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水淹龙且的关键点在哪里?

韩信定齐有一场大战,就是潍水之战大胜龙且率领的齐楚联军。《淮阴侯列传》是这样描述的:

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 "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大意是:

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他。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决定开战,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假装战败,往回跑。龙且果然高兴地说:"本来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害怕。"于是就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来,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

我们学习这段文言,在解释字词句,弄懂大意,再画一张战场形势图或者动画一下水淹龙且的过程外,怎样让学生真正了解韩信的厉害,并在这一场大战中领悟到更多一点的东西呢。

如果我们足够细心,就应该注意到文中一个隐藏起来的细节,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也是这场大战最重要的一个细节——什么时候挖开沙袋,开始放水。

作战时间是冬天,潍水水量应该不大,因此主场作战的田家和龙且并没有察觉到水量变化的异常,才会追过潍水。

两军会战,韩信军在上游阻水处肯定要跟战场离得很远,要是一公里外就是大坝,傻子都知道你要干啥。

堤坝离得远,哪怕你爆破沙袋,上游的水流下来也需要时间。

那么,这个时间是多久呢?
放水早了,龙且还没过来水就来了,相当于潍水帮你断后,救你一命。
放水晚了,全杀过来了,还没等人家背水,韩信军就被冲垮了。
所以,能够精准掌握这个时间点很恐饰。这是韩信掌握了河水流速等水力学知识吗?
不见得。每条河的宽度与流量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考虑季节因素,一条河的宽度和流量速度在一年四季中也是不相同的。
每条河都是孤本。
而且,在时间点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水量。
多少水量冲下来才会阻隔两岸,并引起恐慌呢?
要提前多长时间用沙袋筑坝,才会得到足够多的水量呢?
这些都是需要彩排的。
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韩信早就确定了方案,并偷偷地派人在上游做过试验,才得到了水流淹到战场的时间数据与规模效果。
只有这样才会最终在真正打起来时,起到如此精准的控场效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乔布斯的演讲每一次都造成轰动世界的效果。因为他的每一页PPT、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话、每一个表情,都是演练了无数次的。
当然不排除韩信就是“龙王转世”,人家每场演出都是献出了宝贵的第一次。但是那样的话他就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推崇了,神仙还有啥可说的呢?
刘邦每次夺韩信的权,韩信都是啥动作没有,领导说啥是啥。那是因为韩信对于刘邦的很多突然的决策没有做过预案。
没有事先精密的计算和演练,就谈不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功。
韩信是“兵仙”,是天才,但天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精细的调查、反复的演练、谨慎地决策、坚决地执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且是方向正确的努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成功。我们总是在憧憬和设想成功中耗去精力,而不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费尽心力。与其总认为自己会是成功的那个,不如多去想一下凭什么。
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的,都不会在老天爷的筛子里停留多久。老天爷的筛子里,有的是沙子。要想最后留下来,除非你足够大,并且不被晃到筛子外。
在这一年的开始,我们祝福自己的梦想,它萌自这个冷暖交替的春天,从此便如常春藤一般爬满我们的心间眉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