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佘山天文台
佘山,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台(下)
说起中国天文史,就不能回避西方传教士所起的作用,早在明清之际,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来到中国传教,当时中国天文学和历法相较西方落后,利玛窦向欧洲报告中国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需要,后逐渐确定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科技传教”的方针。汤若望,南怀仁都是其后继者。
到了近代,1842年法国传教士带着精良的望远镜来到上海,1844年开始观星报时,1877年在上海建成徐家汇授时台,为外国船舰提供气象和时间服务。1899年,法国人决定在上海松江的佘山上修建一座现代天文台,两年后天文台竣工。这就是佘山天文台的由来。
佘山天文台是我国境内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天文台中安放的40CM双筒天文望远镜是我国最早的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
新中国成立后佘山天文台收归国有,1962年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004年,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以百年老台为基础,建成了国内第一家专业天文博物馆:上海天文博物馆。
交通:
佘山天文台位于上海松江区,距上海市中心35公里。从外地去天文台参观可先坐高铁到松江南站,转坐地铁9号线,至“佘山天文台”站。
佘山分为东佘山和西佘山,中间隔着外青松公路。
佘山天文台位于西佘山上,西佘山有四个入口,西大门离天文台较远,进入后为盘山公路,一直通到天文台前的观景平台。
西大门
西大门内的道路
东大门
南面的是教友门,主要供去佘山圣母大教堂的信众通行。北大门和东大门位于外青松公路上,北大门前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离东大门不太远的地方,位于东佘山脚下,也有大型停车场,自驶前往也是不错的选择。东,北两门相距不远,进门后沿步道而上不久后汇于秀道者塔,继续沿石阶上山到达观光平台。
观光平台和天文台大门:
观光平台可以算是一个小广场。
广场东面有小店和桌椅,供游客吃饭和休息。
广场南面视野开阔,可以看到山脚下的大片别墅。围栏前有两台大型的投币式望远镜,日本KOWA产品,望远镜顶上还装有遮阳棚。
广场西面对着盘山公路,边上有一块观景石,上面刻有“上海天文博物馆”字样。
广场北面是天文台售票处,门票价格是13元,边上还有自动贩卖机,可以购买天文台纪念币。
售票处的两侧各有两条道路:左侧通往佘山圣母大教堂,右侧为佘山天文台正门。
正门顶部从右至左写着“佘山天文台”,下有一行小字“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为佘山台建成的时间。
大门左侧的科普教育基地铭牌。
总体介绍:
山顶上空间有限,天文台主体建筑连成一体,西面建筑靠山顶为早期修建,共两层,东面建筑为后期修建,共四层。三个圆顶都位于主体建筑顶部。
建筑外围是几条小路,通向出口和周边的建筑。
天文台主体建筑紧挨着佘山圣母大教堂,两者构成了佘山顶上最醒目的建筑。但天文台不及大教堂高大宏伟,两座建筑现在被围栏隔开,并不相通。
佘山天文台内部并不大,但建筑内外四通八达,刚进入参观时会有迷失方向的感觉,每条路都可以通,通到哪里都有可以参观的内容。
建议的参观路线为:先参观建筑的外围,再分层参观天文台内部和天文圆顶,最后参观周边展出。
天文台建筑外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文物局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保护单位。佘山天文台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经度联测纪念碑:
1926年,1933年,1957年,国际上进行过三次地理经度联测,佘山天文台也参加了联测工作,此为纪念,联测所用的仪器帕兰子午仪就陈列在天文台内。后面另行介绍。
赤道式日晷
日晷的原理是用日影测时,形制不同又分为多种,这是赤道式日晷,晷针指向北天极,晷面与天赤道面平形,这台日晷采用仿古设计,并非古董,建于1995年。
新型高精度日晷:
日晷的基座正面写着“日月经天”四个字,基座上部是日晷的用法说明,背面是该日晷的介绍。仪器制作于1995年。
简仪:
是中国古代最有价值的天文仪器,包含了赤道系统和地平系统,发明者为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郭守敬设计的简仪以不复存在,目前存世最古老的简仪为明代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按郭守敬所制仪器仿制的,现存放于紫金山天文台,佘山上的简仪为复制品。
山顶:
在天文台西侧入口外有两块景观石,前面一块上写“上海天文博物馆”,后面一块上写“佘山之巅”,边上还有一列小字,海拔九十九米。佘山的特点是山不高但山上的建筑高大,景观石的位置被天文台和大教堂包围,站在“佘山之巅”上实在没有可以远眺的风景。
40CM双筒望远镜:
从西侧大厅进入后,直接上楼就可以进入到天文圆顶,圆顶内是一台双筒折射望远镜,口径40CM,焦距7米。
天文圆顶直径为10米,可360度转动。
这台望远镜和我们普通的大双筒并不相同,这个望远镜设计成两个镜筒是为了一个镜筒目视,另一个镜筒拍摄。望远镜支架为赤道式结构。
这台望远镜1900年建成,落成时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
望远镜观测位
望远镜控制平台
望远镜拍摄底片
望远镜终端零部件
天文台楼顶是个很好的观景平台。
佘山,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台(下)
中国天文老照片展:
老归片展区位于天文台的东面,一坐独立的一层小房间里,边上是地震仪,但是不开放。
佘山天文台的40CM望远镜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型望远镜,中国所拍的第一张天文照片就出自佘山。现在这些老照片都进行了数字化扫描,是天文观测历史中非常宝贵的资料。
比较有意思的是天文台拍摄的深空天体和彗星
1902年拍摄的M42
1972年拍摄的面纱星云
1974年拍摄的M101风车星系
1908年拍摄的莫尔豪斯彗星
太阳和其它恒星的光谱
周边望远镜:
佘山1.56米望远镜:
1.56米望远镜,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主镜直径1.58米,通光口径1.56米,焦比1:10,建成于1987年。虽然望远镜圆顶巨大,但在佘山上参观时因为角度的关系,并不能在近距离上看到这台望远镜,它被教堂遮挡,在天文博物馆里看不到它。
天马大射电:
天马大射电离余山有一定距离,但因为体型巨大,很远就能看见。2012年10月建成天马大射电口径达到了65米,卡塞格林式结构,支架为滑轨式。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全方位可转动式的射电望远镜,单纯论口径也仅次于FAST.
雕塑公园边的两台射电望远镜:
上海天文台早期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为25米
周边其它景点:
佘山圣母大教堂:
教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罗马教宗于1942年敕封该教堂为宗座圣殿,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使它成为远东地区的天主教朝圣中心,每年5月有大量的教众来这里参观。
秀道者塔:
位于西佘山东侧,从东大门和北大门上山时会途径,建于北宋时期,现在看到的是1997年修复后的样子。
东佘山:
东佘山上没有什么风景,唯一一个防火瞭望塔,本以为可以登上去,这里是拍摄佘山天文台的绝佳位置,不过不开放,非常可惜。
东佘山大门
东佘山远不如西佘山有名,里面的游客较少,格外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