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控”的痛苦,并非因为爱
来看一个家长咨询后的认识
家长:一直以来,孩子都是在我的各种安排下生活,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等等。到点了,如果孩子没有按我的要求做,我就开始催促,产生不满。所以导致孩子在本该放松玩耍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放松。她总会说:“妈妈,我再玩会儿,马上就去学习,你不要催哦”。孩子就是在玩耍,内心也充满了不安,她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我和孩子之间没有界限,我总想让孩子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认为这才是对孩子负责,这才是爱孩子。如今,我的错爱付出了代价。
昨天咨询完了,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聊天,我告诉她以后一切属于她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安排,我不再催促、管控她,孩子听了有点不以为然,因为以前我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没有持续地真正做到,总是重蹈覆辙。
从昨天中午开始,我不再要求她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我离开家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走的时候很是担心。可事实上孩子做得比我想象的好。
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又像往常一样,我又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该睡了,但还好我控制住了自己,告诉自己管住嘴,继续追我的剧,但是内心真的很煎熬,坐不住,我不断告诫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一定不可以催促。其实孩子也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犹如脱缰的野马,也就多玩了三四十分钟就自己睡了。
今天,我又坚持了一天。没有催促没有各种管控,孩子还是习惯性的会说:“妈妈,我马上就好”,我告诉她:“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我会催促,我再也不会这样做,你的事情你自己做主。你也可以监督妈妈。”
改变真的是痛苦的。
家长
2021年7月10日
这是一个家长咨询后的心得体会,这个咨询心得是我要求家长写的。
咨询的时候我告知家长,咨询后一定要写一个咨询心得,对照我给出的建议,引导她看到的问题,自己反思反省。
痛苦的真正原因并非因为爱
家长非常详细的描述了自己的感受,痛苦的真正原因并非因为爱,而是后天头脑“小我”的抓取,因为后天头脑“小我”想继续掌控你,让你继续按着原来的剧情模式走。
家长已然知道过去对孩子的管控是错误的,但是知道后想改变却如热锅里的蚂蚁,不去管控孩子的时候便如坐针毡,当然这还是咨询后因为认识到问题带来的改变。
如果不是因为知道不能继续像过去那样管控,家长会非常自然的按着原来的模式,事无巨细的安排管控女儿。
后天头脑“小我”抓取你,想让你继续按着原来的剧情模式走,这个时候你的痛苦,比如这个妈妈的感慨:“改变真的是痛苦”,这个痛苦并非来自爱,而是没有按着原来的脑神经回路、原来的思维模式走,带来的抓狂、焦虑。
爱的痛苦和后天头脑“小我”带来的难受(“脑控”的痛苦)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情况分两种:
一、真正的看见,看见才是爱,当能够看见的时候,因懂得而慈悲,所以会接纳、允许,同时做出回应,这个时候家长会因为爱、疼惜孩子,会内心痛苦,这个时候的感受发自内心,痛楚也来是内心情感流露。
二、脑控的抓取,家长的后天头脑“小我”根据思维模式剧情的发展,步步紧逼围绕着自己的想法,比如: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注意:这个该睡觉是家长认为的应该要睡觉了,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需要。),家长虽然知道不能管控孩子,离开了孩子,比如孩子在楼上,家长在楼下,但是家长的脑子没闲着:孩子是不是会按时睡觉呢?我要不要提醒一次。
再比如:孩子怕感应灯,这只是一个感应灯,道具一样的东西,不具有危害性,这有什么害怕的,需要怎么解释让孩子不害怕。
脑控过度抓取的时候,表面看也是关注孩子,只是这种过度关注没有界限意识,很容易演变成共生或者寄生的情况,而且家长真正关注的是自己的想法、标准,并非当下孩子真实的感受。
这种情况,家长也会“痛苦”,只是这份痛苦,不来自内心,而是头脑投射作用于身体、情绪,导致出现的连锁反应。这里面焦虑、躁狂的成分偏多,不仔细辨别(觉察和看见),家长自己也分不清,表达出来的就是:孩子这样,我很痛苦,其实真正的情况是:孩子这样,我受不了(焦虑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