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是“山人自有妙计”?只因无论阴谋还是艺术,它都是最强的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580,阅读时间:约12分钟
在评书故事中经常有这么一句话,“山人自有妙计”,从诸葛亮到徐茂公、刘伯温他们都很爱说。就像主公和大人不是三国时期的常用语一样,这句话也是典型的明清语言,明清时期的人们还真就认为山人这个团体最出“妙计”。明代的山人很少住在山里,他们都是那里热闹往那里跑,不少人就专门往大帅、巡抚的幕府里跑,成了明代秘密战和阴谋的主体。
山人就是明代不得志的读书人,它最早是明初隐居不仕、不向朱元璋低头的士人自称,如果不是朱元璋非要聘请刘伯温,刘伯温还真有可能是他们中的一员。但随着明朝坐稳江山,这些传统的山人就成了濒危动物,山人就成了下层知识分子的统称。“山人者,客之挟薄技,问舟车于四方者之号也”,讲究的就是一个啥都会。有的山人擅长书画,比如唐寅、祝允明和八大山人;还有的山人会代写青词(老徐),更有的山人可能参与了《西游记》的写作(李春芳手下有十来个山人帮他写作)。山人讲究会写诗,会喝酒,还要会拉皮条,有些山人还特别会玩阴谋。
比如王阳明手下就有三个著名山人,其中以神童龙光最为典型。龙光很聪明,8岁就当了诸生,12岁就进了国子监,但随后就当了县城小吏,自绝于科举。龙光帮助王阳明搞定了江西地方武装首领池仲容,帮着王阳明忽悠了宁王,让宁王对自己的军师刘养正产生了怀疑,大大推迟了宁王的进军速度。王阳明是很神奇,但还真需要他手下的三个山人师爷帮忙才行。
随后的胡宗宪幕府中更是人才辈出,从秘密行动到直接冲锋、战略战术都有专门的山人帮忙,只知道徐文长那才是读书少。胡宗宪幕府中还出了一个山人世家,那就是浙江平湖的沈家。沈家原本很有钱(当过粮长,这是地方上富户才能担任的),也够聪明,但考八股文的本事差点,家里没啥科举人才。沈家的沈维锜能把徐海忽悠进包围圈,沈坤敢于以自己为诱饵毒杀倭寇(倭寇也不是第一天出来混,在《筹海图编》中就记载了倭寇防中毒的方法),这家人胆大心细忽悠死人不偿命。到了万历年间,沈惟敬就又重出江湖。沈惟敬出道时,沈家已经没落,他是以炼丹为突破点和兵部尚书石星的便宜岳父成了老铁,最后把走上国际舞台,把朝鲜君臣、丰臣秀吉和万历皇帝都忽悠了一遍。
李如松手下也有真正参与机密的山人,他的名字是诸龙光。就连杨镐杨老师手下也有著名的山人幕僚——茅元仪,茅元仪玩战场阴谋不在行,总结军事技术和经验却是一等一的人才。
在崇祯年间,山人们还参与了明清议和等大事,却没有得到重用。李自成手下也有著名的山人,那就是宋献策,老宋是玩占卜和宣传的专业人士。这些山人玩阴谋、玩合纵连横很有一套,就连通俗文学也多是他们搞定的,所以明清评书故事里才总是“山人自有妙计”。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