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精神病实验:8个正常人装病混入其中,结果7个人成了精神病
《伊索寓言》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两只口袋。这故事说,造物者当年创造人类时,在他身前和身后分别挂了个口袋,前面那只用来装别人的缺点,后面那只用来装自己的缺点。可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啊,于是他总是第一时间看到别人一大堆缺点,至于自己的,就忘在脑后。
看人、识人、评人,选择亲或疏,是每个人处世必修课。人有太多的事情要忙,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身边人贴上标签归类,然后针对某种类别选择不同处理方式。这心态其实很常见,每个人都能运用熟练,就像一个人被贴上“精神病”标签后,他的很多正常举动在别人眼中也可能是犯病表现。
这结论不是笔者杜撰,而是根据一个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著名实验而来,这个实验可能很多人听说过,它名为“罗森汉恩实验”,发生在美国,目的是为了检测当时精神病患鉴定标准。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把什么样的人视为精神病人呢?
大家可能有很多答案,也许是胡言乱语痴痴呆呆,也许是经常无故大吼大叫,也许是随意出手伤人......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正常人也会被当成精神病人?
可能是为了利益。譬如说,笔者曾经见过因为争夺家产,将家人送入精神病院的案例。或许还有更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再回到前面那个实验本身,这个实验说起来非常荒唐又很能让人深思,甚至联想到大量现实。
实验发起者名叫大卫·罗森汉恩(David Rosenhan),他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心理学的一项课程是跟精神病有关的,但你知道,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当时这门课理论都浮在表面很抽象,学生们听得云山雾罩,一点都不懂,于是跟这位教授抱怨。
罗森汉恩没有指责他们挑剔,而是突发奇想:要了解精神病具体情况,让学生们去精神病院亲自体验下,不就行了?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罗森汉恩决定自己先去试试,结果这位教授才待了9天就差点被那种孤独无聊的生活给逼疯了,他还只是体验下呢。
这次体验虽然让罗森汉恩放弃了叫学生们参观精神病院的念头,但他实在是个妙人,又产生了新的奇思: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我一个正常人都能被折腾得呜呼哀哉,痛苦之下一些反应和精神病看起来也差不多了,这里的医者护士怎么能正确分辨精神病患和正常之人呢?他们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会不会有误判?
罗森汉恩是个很有实践激情的教授,他立马着手制定了一个“假病人”实验计划来论证自己的假设。这实验一共有8人参与,还包括了他自己,为了保证实验对象的随机性,假病人必须涵盖各种身份的人群(除了他之外还有2名心理学家,以及家庭主妇、自愿的学生、老师和画家等);
选择的精神病院也是从公立到私立无一不包,条件好的有,条件差的也有,一共12家,但包括罗森汉恩在内的8人混入精神病院的方法完全一致:声称自己耳朵总能接收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如“哐当”、“噼啪”之类,也就是装幻听,以此接受初步诊断,看看是否会被当成病人。
罗森汉恩预计应该有一半的成功混入率,万万没想到这成功混入率高到让他目瞪口呆,8人里,有7个被判定为“精神分裂”,另外一个被判定为“躁郁症”,整整齐齐地被请进了精神病院。按照罗森汉恩的要求,这些人一入院就停止假装举止异常,并且悄悄记录自己在里面的“治疗过程”,必须保持隐秘性,免得被发现。
结果又让罗森汉恩吃惊了,因为这些人停止装病后,他们吃饭、喝水甚至上厕所的行为依然会被监视,医护者会在旁边讨论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了异常(即使正常进行),某个人是左撇子,用左手拿杯子喝水,这在医护眼中也是精神病患症状,因为“正常人都是用右手喝水”。
而且他们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偷偷记录,记录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是暗访需要保密,而医护者偶然撞上了后,也没检查他们到底在写啥,而是立马把治疗过程记录上又写上“胡乱涂写”一条,作为新的“症状”。他们没有吃那些药物,而是悄悄冲去马桶,前后冲掉了2000多片,但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也不能证明他们正常!
因为其他精神病人也会冲药片,这被视为一种偏执的发作。好在,8人入院之前已经预料到最坏情况,分别聘请了律师,于是在住院7天到52天不等后,他们都被以“症状减轻”为由,放出了医院,但他们试图证明自己是正常人的计划全部宣告失败,据罗森汉恩事后的资料采集,这些人中有的甚至称自己受到虐待。
根据这个实验,罗森汉恩写出了一篇论文《如果理智与疯狂存在,我们该如何区分?》刊登在《科学》杂志上,他除了指出关于精神病患的诊断应该更加合理、人性化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
一个人被视为反常后,他的正常行为也会被贴上“反常”标签,这结论根本不是基于行为本身而是基于特定的情境,也就是“标签效应”。什么意思呢?精神病院本来就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的种种行为,本来就容易被打上异常的印记,所有原本没啥特别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全显得异常,有点一叶障目形成标签障碍的意思。
这个实验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法庭从此削弱精神病学家的判断、精神病诊断逐渐标准化以及美国大量精神病机构10来年间少了许多,这些后续影响暂且不必提了。总之这个实验在心理学界和精神病学界彻底扬名,它的过程和结果也一直让人反思,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
当我们给某人贴上负面标签时,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就全部会被归类到负面?我们看人、识人、评人、给人下定义,真像我们自以为的那么客观吗?《论语》中说“过犹不及”,不要小看这种标签行为,当负面累积到一种程度,足以将身在其中的人,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