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9年的王阳明和唐伯虎,哥伦布和麦哲伦,文艺复兴后三杰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60天的第755篇原创文章


大历史系列继续。

这一篇走进15世纪的1499年。

这一年,王阳明和唐伯虎一同走进会试的考场;

地球的另一端,48岁的哥伦布已经第三次登上美洲大陆,第一次是1492年;

19岁的麦哲伦,还没能获得参加远征队的机会;

5年后,历时3年的名作《蒙娜丽莎》终于完成,这达芬奇的幅传世力作成为西欧艺术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画;

这一年,拉斐尔才刚开始进入画家佩鲁吉诺画室学画;

距离米开朗琪罗举世闻名的《大卫》的创作完成还有2年。

............

哥伦布(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探险家、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

唐伯虎(1470年3月6日—1523年12月2日),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麦哲伦(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

拉斐尔(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没错,这些人都是同一时代的人物。

1499年前后的世界正在发生的故事,这些个人物身上,都能给我们答案。

不妨就先从王阳明和唐伯虎说起。

唐伯虎生于1470年,王阳明则生于1472年,比唐伯虎小两岁。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唐伯虎是江苏苏州人,两人家乡相距不到200公里,都属江南。1529年王阳明逝世,享年57岁;在此6年之前,53岁的唐伯虎也离开了人世。

也就是说,两个人完全是同一时代的人,还算得上半个同乡。

1499年,是两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两人都去京城参加会试,但却开启了不同的命运。

唐伯虎因为牵连进闹得沸沸扬扬的“泄题案”,从此绝缘仕途。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开始绘制大量作品,写下“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官场失意让晚年的唐伯虎更加看透世态人情,归心于佛。《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另一边,28岁的王阳明,在参加了三次会试之后,这一次终于顺利过关,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他以二甲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被录为进士。从此,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毫无争议地顶起“立德、立功、立言”三顶不朽的圣人桂冠,又毫无争议地被后世封为明代,乃至我们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后世的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以及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都将其视为心灵导师。

王阳明最有名的一段话,莫过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世界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咏良知》一诗中写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因此,“心”成为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思想。

两位神童,相差两岁,最终却走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

而在大洋彼岸,也有一些人的故事正在精彩演绎,人类的历史进程被他们改变和影响。

1499年的世界,今天开一个头,下一篇继续聊这个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时代。

点击原文,查看已日更的500篇文章~


作者:申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