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信仰,叫“中国诗词”

1

亲爱的欢乐:

寒假中,你们“追”完了中央电视台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大呼过瘾。前几天,逛书店时,你们特地买了《唐诗三百首》,在家玩起了“飞花令”。

看你们这么喜欢唐诗宋词,我甚是欣慰。晚餐桌上,我一时兴起,向你们背诵起了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绕床弄青梅……”

《长干行》共30句,150字,是我初三毕业那年暑假诵读后记住的。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首长诗依然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你们很惊讶。其实,诗词都是押韵的,有一种天然的节奏感。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记住的诗词,往往一辈子都不会忘。

2

我自小就喜欢诗词。

说不上什么原因,只是觉得,中国诗词里,包含了太多微妙的细腻的情感。无论开心、生气,还是忧愁、悲伤,总能在诗词里找到对应的情感寄托。

青春年少,最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但即使是最深的心事,也可以在诗词的世界中找到倾诉。

于是,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中国诗词。并一度以为,喜欢中国诗词,只是文学爱好者们的事。

但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时,我开始觉得,中国诗词,并不只是“文学”这么简单、这么狭隘。

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的一番话。她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说明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是的,我忽然觉得,中国人的“诗心”,其实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当这种认同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更深刻的“信仰”。

3

“中国诗词是一种信仰”的想法,在海外游子身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因为工作关系,有幸认识了许多曾在海外留学、工作的精英人才,并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和他们聊天时,他们常常会提到,刚到国外时,因为语言、文化等诸多差异,难免会感到寂寞、孤独。

记得有一位研究大数据的博士说,西方人一到周末就去教堂做礼拜。不要小看做礼拜,其实,西方人的许多负面情绪,比如孤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可以在教堂里得到排解、疏通。这位博士不相信基督教,当然不会去教堂。

那么,如何排遣思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孤独呢?从小痴迷古典文学的他,想到了中国诗词。从此,读诗词,写诗词,成了他独特的寄托去国怀乡之情的最好方式。

“想念家人时,我就用毛笔抄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当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我的眼泪就这样'哗哗’地流下来了。似乎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在这首词里了。写完后,心情就会好受很多。”

博士说,对于不信基督不信佛的他来说,中国诗词,就是可以陪伴他终身的文化信仰。

4

少时读《红楼梦》,对大观园里的“海棠诗社”很是向往。黛玉、宝钗、探春、湘云、宝玉等才女、才子们,将“吟诗作赋”当成一种游戏。秋天咏菊花,冬天咏大雪,即使吃螃蟹、喝美酒时,还不忘针对“螃蟹”这一主题,搞了一场赛诗会。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句黛玉在咏菊花时信手拈来的诗,又何尝不是黛玉的人呢?

工作后,来到了绍兴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每次去兰亭,总会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千古佳话。“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直至今日,每年三月初三,都会在兰亭举办兰亭书法节,也依然会保留“曲水流觞”的雅事。只是,如今的我们,还能像古人那样,端起酒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吗?

5

当有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时,你能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吗?或者“世间原只无情好”?或者“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你能,是不是会觉得,你的人生,多了一点文化,一点底蕴。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种人生格局,看到了别人或许未曾看到的更悠远、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以中国诗词为核心的古典文学以及一切历史和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去懂得的“文化信仰”。当你们拥有了这份信仰,相信你们会活得更自信、看得更明白、走得更久远。

布衣暖,菜根香,最是诗书滋味长。愿中国诗词,能走进你们的生活,融进你们的血液,陪伴你们的长长一生。

2017.2.12

有生之年,有幸遇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