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时,东门守城官拒绝大军入城,赵匡胤:给他升官

作者:文史踪迹

探寻人类文明的踪迹,为您提供优质文化历史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是五代十国迈入新时代的分水岭。960年,赵匡胤在诸将及部下的拥戴下,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废周立宋,建立宋朝。

当时,赵匡胤兵变后,随即集结了大批军队赶往京城开封,他想要入京控制柴氏皇族和文武百官,以执掌政局。此时,赵匡胤率大军来到连通京城的陈桥门(东门),守城官员见到这么多大军想要入城,而自己又没有私放军队的权力,也没有皇帝的传令,于是拒绝赵匡胤等人入城。

赵匡胤有些恼火,但他并没有说什么。他继续率军赶往另一道封丘门(西门)。与陈桥门不同的是,封丘门的守城官大老远就见到赵匡胤的大军,为了讨好赵匡胤,守城官亲自打开城门,奉迎赵匡胤入城。

后来,赵匡胤进入京城,在控制了后周朝廷后,自己继位登基,做了皇帝,史称宋太祖。前方的守城官听闻后,陈桥门的守城官惊恐不已,而封丘门的守城官则喜出望外,认为自己有功于赵匡胤。

不过,赵匡胤入城时,还是发生了一些冲突。缘由是朝中大将韩通听闻赵匡胤兵变,立刻组织力量与之对抗,只不过,不料却被赵匡胤的部下追击,当街杀死,并且其全家均惨遭灭门。

后来,赵匡胤登基后,他下令处死了放他入城的守城官,而对那名阻挠他入城的守城官大为赞赏,甚至给他加官进爵,对死去的韩通追赠为“中书令”,以礼安葬,以表彰其忠义之举。

可以看出,赵匡胤虽然自己大搞兵变,却颇为看重忠义之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说白了,这可能源于赵匡胤内心的矛盾和恐惧。

纵观五代十国,各国的皇帝就像是走马观花一样,前皇帝刚坐上龙椅,还没坐热乎,就有部下兵变篡位。短短十数年,就换了N个皇帝。因此,赵匡胤自然对这种“不忠”的行为极其抵触,他不可能去鼓励别人也学他搞兵变,再来夺走自己陈桥兵变的果实。然而,赵匡胤的所作所为,恰恰就是不忠的表现,故而说他是矛盾的。

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赵匡胤身本就不正。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他后来导演了一部杯酒释兵权的大戏,解除武将兵权。他认为,如此一来,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了。此后,宋朝历代君王都极力打压武将,重用文臣。也正因为如此,为宋一朝,都始终贯彻“重文轻武”的策略,为宋朝军事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0)

相关推荐