉”“有其父必有其子”,还是“前人栽树,后人只知道乘凉,而不知道变为森林”?
家里给了那么多,男孩儿蛮可以躺在这些家业上睡觉,还有什么奋斗的动力呢?
当然,主要还是看个性,朝着“更高,更快,更强”发展,是很多人的共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