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记‖053. 观察圆明照大千

笃学记‖053. 观察圆明照大千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二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和前五识颂一样,此颂最后四句也是在说“转依相”,意识转依为妙观察智,此智善能观察诸法自相共相,善能了达一切有情根器胜劣,教化众生,自觉觉他,无不微妙,故曰“妙观察智”。

“初心”这个词我们现在常用,就是最初的心,一般常用于指初发心学佛的心,在这里就是初登圣位的心。
我们说,初心可贵,“人生若只如初见,到老终无怨恨心。”如果两个人能像初恋那样相处,永远保持这份心,夫妻之间就不会有怨恨。如果学佛能有对待情人、恋人的那个心,念兹在兹,如影随形,一定成就。
“欢喜地”是大乘菩萨道修行“十地”的最初阶位。“十地”,也称“十住”,关于十地的意义,各宗各派教义有别,说法也不同,我们学唯识,就按照法相宗的华严十地来解释。“十地”,分别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欢喜地,是第一地,也是初地,菩萨到此位初得圣性,具证人法二空理,已断“分别起”的我法二执,能利益自他,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欢喜地是圣位的第一步,最初的开始,故曰:“初心”;入欢喜地,妙观察智已开始发起,故颂文曰:“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指我们有生命以来的,与生俱来的烦恼习气,这习气是累生累世积累而来,它不需要人教你。比如生来就认为有个我,生来就怕疼等等。
唯识学名词解释为俱生我法二执,即我执和法执,认为有个我,有个法(指一切之存在)。初登欢喜地只能破“分别我法二执”,断“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而“俱生我法二执”及其所引生“俱生烦恼所知二障”还未除灭,不时现行,缠缚身心,使妙观察智不能圆满转得,故曰“俱生犹自现缠眠”。
“缠眠”,虽然菩萨已得初欢喜地甚至二地、三地,但是俱生的烦恼还会出现,圣人还有俱生烦恼的缠缚,此谓“缠”。“眠”指烦恼的种子,烦恼还没活动的时候,好像睡觉了,所以叫做“眠”,这个烦恼的种子一直随着你,不相舍离。(公众号:潜真堂)
南老讲唯识的时候,对这个“眠”字赞叹不已。我们一般常用的是“缠绵”,但这里,玄奘法师用的却是睡眠的眠,南老认为,这个“眠”字用得比那个缠绵的“绵”还要高明。即使到了初地菩萨,但与生命俱来的那一个习气、所有的习气还在,习气的根根统统在,缠绕着你。眠,“随眠”,是烦恼的异名,也叫 “随眠烦恼”,它跟随着你,永远使你处在无明的状态,仿佛永远睡在你旁边,始终相随,使你永远沉迷不醒。
“远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远行地后”,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在初地发起的妙观察智转为中品妙观察智,但还没至最极,直到十地满心,靶子的中心,才转为上品妙观察智,故曰圆明。在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大圆镜智现起,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诸漏永尽,性净圆明,到此位时,第六识这时才真正纯净无漏,圆明普照于大千世界十方刹土。
但另一解释是,到达第七地远行地后、第八不动地前,破除俱生我法二执,第六意识就无障缠缚,纯属无漏,完全清净了,它里边一点烦恼也没有了,妙观察智已得圆满普照,故曰:“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大千”,一个太阳所照的世界叫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按照佛经,我们的太阳系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太阳系算一个“中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大约相当于我们这个银河系。
至于,修到第六识“观察圆明”是在第七地后、第八地前,还是在第十地满心,等我修到了,我再告诉你。

部分专辑链接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读经》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共修集》

《读史札记》 、 《论语漫言》

《年轻时代》《水云笺》

《雷法修缘》《中医医案》

视频专辑:

打坐与动功太极推手

(0)

相关推荐

  • 【东西不住,来去不得。彻法源底,本来是佛】

    (2018-06-25 08:18:10) 分类:修行生活 闻法了知性本空,作用无住自从容. 任它万般随缘去,心无挂碍自如意. 壹 佛 是 心 觉 知真知妄,知真无妄:真不住妄,即是原样:不住即放,莫 ...

  • 笃学记‖041. 月明簾下转身难

    笃学记|041. 月明簾下转身难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九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q ...

  •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八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二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四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五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四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三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4. 带质有覆通情本

    笃学记|054. 带质有覆通情本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二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2. 动身发语独为最

    笃学记|052. 动身发语独为最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