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 | 复旦Ying Huang团队发表新成果,基因测序技术为先天性腹泻与肠病的精准治疗提供可能
复旦大学Ying Huang团队于2019年3月21日在《Genetics in Medicine》上发表题为《Clinical and genetic spectrum of childrenwith congenital diarrhea and enteropathy in China》的文章。该文章通过基因测序的方式测序了137例患有先天性腹泻与肠病的患儿基因。同时结合消化内镜、影像学诊断、组织与免疫学来综合评估患儿的发病情况。通过该研究他们发现了17个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同时通过精准医学的方式,根据患者不同的遗传背景,给予精准而个性化的治疗,使得死亡率大幅降低。
该文主要的目的是阐明基因测序技术在先天性腹泻与肠病的诊断、预后以及临床决策方面的重要意义。YingHuang团队通过外显子测序或靶向测序研究了137例先天性腹泻与肠病患儿,同时结合消化内镜、影像学诊断、组织与免疫学来综合评估。根据临床症状,将137例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水样泻组、脂肪泻组和血样泻组。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28天,64.2%的患儿能够通过基因测序获得临床诊断,新生儿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2岁以内患儿组。同时靶向基因测序的疾病诊断率也明显高于外显子测序(分别为71.9%、57.5%)。通过研究一共发现17个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以精准医学的方式优化诊疗方案,给予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患儿个性化的治疗手段,能够使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单基因变异在先天性腹泻与肠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基因诊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而使精准医学成为可能。
通过研究Ying Huang团队发现99例患者结肠活检显示组织细胞浸润,CD1a标记物免疫组化阳性,如图a-d所示:
图a为患儿十二指肠降段苏木精、伊红(H&E)分析显示89例患者杯状细胞、盘状细胞丢失,凋亡细胞存在
图b为患儿小肠H&E分析显示绒毛和隐窝发育不全,各层均有单细胞浸润
图c为结肠活检的H&E分析显示99例患者有组织细胞浸润和不规则细胞结构
图d为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同一患者CD1a标记阳性
在所有脂肪泻患儿组,通过增强CT均发现了不同程度大小的弥漫性胰脏脂肪瘤,其中3例有患儿髌骨端的发育不良。结果如下图所示:
基因测序技术为精准医学提供了可能,通过基因测序可以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愈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