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宗——儒道易佛大贯通
相关推荐
-
阳明心学-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起用,妙用无穷。
2021-4-16了凡 [新儒学-阳明心学]是儒释道融合发展的产物,王阳明原本就有学佛学道,禅解儒道,用佛家的思想.方法去解儒道,才有后来的"龙场悟道",开悟的圣人就相当于佛了,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上)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上)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 ...
-
《坛经》智慧(八):刚刚明心见性,还得在事上磨
"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渐,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也不离", 如果人们没有这个杂念,也就不需要这个无念为宗了.六祖为了让大家理解无念是什么,就说"无者无何事,念者念 ...
-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医之大者 至精至诚 --浅释<大医精诚> 学医数载,时常惑之?医者当以何心态行医?以何学习内容为基础?以何医术面患者?有缘拜读药王孙思邈 ...
-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原文地址: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作者:佛子净心 一. 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
-
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系辞融合儒道两家思想 将乾坤上升至道学高度 提出了乾道和坤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
儒、道、佛三家思想所说未来圣人的思想与诞生
紫薇源于紫薇星,是前辈思想家把人类比作天上的星辰,紫薇星又比作帝王星,预言有一个思想家的诞生,被称为紫薇圣人! 圣人自古以来就是对思想家.哲学家的一个称呼,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实精神的压力,找不到解决问题 ...
-
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 ...
-
仪式感让一切有了新的意义!揭秘佛儒道三大教派中的香学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宋代诗人苏轼的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当代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然而至今,茶的悠远依稀尚见,可那一缕香的温馨却渐行渐远...... 传统养生,丰富多 ...
-
儒道佛的精髓就在一个同音调的汉字里,修为也用同一个汉字作参照
神奇的同音汉字 三个同音字.东汉以后,佛学进入中国,最先依附于方仙道,渐渐扎根扩散.佛学虽是外来哲学,但由于大量吸收道学.儒学的有益成分,以道.儒两家学说进行教理教义方面的改造,通过长期的嫁接磨合,逐 ...
-
佛儒道三家思想揭示的人生真谛:放下过去,变通当下,奋进未来
所谓"大道至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 其实本质上并不高高在上,而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密切相关. 有人说: 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 道家的最高 ...
-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