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埠岭于姑庵到青岛观音寺,前世今生里的岁月沧桑
错埠岭于姑庵,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基本不知道了。但从福州北路经过,都会看到路旁那一座崭新的庙宇——青岛观音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其实观音寺的前身就是于姑庵。
档案馆资料记载,在1934年沈鸿烈当市长时,于姑庵有地100多亩、山岭70多亩。庵地统由错埠岭村会首于京召管理,租给错埠岭村、洪山坡村及徐家村的农户耕种,每户3~5分地不等,农户向庙里交一定租金,统由会首管理使用。租金用于修庵、添置庵内各殿用具以及神像衣服和做法事等。
庵内尼姑自留七八亩地,种粮食和蔬菜。她们请了一名雇工,还购买了一头小毛驴和一盘石磨。有时自己种的蔬菜吃不了,便拿到集市上去卖。庵内尼姑们过着亦禅亦农的生活。土地改革中,于姑庵出租的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
于姑庵庙会曾经是青岛早期“四大庙会”之一,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庙会,香火甚盛,俗名庄稼老会,既纪念中国古代传说的教民稼樯的“后裔”,神位在西厢房。上世纪30年代,许多摊贩正月初九赶完东镇道口路清溪庵的萝卜会,正月十一转移来赶于姑庵庙会,小戏班等艺人也来赶台。
1935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岛晨报》刊发了题为“于姑庵赶庙记”的报道。当时于家庵庙会的规模,从中可略见一斑:“从市内到东吴家村通于姑庵的路上,赶会的人们,列着队,不断的向前走着,三个一簇,五个一堆的,说着,笑着,慢慢的向会上出发,你看吧,长袍的男子,西装的男子,短服的男子,漂亮的男子,龙钟老态的老翁,和那些旗袍剪发的时髦女子,短装留髻的乡下姑娘,涂脂扑粉的少妇,白发驼背的老婆,形形色色的,满眼里尽是人。”
曾经的于姑庵庙会
于姑庵最后的一位主持叫觉真(1909-1966),俗名赵玉芬,益都县北城人。1965年,佛像被毁,觉真与其他尼姑一起被逐出庵门,送至崂山王哥庄学习改造。第二年,去即墨金口安家后患病不愈而逝,享年57岁。庵内房舍由青岛市卫生局做危险品仓库使用。1982年12月,青岛市政府将于姑庵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青岛市卫生局将其腾出,由青岛市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管理。
于姑庵历史上曾多此修葺重建。仅在上世纪中,就重修扩建6次。其中1935年那次,青岛市市长沈鸿烈还曾捐过款。扩建后的于姑庵共有殿宇房舍25间,建筑面积达1 200平方米,后僧道交替,最终改为佛教尼姑庵,属临济派。内建四大天王殿、三圣殿、观音菩萨殿、地藏菩萨等殿宇,供奉四大天王、观音菩萨、地王菩萨等。
有史记载,于姑庵建成后,曾先后六次重修与扩修。
第一次,1908年至1909年对5个殿进行了里外彩绘,修后在正殿梁上刻写“山庙大清光绪叁拾叁年重修”,庵内现有一块破碎的募捐石碑上刻写有“万善同归,光绪叁拾肆年谷旦”。
第二次,1915年错埠岭村会首于京召根据广大居士、信男善女要求,用民间集资和庵地历年租金收入增建后稷殿3间。同时,修建了庵院墙,并在天王殿两侧增建了两个向南开的山门,在东山门的左侧建一钟楼。为便民通行,又在庵东北的南北村路修建石桥1座。由于修桥经费不足,于京召卖出自家5亩地,用此款进行了资助。
第三次,1935年集资修庵,主要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现天王殿前一块石碑正面刻有“万善同归”,后面刻写化缘修庵人员名单,第一人为国民党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捐银元50块)。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谷旦”,住持:本诚;徒:觉真;孙:昌修、昌莲奉记。
第四次,1945年集资修庵,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正殿左前石碑正面刻写“永垂不朽”,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叁拾肆年敬立”。
第五次,1965年青岛市房产局接管于姑庵,在4间寮房(尼姑居室)的基础上,改建6间平房。
第六次,1994年四方区政府和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对于姑庵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上世纪90年代,于姑庵小规模修建后,2000年又全部推倒计划重建,当时挖了两个大坑,存水五尺有余,很多信徒居士也纷纷捐款乐施,之后却听说工程方携款而逃,具体原因至今未见明确说法。但于姑庵重建终因资金不足,修复工程搁置,又荒芜了下来。
2004年重建前的于姑庵
我第一次接触于姑庵是在1988年。那年,五十三中在错埠岭新建校舍,我作为第一批职业高中生进入学校,那时的错埠岭除了村子就是大沟、田地,那时没有辽阳西路,还叫吴石路。中午休息的时候真没什么去处,有一次与几个同学一直走到现在的四路公交车总站,顺着一条小道偶然走进了于姑庵旧址,记得还有一个小院,里面有人居住在内,散养着几只鸡。
后来再到这里时是1998年了,那时候,福州路还没修好,于姑庵的大殿还是一个很破旧很小的房子,失修年久,破烂不堪。后来,这里的老企业开始搬迁,老殿宇被彻底拆掉,于姑庵也开始了漫长的重建。
2007年,重建时的于姑庵
两棵银杏树树龄已经超过500年
国家一级古树编号
2008年,这里建起了一座大殿的框架。
墙外的于姑庵修复工程施工图。
2008年底,施工中的于姑庵修复工程。
2010年,庙宇整体基本成型。
2013年,修建中的场景。
2007年,经市政府批准立项,由青岛感恩房地产开发公司、青岛六和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重建,于姑庵的重建工程终于启动,方结束了老殿宇风雨沧桑的岁月,至2014年终始竣工。
2011年,青岛市宗教局、市佛教协会批准,于姑庵正式更名为观音寺。
2015年,挂匾已改成观音寺。
已变身青岛观音寺的于姑庵
2017年5月7日,青岛观音寺落成庆典暨全堂佛像开光祈福法会隆重举行。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怀善大和尚,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仁昌大和尚,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青岛市佛教协会会长心见大和尚开光。
五百多年来,唯有庵内的两棵巨大银杏树,依然生机勃勃,默默注视着于姑庵的兴衰、观音寺的兴起以及时代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