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稻鸭共育对稻田虫害和杂草的防除效果
施慎年等
现代农业发展在水稻培育种植方面有了更多创新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种植技术的提高,为了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要对稻田中出现的各种杂草和害虫进行有效防除,同时降低化学药物对水稻的副作用。使用稻鸭共育模式可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高产。为深入了解和分析稻鸭共育对稻田中杂草和虫害的具体抑制效果,要对稻鸭共育模式与普通水稻培育方式进行对比,为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一、稻鸭共育技术简介
稻鸭共育绿色生态模式是放养鸭子在水稻田里生存,让鸭子在水稻田中捕食害虫、取食各种田中杂草来抑制虫害和杂草对水稻生长的破坏,促进水稻高产。应用中要考虑稻田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合不同稻田的种植方法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技术的作用。要清楚了解稻鸭共育栽培模式对水稻中的杂草和害虫的实际抑制作用,要对稻鸭共育活动进行具体研究。
二、稻鸭共育对稻田虫害和杂草防除的调查方法
首先,选择某地区的一块科技示范稻田,前茬农作物是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平整土地。整地同时使用 40% 的配方专用肥,按照每亩地施加 40 kg 的比例进行施肥。在种植水稻的第 10 天,每亩地施加 13.5 kg 尿素。其次,水稻和鸭子均选择当地常见普通品种。
水稻每年 5 月上旬开始育秧,六月上中旬进行水稻栽插工作,栽插一周后开始在稻田中搭建鸭子栅栏,7 月初就可将鸭子投入放养,每亩地投放 15 只鸭子。还需及时在稻田中放置频振式杀虫灯,保证水稻和鸭子生长初期健康稳定发育。鸭子需要在稻田中生活 2 个月,9 月中旬带出稻田,10 月上旬开始收获水稻。
为详细了解稻鸭共育过程对虫害和杂草的防治,需在试验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样品,以便观察和记录。虫害调查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观察,鸭子投入稻田的第 10 天开始取样观察,10 天观察 1 次,重点关注水稻中的螟虫和稻飞虱等害虫。杂草调查通过“蛇形”取样方式进行观察,一共选取 5 个点,1 个点 1m 2 ,统计样品中的杂草种类和数量。该调查活动在水稻分蘖期和收获期较为集中。
三、稻鸭共育对稻田虫害的防除效果
1、防治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是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在稻鸭共育的生态模式中将对螟虫防治重点观察。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调查发现,稻鸭共育模式能有效防止水稻螟虫的生长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与杀虫剂相比,该方式不能在短期内取得具体效果,且无法彻底根除水稻螟虫。调查结果显示,稻鸭共育和杀虫剂进行取样对比,取样点水稻螟虫的数量分别是 100 丛幼虫中有 29.5 只和 100 丛幼虫中有 6.4只;如果稻田不采取任何有效螟虫防治措施,100 丛幼虫中有59.3 只。
稻鸭共育对第二代螟虫繁衍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这是由于第二代螟虫生长时是水稻分蘖期,这时水稻生长具有很强的补偿能力,尽管稻田中存在大量螟虫但对水稻影响不大。当水稻螟虫处于高发期时,需清除稻田中的鸭子,然后使用杀虫剂集中处理水稻螟虫,两者结合可以取得很好成效。
2、防治稻飞虱
鸭子在稻田中捕食稻飞虱和秋蝉,捕食半个月后,稻田中的害虫大幅度减少。稻鸭共育模式和没有采取相关措施的稻田相比,害虫减少量达到 72.8% 左右。虽然稻鸭共育模式无法像杀虫剂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绿色环保前提下,已经对稻田里的稻飞虱和秋蝉等害虫进行了有效防治。
观察结果发现,稻鸭共育模式中,在水稻分蘖期,稻飞虱的数量是 100 丛幼虫中有 21 只;在水稻抽穗期,100 丛幼虫中有47 只稻飞虱。杀虫剂处理,水稻分蘖期稻飞虱数为 100 丛幼虫中有16只;抽穗期,100丛幼虫中有29只。没有采取措施的稻田,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稻飞虱的数量分别为 100 丛幼虫中有 84 只和 172 只 。
四、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毒的防除效果
1、防治杂草
在移栽完水稻的 10 天后放鸭,这时鸭子和杂草同步生长,可通过鸭子的捕食活动减少杂草数量,有效降低或者避免杂草生长高峰期到来,确保水稻营养充足,健康成长。稻鸭共育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以有效控制 97% 左右的莎草,比化学农药的处理效果更加明显。
2、防控纹枯病
鸭子在稻田里来回穿行觅食,减少了水稻的无效分蘖,使水稻根基部分的枯叶或者黄叶在很短时间内脱落,为水稻根部的生长提供了通风条件。此外,鸭子在稻田里产生的粪便会提高水稻植株的抵性,降低了纹枯病的发生率。调查结果发现,稻鸭共育模式的水稻与通过化学除草剂除草的水稻相比,前者对纹枯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更加显著。
五、稻鸭共育技术的意义
稻鸭共育模式对水稻生长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害虫和杂草的防治效果良好,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对水稻生产有积极意义。
1、最大限度利用了自然条件
结合稻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根据地方特性选用不同的鸭子和水稻品种,优化了生态自然资源,推进了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绿色发展。
2、符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稻鸭共育模式可操作性强,投资较低,可满足农户需求,见效快,给农户带来可观收入。该水稻培育方式符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生产出高质量水稻,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提升水稻的市场竞争力,充分体现出农产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同时不断扩张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六、结语
稻鸭共育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链条”关系,通过鸭子在稻田间捕食害虫和杂草来促进水稻茁壮生长,同时净化稻田生态环境。该方式促进了水稻和鸭子的无公害生产,既实现“省肥省药”效果,还提高了水稻和鸭子的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