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敏 ||《崖柏之缘》赏析

读完周老师的《崖柏之缘》,深深为这样真性情的文字感动,有一种感觉,经历是财富,从经历中打磨出来的文字就像用情用力用时打磨出来的崖柏一样,那种香息是时间不忍侵袭的,什么时候读都不过时。
草木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每个人的骨血里都流淌着一种草木的质地,就像有的人喜欢花有的人喜欢草一样,真的是先天就注定的喜欢,基因里传承着对草木的真爱,像周老师热爱崖柏,上天就把崖柏托付给经历厚重值得托付的他,让他在遇见崖柏之后,担负起写出崖柏并把崖柏精神用文字展示给读者的重任,我想,以周老师的经历与朴素的文笔,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做到了真正懂崖柏,并把崖柏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更多的人尊重崖柏,感悟崖柏精神。相信崖柏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是空白的,包括我,也是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认识了崖柏,奢望有一天在山巅与它相遇。
崖柏在作者生活里不是童年就认识的草木,是经了千呼万唤才出来的,在写法上,作者写出了与崖柏真实的相见过程,那种真实读起来很是享受,似乎真的跟着他的行程回顾了最美的遇见前的细碎情节,文章一开始就吸引读者到了真实的境界,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愿意倾听其中。《崖柏之缘》以朴素做底色,以山的颜色以树的颜色做底色,让读者见识了木质坚硬的麻梨疙瘩之后再见识木质如石的崖柏,但作者在描写上不是平铺直叙的,在真实的平淡的情节里用激动的心情去过渡,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挖掘麻梨疙瘩与降龙木的缘分,为引出与崖柏的一见倾心做了很好铺垫。
崖柏在作者的生活中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查阅麻梨疙瘩资料时,作者就查到与它灵魂相近的崖柏,感受到了崖柏的两种特性,一是在悬崖生长,生存环境恶劣,二是有淡淡的香息,有其它草木不可媲美的品质。文章写到这里,崖柏就如戏里的青衣缓缓出场了,但它不是以形象出场的,是无以伦比的香气。作者写出了崖柏的初见之美,没有用形容词,他这样写到:还未及推门进屋,就闻见一股股木质散发的沁人心脾的香气,倏忽间就沉醉不已,仿佛冥冥中这就是自己一直苦苦迷恋和寻找的东西。从正在用电锯下料的店主人那里得知,这就是“崖柏”,山崖石缝中生长的一种柏木。那时候尽管我对崖柏还一无所知,但就是这个味道让我着迷,崖柏魔性之大,竟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即刻放下了手中的麻梨疙瘩和降龙木,也轻易让我瞬间就成了一个“喜新厌旧”的人。
是吧,崖柏在千呼万唤里出来了,经了对比经了追寻的崖柏给人刻骨铭心的印象,这种真实朴素的写法打动人心,可见崖柏是值得人们喜欢的,而作者喜欢它的心情更为独特,是重回顽童岁月的感觉,是奔波半世归来依然少年的感觉,作者把对崖柏的感情寄托于年少岁月,作品也就从以时间为线转换到以感情为线,顺着时间的线索找寻到崖柏后,感情再也无法隐藏,只能一点点展示对崖柏的真爱了。
在写崖柏的过程里,作者忍不住用“以后的日子”与“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句子,已无法具体到何年何月,几乎所有的日子都给了崖柏,粗糙的崖柏在作者的打磨里有了细腻的美,在细腻里感知它上百年的年轮,感受的是大自然的伟大。
作者给崖柏的爱是真爱,是疯狂之爱,为了真正了解崖柏,作者专注于探求有关崖柏的知识,从别人看不到的视角写出了自己对崖柏的真切感知,而这种感知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那么作者观察到了什么又感知到了什么,在文中,一段这样的描写直击内心,读后再找不到比它们更合适的表达了,作者写到:只要有一滴的雨露,它也会潜力积聚,恣意彰显着劲挺的生命。它的姿态旋转又扭曲,虬根交错、巉差嵯峨,即使扭曲也是以顺时针方向,仿佛是跟随着大自然的生物钟,真是美到了极致。崖柏的生命始终向上,决不屈服于环境,它是悬崖上的舞者,舞动千年的魂魄,汲取大自然的精华。我爱崖柏,或许,我更爱的是这种不顾生死、顽强向上的精神。
是吧,这种爱是文字无可超越的真爱,无人可超越作者为崖柏付出的真心,他从对崖柏一无所知到痴迷追求,到了“唯其所好而无它念”的地步,注定会与崖柏的生长地邂逅,遇见与崖柏有缘的村庄和与崖柏有缘的人,故事味道也越来越浓了。在很长的时间里,作者沉溺于寻找崖柏与打磨崖柏而无法自拔,过于的投入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陶醉其中伤了手指,感受了钻心的疼痛与残缺的生活,在不得不冷却的安静里,作者研讨与崖柏有关的知识并开始走上写作之路,他对崖柏的爱到了不得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的程度。
爱到深处,对崖柏的认知也到了深处,作者写到:崖柏的铮然风骨,俯仰在天地与崖石之间。它是唯一能于生生死死的轮回里生长千百年的珍贵树木。越是了解崖柏,我就越想去大山的悬崖上,去看一看它的生长环境。
上天真是被作者的痴情打动了,他终于有个与崖柏做“邻居”的机会------去偏僻山村扶贫,认识了采挖崖柏的村民,并第一次在山崖前看到崖柏,把崖柏的知识很自然地展示给读者:崖柏“活料”不比经历千百年的“陈化料”。含水大,油脂少,很干涩,没光泽,纹理粗,香味差,密度低,做出的“把件儿”盘不出包浆,还有开裂现象。所以,真正喜爱崖柏的人,是不屑于采挖的。
很幸运,作者拾到了崖柏:“其造型却像极了汉朝武圣人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多贵啊,通过旁人的话可感觉出来:“好运气呀!我采崖柏这么多年了,都没发现这里还有陈化这么好的一棵崖柏根呢!”
把崖柏比喻成刀,也是非常浪漫的,有“我有故人抱剑去,斩尽春风未肯归”的决绝。也许崖柏喜欢安居在作者这样的人心里,被记着被珍惜着,这是对真爱的反馈,爱到最深处是什么感觉,是为爱放手吧?当一同作伴的人说要挖掘一块大崖柏时,作者委婉说服了他,这是他对崖柏的真爱,是对崖柏生存环境的真爱,爱到深处一如作者所写:陈化的老崖柏,在石崖的缝隙中经过漫长的生长,树体长得越来越大,在悬崖峭壁缺乏营养的环境或者其他极端恶劣环境下最终死亡。死后在悬崖上通过自然风化,陈化的过程非常漫长,慢慢地就和崖上的石块融为了一体,这是大自然对崖柏的第二次加工,是崖柏在悬崖上的最后绝唱。所以说崖柏之美,造型千变万化,浑然天成,来之不易,既然有缘结识崖柏,就该理应珍惜。
有缘相遇,就好好珍惜,作者做到了,在追寻崖柏的过程里,作者学到了知识,也懂得了采崖柏人的不容易,释放了内心悲悯,同时不把崖柏知识占为己有,而是弘扬了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崖柏并尊重崖柏。
因扶贫时居住的房间潮湿,作者身体也出了问题,在困窘的日子里,作者用崖柏精神鼓励自己战胜病魔,心胸因崖柏而广阔,人生因崖柏而精彩,可谓把与崖柏的缘分描写到淋漓尽致。
这是一篇写草木的好文章,也是一篇写精神的好文章,它的迷人之处在于作者写意了真实,没有一点夸张与虚构,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还写意了崖柏带给自己的斗志,相信读过此文的人都会学习到战胜困难的勇气,都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崖柏,那种用生命去爱用时间去爱的大情怀,值得每一个读者学习。

作者简介:苏立敏,网名:小陈,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河北作协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河北采风学会理事,《三清媚》特邀副主编,出散文集十四本,诗集一本。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