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说:学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让我考上北大的建构学习理论

原创新东方超尖生计划2021-03-15 09:40:34

作者:大神团·张通

作者介绍:张通,新东方超尖生计划授课老师,北京大学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士。初中三年均获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三等奖。

学习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汇,最早记载出现在《礼记·月令》中。《礼记·月令》曾提到,“鹰乃学习。”这里所谓的学习,是指雏鹰学飞。

研究学习的三个学派

自人类文明以来,学习就充当了知识传承最重要的手段 。然而真正开始系统性的研究学习,却是近几百年来的事了。

学习的研究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学派,直接传授学派、条件反射学派、建构主义学派。

1、直接传授学派

顾名思义,该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是由老师教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记录和模仿,所以学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

该学派认为,上课开始前,学生的大脑就像黑板上一样空白。

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学生的大脑也同时记录了知识。

该学派历史久远,中国古代孔子办学堂,包括私塾,西方近代出现的学校,其特点为由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讲授知识,学生作为教学的参与者,记录和模仿,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时至今日,绝大部分的学校、课堂均是该学派的践行者。

2、条件反射学派

该学派也是现代三大学习理论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者。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

简单来说,认为人和动物在学习过程上没什么本质区别,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一样,本质都是构建条件反射。

举个例子,老师布置题目给学生做,学生做完改错题,然后再做题再改错题,不断重复直到所有题都做对。还有抄课文、背古文等,都是遵循此学派的特点。

这个学派的本质,其实是通过正反馈——鼓励继续保持,负反馈——惩罚批评改正,形成条件反射。不管是操作型条件反射还是应答型条件反射,都过分地强调学习者的行为,而不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3、建构主义学派

20世纪初诞生的还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它反对条件反射,认为学习是人脑作为主体,主动调动组织(特别包括感官)作用而实现的。

之后的几十年里,该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学习等过程进行了研究,从而创立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派在20世纪末兴起,而且并没有绝对的创立者。它认为学习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学习者不能只是被动接收,必须要主动利用自己已有经验,建构新的知识。

于是按照建构主义学派的观点,学习有了新定义:主动和知识或技能互动的过程。虽然建构主义学派出现也就短短几十年,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每个学派都有优劣,在不同场景下针对不同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本文不做学派的批判,只是结合笔者自身成长经历,介绍自己所认可的学派理论——建构主义学派。

建构主义分为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以个体建构主义为例,它把学习过程分成三部分:学习前——激发动机,学习中——吸纳知识,学习后——记忆和调用知识。

那么,建构主义学派,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呢?

学校并不是好的学习地点

学习既然是主动的,兴趣使然的,那么就要解决学习动机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不仅学校里要学习,事实上,学校外才是真正学习的地方;不仅学生时代要学习,实际上,各个年龄段都要学习。

有知名人士公开发表过言论:“学习是反人性的。”

一提到学习,通常会回想起老师父母训斥的画面,鲜有人会喜欢,更多人把学习看成一种任务,别人布置的,而不是一种日常需求。

其实,出错的不是“学习”这件事本身,而是现行的教育制度。

学校从来不是一个好的学习地方,它总是千篇一律为每一位学生制定规则,学生只要按既定路线既定方法完成即可,这与我们所说的“学习是主动的”背道而驰。

1、学习是依赖性的降低

伯努瓦·比尼多在《平凡中的神奇》中写到:“学习是依赖性的降低。”

学习使生物通过进化不断适应各式各样的生活环境。人类的几乎一切活动,均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通过学习,人能更好地降低对外界的依赖性,更加独立自主。

人在幼年时都需要依赖父母(他人)得以生存,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个体逐渐脱离出来,自我逐渐形成,随着而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俗称“三观”)得以建立,至此一个独立的人格形成了。

2、学习能满足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为什么人们沉迷于刷剧,看电影、小说,玩游戏?因为能体验到别人的人生,甚至是虚拟的人生。

每个人一出生,很多外在情况就已经被决定了,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书香门第还是暴发户家庭?这导致将来的很多选择也是受限的。

只有学习能让你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世界,你的个人选择和人生体验也会更丰富。

具体来说,学习音乐,可能会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可能会接触到乐坛这个圈子;学习竞赛,可能会认识到一堆学术大佬,也可能接触到了精英这个圈子。

当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进入不同的全新领域时,你不仅能满足好奇心,也会书写专属的传奇人生。

3、学习能获得成就感

获得成就感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学习是完成自我实现的必经过程。这是对学习的更高需求。好的学习结果能带来更多价值,得到他人认可,社会认可,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有些孩子读书学习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有些则是为了振兴家族,周总理更是在14岁就立下了“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这些期许,促使你自主学习,而不同的学习价值也带来不同程度的认可,于是获得的成就感也是不同程度的。

当老师教育出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时,当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挽回了生命时,除了自身获得成就感外,这些事迹也会被他人当作榜样来模仿,从而也能获得荣誉感。

这些不仅能让他们实现自我的理想,也是他们人生的意义,当然都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成。

实际上,每个人给出学习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有了动机还不够,你还要能激发它。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必须阐明:没有任何一种激发动机的方法,适合所有人的所有年龄段。

换句话说,每个人激发动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方法都不同,这就要求必须具体分析。所以这里只提供几种解决思路。

1、场景激发动机和所处场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想要学会游泳,第一件事是你要下水。站在正在比赛的篮球场边上,你会更愿意学习打篮球。卫生间可不是一个好的学习的地方,同样地,躺在床上也不适合学习。图书馆、自习室、安静的教室都是已经创造好的学习的场景,其他相似的环境也是良好的学习地方。

从另一个角度讲,现在大家都讲究“仪式感”,比如:入团、入党会在国旗下郑重宣誓;运动会开幕闭幕,会选择在体育馆或体育场;国外举办婚礼,很多会选择在教堂。这些都是通过特定场景来达到强化动机的目的。

2、学习和感性是密不可分

冲动学习看似是理性的,但学习和感性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学习充斥着各种情绪。有些时候,学习的潜在激情被点燃,此刻非常渴望学习,当下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冲动,何不把握这个机会呢。

笔者小时候爱看《棋魂》,每次看完便特别想学习下棋,虽然每次都是三分钟热度,但至少在那段时间,是迫切的想学,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随着不断学习、研究下棋,渐渐也产生了兴趣,下棋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笔者更是得到了业余一段的证书。

“三分钟热度”解决了学习动机的问题,有了强的学习欲望,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

3、激励是一种被世人所诟病的方法,但其实还挺好用

多数的学习,可能并没有条件提供学习场景,也没有一时的冲动,这时,激励就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激发动机的方法。

激励分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

外部激励最常见,很好理解,一般来自老师和长辈,经典桥段为:“你学一个小时,让你玩十分钟游戏”,这是正激励。“你不完成作业,打手心十下”,这是负激励。

而内部激励则来自自我约束,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学习奖励和惩罚,然后自己监督完成。相较之下,外部激励一旦消失,动机更容易丧失,内部激励才会持之以恒。

我们小的时候,还没有很强的自律,多数激励来自外部,可能是父母、老师、长辈提供,随着对自己的认识逐渐加深,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也逐渐清晰,这时候,激励逐渐从外部转向内部。

这也是一个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自学的改变过程。

除了上述所说的方法,其他一切能实际产生学习欲望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而当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学,并把学习当成当下迫切需要做的事时。那么孩子,必将找到成功的方法。

作者介绍:张通,新东方超尖生计划授课老师,北京大学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士。初中三年均获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三等奖。新东方智慧学堂(zhihuixuetang_xdf),与精英为伍,成就未来精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