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饮酒?

    中华行医方  大医精诚心

药酒

酒,英雄好汉之好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引用了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冒雾晨行,出发前,一人饮酒,一人进食,一人空腹,由于旅途劳顿和感受寒邪侵袭,结果到了目的地,空腹者死,进食者病,饮酒者健。酒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酒中的酒精(乙醇)能被人体内的脱氢酶氧化成乙醛,然后再氧化为乙酸,这种氧化过程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使血流加快,脉搏加速,呼吸加快。因此,适量饮酒可以增加细胞活力,解除疲劳,增加体温,还能促进胃肠分泌,帮助消化。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的:

1.少量饮酒能提高智商

研究发现,男性每日饮少于500毫升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饮酒的男性高3.3%。女性饮酒者智商比禁酒者高2.5%。

2.少量饮酒可减少患心脏病的概率

研究发现,每天饮一杯酒,可以减少40岁以上的男人和停经后的女人患心脏病的概率。适当饮酒可保护心脏,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发作。研究认为,适量酒精可控制总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适量酒精还具有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功效,不论葡萄酒还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死亡率。

3.少量饮酒能降低痴呆症的患病概率

有关科研人员对近6000名年龄在55岁以上、没有任何痴呆症迹象的老年人,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饮酒的人患上痴呆症的概率要低42%。

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在中医的古籍中早就有记载。我国元代的《饮膳正要》中说:酒必须少饮为佳,若以酒为浆,则必然“伤神损寿”。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酒,大热,有毒”。“少饮有通脉之功,久饮有伤神损寿之弊”。饮酒过量,轻则颜面潮红,精神失常,语无伦次,步态不稳,有少数人甚至丧失理智,打人毁物;重则发生昏厥或昏迷。有酒癖者,有可能慢性中毒,出现消化不良、营养缺乏、智力减退、手指震颤、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严重者还会造成肝硬化等病变。若饮至中毒剂量,可能使脑干各中枢受到抑制,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急性中毒死亡。

大诗人李白有“酒仙”之美称;就是这位酒仙李白,因酒醉后水中捞月,葬身湖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嗜酒贪杯,时常一醉方休,结果40岁就“酒病沉四肢",诗作也日渐减少。大作家曹雪芹,嗜酒早逝,终年才40岁,死后他夫人在挽诗上题道:“不怨糟糠怨杜康。"因此,千百年来,有无数养生学家告诫人们不要过量饮酒。一项最新饮酒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为每日饮酒。1982年我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0.16%o,到了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所致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酒有益于人体健康,但科学饮酒最忌过量。

该如何科学饮酒呢?

1.饮量适度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古今关于饮酒利害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宋代邵雍诗日:“人不善饮酒,惟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难喜饮之和。饮多成酩酊,酩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这里的“和”即是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

2.饮酒时间

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此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气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壅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窜之物,又扰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此外,在关于饮酒的节令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些人从季节温度高低而论,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

3.饮酒温度

一些人主张冷饮,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易于损胃。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说:酒“理直冷饮,有三益焉。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但清人徐文弼则提倡温饮,他说: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比较折中的观点是酒虽可温饮,但不要热饮。至于冷饮、温饮何者适宜,这可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4.辨证选酒

根据中医理论,饮酒养生较适宜于中老年人、气血运行迟缓者、阳气不振者,以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这是就单纯的酒而言,不是指药酒。药酒随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进补者有补血、滋阴、温阳、益气的不同,治疗者有化痰、燥湿、理气、行血、消积的区别,因而不可一概用之。体虚者用补酒,血脉不通者则用行气活血通络的药酒;有寒者用酒宜温,而有热者用酒宜清。所以有意行酒养生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选择。

酒是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类的总称。是由高粱、大麦、大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由于酒气芬芳,酒味醇美,适量饮用后给人以朦胧感、欣快感和兴奋感,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因此,人们若遇心情郁闷、愁结难解之际,往往借酒消愁,以产生朦胧感;若逢喜庆良辰,开怀畅饮,使入欣快兴奋,增添喜庆气氛;若天寒地冻,风雪夜归时,自酌半盏,则顿觉周身畅暖。因此,酒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所喜爱的饮料之一。从而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酒的赞美之词,酒也成为许多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的工具,譬如“葡萄美酒夜光杯”、“莫使金樽空对月”、“斗酒诗百篇”、“借酒消愁愁更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朝有酒今朝醉”之类种种。不仅为后人留下太多的佳句,而且也留下不少干古佳话,可以说能像酒那样,千百年来为人喜爱的东西还真是少之又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