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有毒?质量不好?那就找替代之药…………
最近我在想关于附子的替代问题,特别是上班族对于附子久煎费时的抱怨较大。可是附子有毒,一般用到10克以上,我都要嘱咐先煎一个小时左右,以确保安全无事。那么,有没有毒性小且作用相当的药能替代附子呢?
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其性刚雄,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五脏之阳,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化气、温里助阳、逐寒止痛等功效。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搏,阴疽疮疡等。
韩飞霞在《医通》中说:“附子回阳,霸功赫奕。”而且附子通行十二经,表里上下,身体所有阳气不到的地方,附子皆可到达,所以附子是火神派的常用之品,温阳一般都离不开附子,火神派始祖郑钦安先生对于阴证,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
附子的替代之品亦必须有良好的温阳作用才行,而且总体功效要和附子类似,我想到了经方中常用的三味平和的温阳药——干姜、炙甘草、肉桂。
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常用于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及阳虚吐、衄、下血等。
《药性论》赞其曰:“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干姜可“开五脏六腑”,可见其钻透之性并不弱。都说干姜守而不走,但其实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不但入守中焦脾胃,还上可达心肺,下可达肾脏,能温补三焦之阳气。如果辅以炙甘草,更可温通行于十二经。
《证治要诀》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由此可见,干姜之热亦不可小觑。临床上要回阳救逆,如附子需久煎来不及之时,可用干姜、炙甘草代替之。
甘草,《本草分经》曰:“味甘,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生用气平,补脾胃、泻心火而生肺金;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峻剂则缓急,入润剂则养血,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头涌吐,消上部肿毒;梢达茎中。”
甘草和附子一样,都具有通行十二经的作用,二者很有“夫唱妇随”的意味。附子具有引导之性,是其主导;而甘草则是从属之性,具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属性。
肉桂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日华子本草》曰:“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更关键的是肉桂可助心火、补心阳,亦可助膀胱气化。《医学读书记》曰:“心、肺、脾、胆、胃、肝、肾之能变化出入者,皆禀心之君火以为主。”心的气化正常,则十二脏皆安。
干姜、炙甘草、肉桂三味药性温和,无毒,亦不用久煎,可以作为附子的理想代替之品。如要取其温阳效捷,炙甘草亦可不用。这个代替是从整体来考虑的。此外,还可依据五脏来选择替代品。
何绍奇先生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一文中提到“附子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并指出附子可“强心,温心阳,温肾阳,温脾阳,温肺阳及肝阳”。强心,温心阳可以用桂枝、红参、木香来代替;温肾阳可以用补骨脂、仙茅、沉香来代替;温脾阳可以用红参、干姜、砂仁来代替;温肺阳可以用干姜、炙甘草、麻黄来代替;温肝阳可以用当归、肉桂、香附来代替。
因为附子又能通行十二经,所以亦可以从十二经来考虑其替代品。
手少阴心经:独活、石菖蒲、龙眼肉等代替;
手厥阴心包经:川芎、乌药、肉桂等代替;
手太阳小肠经:羌活、茴香、炙甘草等代替;
足厥阴肝经:青皮、肉桂、当归等代替;
足少阳胆经:川芎、陈皮、当归等代替;
足太阴脾经:麻黄、丁香、红参等代替;
足阳明胃经:白芷、半夏、白术等代替;
手太阴肺经:葱白、藿香、紫菀等代替;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吴茱萸、肉豆蔻等代替;
足少阴肾经:肉桂、沉香、淫羊藿代替;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砂仁、益智仁等代替;
手少阳三焦经:川芎、厚朴、红参等代替。
作者黎崇裕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