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夫妻!双双博士回国,担任同一大学副校长,还将全部积蓄捐赠!
一间房,两个人,四季常伴,拥有共同的理想,携手数十载春秋——这是很多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冯沅君、陆侃如夫妇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对夫妻堪称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伉俪学者,两人志趣相投,共同著书,一同前往法国留学,后又同在山东大学任教,还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才子佳人,琴瑟和鸣,他们用一生,演绎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佳话美谈,留给学术界与后人诸多宝贵财富。本期推送,为你讲述这对眷侣的传奇故事。
陆侃如(1903~1978),著名学者。原名侃,字衍庐,笔名小璧。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述甚丰。1947年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年随学校迁居济南。1949年青岛解放后,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51年任副校长、《文史哲》编委会主任,并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953年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
冯沅君(1900~1974),河南唐河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史家、教授。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等。1949年起,一直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其间修订了《中国文学史简编》,与陆侃如合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简史》已被译成英文和罗马尼亚文。1955年,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解放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先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代表,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
才子佳人,志趣相投
冯沅君出生于河南南阳唐河的一户书香人家,父亲是进士,大哥是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作者冯友兰,二哥是地质学家、学部委员冯景兰,女作家宗璞是她的侄女。她本人也是中国第一个女研究生。先后出版小说集《卷葹》《春痕》和《劫灰》,是当时一位引人瞩目的女作家。陆侃如比冯沅君小三岁,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南通海门,从北大国文系毕业后,考入清华研究院。作为清华的高才生,陆侃如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他的少作《屈原》和《宋玉》在学术界颇受好评。
冯沅君和陆侃如的恋爱,是从1926年秋天开始的。由于专业和兴趣相近,两人有较多的接触机会。两人可谓是一见钟情,之后便开始了频繁的往来和通信。1929年初,两人在上海结婚。婚后他们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并于1931年结出了第一个硕果《中国诗史》。《中国诗史》是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又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古典文学专著,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冯沅君与陆侃如订婚照
1932年,他们入读巴黎大学文学院,专事古典词曲研究。三年以后,夫妻双双获得博士学位回国。
任教山大,学术伉俪
冯陆回国后,先后任教多所大学。1949年,夫妻两人来到青岛,任教山东大学中文系,陆侃如先后担任校图书馆长、《文史哲》主编、副校长(冯沅君后来也担任了这一职位)等职务,同时先后兼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青岛分社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青岛文联主席。1956年,高教部给全国教授评级,冯沅君和丈夫陆侃如分别被定为二级和一级教授,一年后冯沅君也升为一级。
两人的学生、山东大学1964届文学毕业生杜书瀛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冯陆两位先生是当年我们最崇拜的教授之一,因为他们不但才气横溢,而且讲课生动、耐听,一下子就能抓住听众的心。有同学回忆,冯先生有一次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按照'三叠’的方式朗诵了一遍,语流很快,像绕口令一样,引得同学们大笑;还有一次讲到明代散曲家王磐的《咏喇叭》,又朗诵又表演又赏析,活灵活现。”冯沅君的课堂是山大记忆中最受欢迎的课堂之一,听她讲课的学生总是挤满了教室。
工作中的冯陆二位先生
冯沅君和陆侃如不仅在教学上有独到的方法,对于学生也十分地关心爱护。杜书瀛回忆道:“两位先生终生没有子嗣,他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那样疼爱,我们许多同学都有亲身感受。我有两位同班同学毕业后当了陆先生的研究生,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大家普遍营养不良,腿、脸浮肿,一摁一个窝。研究生每次到陆先生家上课,他和冯先生都准备好许多糖果款待,以补充营养——那时候粮食定量供应,不可能请大家吃饭;糖果也有糖票限制,但可以高价买到。”甚至在生命弥留之际,冯沅君也依旧牵挂着学生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误把护士办公室当成了教室,让医护人员搀扶她去办公室“上课”。学生们来送别,她念出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里的话,“下课了,再见!”
1974年,冯沅君病逝。1978年年底,陆侃如也作古了。后两人合葬在江苏南通三阳镇东边的普新村,实现了他们“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夙愿。夫妇二人生前曾立下遗嘱,把他们数十年的全部积蓄6万余元人民币及2万余册珍贵的藏书,全部捐赠给山东大学。
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冯陆雕像
斯人已逝,遗风尚存。勤奋严谨的治学作风,低调自谦的处世态度,立德立言的长者风范……冯沅君和陆侃如两位先生不仅留下了珍贵的学术著作,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当山大学子伫立在二人雕像前时,心中依旧会激荡感恩与敬佩之情。这些可贵的精神力量,也将被山大学人代代传承,鼓舞后来人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