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弓才赋丨一只流浪猫引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
弓才赋:曾用笔名河汾古镇人,1953年出生,山西古交人。曾有诗作散见于《诗之原》《大东北诗刊》《古交文苑》《本土星秀》等网媒纸刊。



文学

一只流浪猫引起的回忆

作者:弓才赋
2011年我退休后父亲已九十高龄,那时他老人家虽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但毕竞岁月不饶人身边不能没有人,这样我就毅然放弃了一切,回到故乡老宅日夜守候、侍奉老父的晚年生活。
那时有一只流浪猫就住在我家,大概是过去父亲收留的,我不在时它就与父亲朝夕相伴的缘故吧!父亲对它比我都亲,一日三餐待若上宾,自已碗里的肉啊鸡蛋之类的都给它吃,开始我还觉的挺好的,必竟多了一个伴儿。然而让我十分恼火的是、有一次这只猫竟然肆无忌惮地在沙发上拉了很大的一泡屎,我顿时勃然大怒,随手拿起父亲的拐杖愤怒地把它赶跑了,当时父亲很不高兴似有怨言,但必竟是他的宠物做了错事。之后父亲吃饭时就闷闷不乐了,但食量不见下降还略有攀升,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渐渐地我发现父亲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开始我没多在意,但留心观察时才发现,父亲每顿饭时还是照例偷偷的把最好的食物藏在一个塑料袋里,借上厕所的机会给他的宠物吃。猫也心领神会,我在家时它就潜伏在院子里的背地旮旯我看不见的地方,父亲出去时它就心领神会俏俏的走过来,伏在脚下撒娇承欢,父亲就把食品袋拔开递给它吃,看见我出去它就躲藏了起来。这时我己是怒发冲冠醋意满满,虽然己过花甲然嫉妒之心由然而生,一只流浪猫竞然让父亲牵肠掛肚如此上心,它在父亲心目中竟然比我这亲儿子还得宠呢?除了儿时长大后我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呢?想起“沙发拉屎”事件就更不满意了,但却毫无办法,只是无意间我和父亲有了小小隔膜,但考虑到父亲的感受,也没太多干涉,只能这样任期发展了。猫也持宠而娇不仅不怕我反而向我示威`,见了我就昂首挺脊翘尾巴,仿佛在说:“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有老祖宗护着呢!”父亲对猫的喂养和关爱也由地下转向公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培养了很深厚的感情。
2017年正月父亲逝世后,我又回到古交居住了,但时不时地还要回老宅照看一下,开始我没太多留意,后来我渐渐发现每次回去时总能碰到那只猫,它已经没了当年的风采,骨瘦如柴毛皮灰暗没有一点光泽,当年那种昂首挺脊扬眉吐气的气势己经荡然无存,步履蹒跚仿佛一下子进入老年了。我每次回去能见到它不是偶然,而是它天天都来,这里虽然没了过去丰盛的食物,没了呵护它的人,它在外边吃上野食天天光临,是来看望我的父亲、那个曾经喂养和呵护过它的老祖宗来了,我的感佩怜悯之心由然而生,一只流浪猫竟有如此念旧感恩之心,由此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母亲去世后父亲与我们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开始了,我们家成了农村标准的“光棍堂”。平时村里的邻居家来个客人就到我家借宿,村里来的小生意人投宿是常事。每年冬天缴公粮时,父亲还得另外打扫一个干净家生上旺火,为山梁上乡村送公粮的亲戚熟人提供住宿,天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那时的农村没有消遣娱乐的场所、生活枯燥无味,一到晚饭后人们就三三两两、陆陆续续来我家聊天解闷。有时我们正吃饭或吃完饭还没有收拾,人就涌了一屋子,炕上坐满了火台上坐,凳子坐不下了就往箱子上坐,迟到的就只能在地下圪蹴,似有人满为患的感觉,但父亲丝毫没有厌恶的流露,总是报以憨憨地微笑。村里一天中发生的什么大事小情都能第一时间在这里知道,天天都有新的内容发布,似有“新闻中心”的味道。人们无拘无朿嘴里叼着大烟袋,脸上绽着笑容诌天侃地滔滔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白天劳动的疲乏和烦闷之气一扫而光,开心极了。
新闻发布会结朿后,大家就公推一个我叫明珠叔的人说书,说起这个人,我对他不仅是喜欢,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比我父亲小十几岁却很交厚。从小父母早亡四处流浪靠乞讨度日,基本没有读书,解放后扫盲班初识文字,但他的记忆力特别强。他讲的那些古书诸如《说岳全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五女兴唐传》等等,有章有节的讲,对书里的那些人物和故事情节,发生的年代都能娓娓道来,从衣帽穿着到坐骑武器,从人物对白到表情叙述,甚至书里的那些诗词歌赋都能一字不差予以表述并加解读,且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像老师在给一群肯读书而又听话的孩子们上课一样,眉飞色舞风采飞扬,人们摒住呼吸鸦鹊无声细细品味,我为他的记忆和表述风度彻底陶醉了。在紧要关头他就卖关子不讲了。这时人们就殷勤地给卷几棒旱烟,续上开水委宛地央求:“唉!口干舌燥的、累了就休息一下再来吧!”弄得他反倒不好意思了,稍息后继续开篇,这样一直持续到深夜。上高年级后,感觉自己的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写作文不发愁,以至后来喜欢读书,大概就源于那时听书潜移默化的无意培养吧!在刚刚结束扫盲识字的六十年代初,我家也就无形中成了村里的“文化中心”了,直到七十年代末,我成家前才逐渐淡化。
偶尔明珠叔有事没到场,人们就不会坐那么长时间了,人少时人们就开始逐磨新的项目了,有人就提议“打平和”其实就是打牙祭,那时农村穷困,家里伙食不好口饥食淡,大家凑钱凑粮在我家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到供销社打点散白酒,饱饱吃喝一频然后很愜意地散去,这时我也能跟着沾光。心里特别高兴,巴不得他们天天来“打平和”。
但等到人们渐渐散去后,家里烟雾燎绕,炕上地下一片狼藉,烟灰烟头和唾沫比比皆是,父亲先把窗户打开散散烟气,然后洒上清水慢慢地清扫擦抹,这时我有点愤愤不平了,然而父亲却亳不在乎,耐心静静地有序清理,直到我们进入梦乡,他才补做家务,好象天生就不知疲倦似的!
我虽然心疼父亲劳累,但第二天晚饭后,还是早早地做完作业,坐在行李上听大家胡侃,更期盼的是明珠叔的说书和“打平和”。然而令我不能接受的是父亲还经常留宿一些讨饭的花子。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父亲象往常一样正在清理,忽然听到院里的草堆里有异样的声音,父亲出去看,发现一个篷头垢面的花子,在草堆里边钻着,冻得瑟瑟发抖。父亲毫不犹豫地把他请进家来,打了一盆热水让他洗漱,并将晚上的剩饭热了端给他吃,还问够不够?直把那个花子感动的热泪盈眶,哆嗦着说:“够了,够了,今儿碰上好人了”。而后又把他让到炕头上,给拿了一件皮袄还歉意地说:“庄户人家没多余的行李,你就将就一夜吧!”看着那花子赃兮兮的样子我愤怒地抗议了,这时父亲就回过头来耐心地说服我:“这么冷的天,出去就冻死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这人属蛇天生有洁癖,但又说服不了父亲,只的悻悻地搬上行李到面箱上将就,为此我和父亲呕了几天气。但过段时间他就依然如故。
当时很不理解,直到去年正月,父亲九十六岁高龄在睡态中去世后,我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得多么大的胸怀才能达到的境界呢?这大概就是佛家讲的慈悲心和大造化吧!除此以外别无解释,在传统文化中解释五福的摡念是福、寿、康宁、攸好德、考终命。父亲前半生在动荡中生话,后半生 母亲去世后历尽艰辛,基本谈不上享福,但他天性好德悲悯众生,他的一生更象蜡烛为了照亮别人不惜燃尽自己,这是多么大的襟怀和奉献精神呢?非常人所能理解!他的安祥逝世大摡就是上苍对他一生积德行善的恩赐吧!
父亲啊!父亲!您太伟大了!您一生舍己为人乐善好施、菩萨眷顾寿终正寝,德化人间桑梓地,魂归九天伴星辰。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顾问: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图文编辑: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