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宋代出土的绝美玉印!
北宋时出土了一枚印章,为纯白玉所制,上有凫钮,琢制得十分精细;凫钮上有鲜明的血红色斑块。印的横断面23毫米见方,上镌鸟虫篆“緁伃妾娋”四字。整个玉印光泽温润,摸触时给人的手感宛如一块凝脂。
“緁伃妾娋”玉印
“婕妤”与“緁伃”互通,《汉书》记载汉代赵婕妤有三位,一位赵飞燕,一位她的妹妹赵合德,还有一位是钩弋夫人。其中赵飞燕后来做了皇后,赵合德进封昭仪,只有钩弋夫人是以婕妤名号而终的。这枚“緁伃妾趙”印章都可适用,因此不能确定是谁的。
清道光初年,龚自珍考定这枚玉印为赵飞燕遗物,说最后一个字“趙”为鸟篆,隐寓“飞燕”的姓氏与名号,并把这一结论写入文集中。
“緁伃妾娋”玉印
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在封为皇后前是婕妤的身份,体态轻盈,身轻如燕,传说中能作掌上舞,是一位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传奇的女子。
赵飞燕 剧照
相传,这枚玉印最初为宋代大画家、宋神宗时驸马爷王诜珍藏,从那时起,这枚白玉印章就被断定为赵飞燕的遗物。此后,白玉印章历经几个朝代,为多人收藏传承。
驸马都尉 王诜
元代,曾入藏顾阿英金粟山房
明代,转归严嵩、严世藩父子
严氏被皇帝抄家后,白玉印章重新流出,落入项子京天籁阁
项元汴 字子京
项子京后递藏于华氏真赏斋、李日华六研斋等珍藏
清代,再经钱塘何梦华、秀水文后山、仁和龚自珍、道州何子贞、南海潘仕成、高要何伯瑜、潍县陈介祺等人逐个收藏。其中龚自珍得赵飞燕玉印时,喜极,称“入手消魂极”、“引我飘摇思”,又称“自夸奇福至,端不换公卿”,遂将此印珍藏于“寰中一玉之斋”内。
龚自珍像
因为这枚“緁伃妾趙”以其罕见、印美、收藏传承有序、身世神奇使它成为一方极具魅力的古代玺印。
玉印印文
山东潍县著名金石家陈介祺酷爱印章,家中修造“万印楼”,以珍藏各种印玺。陈介祺也认为这枚白玉印章是赵飞燕遗物,十分珍爱,平时轻易不示人,连别人求此印“一钤”,竟然都要花费十两白银。
陈介祺 万印楼
但是,有人对这枚白玉印章进行了仔细鉴別,认定印文“緁伃妾趙”的“趙”字不是“趙”而是“娋”,由此也引出了对印主的质疑。我们不妨以同时期的“赵太子丞”印为例通过对比可知该字为“娋”而绝非“赵”。
赵太子丞印文
然而,晚清词人郑文焯认为此枚玉印的主人的确属于赵飞燕,还指明此时她尚未封为皇后,故印文仍为“緁伃”。由于郑文焯擅长金石古器的品鉴,《近代印人传》中称赞道:“先生论印,每有胜义”,所以,这枚印章便被盖棺定论地认为是赵飞燕遗物了。
上海图书馆藏《汉婕妤赵玉印拓片并题跋》
这幅藏于上海图书馆碑帖拓片的卷轴,中央钤有一枚鸟虫篆的玉印。印蜕的正上方有郑文焯题注曰:“汉婕妤赵玉印”六字,印蜕四周另有郑文焯题记三则。
郑氏题记
之一
考《汉书》永始元年四月封婕妤赵氏父临为成昜侯,六月丙寅立皇后赵氏。汉制后玺金螭虎钮,是印则未为后时物也。“婕”作“緁”,足订班书。老芝。
郑氏题记
之二
郑氏题记
之三
民国时期,张学良将军曾打算向陈家后人购买这枚赵飞燕玉印,作为送赵四小姐的一份特殊的礼物。赵四小姐时任张学良秘书,这枚“婕妤”女官印就成为最适合赵四小姐的礼物了。但是,九一八事件随即爆发,日寇侵占东北,面对国破家亡,少帅深感愧对家乡父老,如果再耗费重金来购买赵飞燕玉印,就要背负“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骂名,因此购印之事就此作罢。
赵四小姐
后来,陈介祺的后人家道中落,无力修缮“万印楼”,加上时局混乱,楼中万颗古印玺散失民间,白玉印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弟弟徐世襄所得。
新中国成立后,徐世襄夫人将四十余方汉印卖给了故宫博物院,其中就有这枚“緁伃妾娋”白玉印章。入藏故宫后,白玉印章的漫长而离奇的传承过程得以宣告终结。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对这枚传奇印章非常感兴趣,大家仔细研究释读印文后,最终确定印文为“緁伃妾娋”而不是“婕妤妾趙”,此枚白玉印章是“赵飞燕遗物”的神话也就此打破。
故宫博物院
但不论结果怎样,这枚玉如截肪、温润泽手的印章依然是一枚旷世绝品。这种对古玉保养、收藏、记录的意识值得我们去延续,同时也要不盲目信从古人结论,敢疑古、敢研究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收藏不二法则。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