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最绝的阳谋,即便反复使用对手也无可奈何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今天,海佑老师继续给大家讲解隋唐时期历史风云。

什么叫阳谋?就是摆在台面上的计划,对手可能知道我计划的每一步,也可能知道我每一步的目的,但就是对我无可奈何,并最终败于我手。

隋唐时期,杨坚谋士髙颎提出的两条消灭南陈的计谋,堪称绝世阳谋。为什么说它才是绝世阳谋,我们具体来看看。

五胡乱华之后,中原大地历经了300多年的混战与屠杀,到了南北朝晚期,北方隋国与南方陈国对峙时,中原大地才又出现了一次统一的希望。

隋文帝杨坚原本是南北朝时北周小皇帝的外公,但他巧妙利用外戚的身份逐渐把持朝政成了一个权臣,后来更是代北周而自立建立了隋朝,后世称他为隋文帝。

而当时与隋朝南北对立的陈朝,是由一代霸主陈霸先所建。陈霸先死后,其子孙长于酒池肉林之中,早已把祖先的英雄气丧失殆尽,故而虽然南方的陈国富庶,但却总是被北方的隋国欺负。

隋文帝当上皇帝后不久,为了统一华夏立万世不朽之功,他开始筹备各种政治与军事的工作。

其中有一次他招来自己的心腹大臣高颎,并向他询问有没有高明的能够对付陈国的策略。作为隋文帝的心腹,高颎早就考虑到隋文帝会向他发问,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两条妙计。

高颎画像

第一条,高颖说,长江的北面气候比较寒冷,庄稼长得慢。但是江南地区气温很高,水田里的稻谷长得快,所以每年南方人都比我们早收割稻谷。因此我们不如在每年南方人收割稻谷的时候,集结少数兵马在边界进行反复骚扰,让他们不能安心收割稻谷。一旦他们大军集结了,我们就退去,这样他们不仅白白遭受损失,而且也奈何不了我们

此计就是明晃晃瞅准南陈弱点进行骚扰弱化,南陈有什么办法避免吗?他们没有办法,除非不割稻子,但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他们可能不割吗?不可能,所以面对隋朝的骚扰政策,他们无可奈何。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后面高颎说出了更绝的计策。

高颖又说,我们反复的骚扰边界却不进行实质性的进攻,这样一来时间长了,陈国的军队便会习以为常,当他们思想上麻痹之后,我们再突然进攻必然可以取得胜利

后来隋文帝采取了他的计策,果然一下子就拿下了好几个陈国的要塞。

对于陈国而言,隋军的每次集结骚扰,都是一次危险的降临。而当这种危险习以为常,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带来危害的时候。

陈国的军队便认为这种危险不复存在了,但这其实大错特错。因为隋国最终的目的是吞并陈国,只要这个吞并的欲望还在,隋国就永远是危险的。

其实,就算南陈意识到了这个危险,他们也无计可施,因为他们不知道北隋哪一次的进攻是真正的攻击,如果把每一次进攻都当成大攻来防守,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折腾几次国家就会受不了。

所以最后只能放弃治疗,放弃治疗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刚才是第一个计策,还有更高明的第二个计策。

高颎又对隋文帝说,南方的土地土层薄,民间盖房子一般都是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而且南方湿气大,农民们储藏粮食也不习惯用地窖,大家都是储存在地上。所以我们可以派一些身手矫健的间谍,当南方到了起风的季节时,顺着风势放火,烧毁粮食和房屋。如此反复个几年下来,富庶的南方也必然陷入穷困的境地。

后来隋文帝采用了他的计策,不出几年南方的陈国果然民生凋敝,实力大不如前。

我为什么说这个计策更为高明呢?

因为在博弈的过程中,西方人更喜欢用硬桥硬马的方式,也就是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肌肉,然后一拳把敌人打死。

但中国人的智慧却很特殊,中国人总喜欢把对手先拖入一个最差的博弈状态中,然后在战胜对手。

怎么解释呢?隋国想要吞并陈国,但是我先不和你打仗,我通过各种方式削弱你的实力削弱你的精力,让你疲惫不堪之时我才出拳,如此一来,获胜的几率就大多了。

或者更深刻一点来讲,就是我让你的战争状态下滑,而你的状态下滑了,我战胜你的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也就是说,在我们和对手的博弈中想要战胜对手,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是一种方式,让对手变得更弱小,也是一种方式

而且隋朝对南陈使用的这两条计谋,南陈每一个都知道、都清楚,但他们无力阻挡,只能看着自己的实力被不断消耗、领土被不断蚕食,最后整个国家落入隋朝的统治中。

杨坚按照这些计策按部就班,之后轻而易举将南陈收入囊中,再造统一华夏的不世之功。这两条阳谋,功不可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